印章收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印章拥有悠久的历史,现当代对于印章的理解较为狭窄。印章的形式多样,除传统类型的印章外。还包含虎符、戒指等类型的印章。
中国印章文化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应该说每一方收藏级印章的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它是实用与艺术的合体,是具有悠久民族文化传统特色的艺术瑰宝。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印的采用、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印章已经逐渐成为收藏的新门类,并在拍卖市场上连破惊人纪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收藏家。
印章的渊源
印章,又称“印信”,自古至今是信用的证物和权力的象征,我国的印章历史,源远流长,印章三千年,是一部印信史,更是艺术史。期间有两座高峰,一是秦汉古玺印,二是明清流派印。秦汉就不说了,元代王冕以花乳石刻印,开了文人用印的先河。继而明代中后期,文彭、何震等文人书画家,以柔而易刻的青田石为载体,自篆自刻,寄托情怀,拉开了流派篆刻的序幕,使之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艺术品。明清两代直至民国时期,印家辈出,流派纷呈,尤以丁敬为首的“西泠八家”、以邓石如为代表的“皖派”最著名,影响深远。
到了民国时期,印坛大家辈出,印章收藏之风也盛极一时,名家每创作一方印,都会被收藏家追寻关注,“西泠八家”篆刻印章,300年来流传稀少,今天都成了拍卖会上的亮点,吸引各路藏家争抢。
但是“文革”对传统文化的破坏极大,印章也在劫难逃。在“破四旧”的喧闹中,金文、大小篆、鸟虫篆等都被视做“四旧”,历代名家印章悉数被抄走。“文革”后,内地的印章收藏日渐式微,交易清淡。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大量明清名家印章及名贵珍稀印石被廉价出口,一般标价仅数十元,甚至整箱均价几元几角的都有。那时低价出售的田黄,放到今日都可以卖出几百万元的高价。
如今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火热与收藏品类的细分挖掘,印章、篆刻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活力,其所凸显的艺术价值和升值潜力不容小觑。
藏石藏印各有门道
印章的收藏一直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伸展。一是藏印,即鉴赏印章篆刻的金石美、边款诗文的沧桑美、闲情趣语的印文美。另一种玩法是藏石,即鉴赏印章石料的灵透和印纽的雕琢天成,尤以田黄石、鸡血石为贵,温嫩脂润,色可夺魂,“溪中冻”、“凝脂霞”即其美誉。
我们先说藏印。看中藏印的行家,主要是从篆刻的艺术角度出发的,名家手笔当然是最重要的,如果手工精细老到,就算是由无名氏制作,价值也不会低。很多藏印的行家本身就是书画名家,他们在收藏中更多是为了研究古文篆刻,把握其艺术表现手法特征,如书法、章法、刀法,之后再体会印文内容所蕴含的情趣、意味,然后细细品鉴、慢慢欣赏,这是个极其快乐的过程。应该说收藏印章不仅要懂石头,还要懂得雕刻和印文内容,这绝对是一门综合学问。
再说藏石,有很多藏家都习惯从自己喜欢的石头着手。田黄石、芙蓉石、鸡血石、高山玛瑙,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有收藏的欲望。印章石料的品种不少,它们中的很多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清代民间就流传有“一两田黄三两金,昌化鸡血石无价”的说法。随着对石材原生矿的不断开采,珍贵的原材料越来越少,藏石因而也备受市场追捧。当然印章的价值也不能过于迷信石材,石头只是艺术的载体,一些用鸡血石、田黄石制成的印章,虽然石材本身价值很高,但未必就是好印章。而且,石材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有涨有跌,而作为艺术品的印章价格相对稳定。
印章首选四大印石
中国印章所谓四大名石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它们以色彩绚丽、质地细腻、纹理自然、硬度适中,并称为我国的“四大印石”。
寿山石:“天遗瑰宝生闽中,功在印坛是寿山。”寿山石色彩斑斓,温润如玉,晶莹剔透,人见人爱。其品种极多,根据质地、颜色、形象和产地等因素分为田坑石、水坑石、山坑石,而以田坑石和水坑石最佳。大家最为熟知的田黄石就是寿山石中的精品,其中田黄又分为橘黄、熟栗黄、枇杷黄、桂花黄及黄金黄等,极其珍贵,为寿山石中的极品。
青田石:“千古名石天下雄,因材施雕夺天工。”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色彩丰富,花纹奇特。以“叶蜡石”为主,显蜡状,油脂、玻璃光泽,无透明、微透明至半透明,质地坚密细致,是中国篆刻用石最早之石种。上品的青田石本身即是艺术品。无论质地冻或非冻,石性皆清纯无滓,“坚刚清润”、“柔润脱砂”,最适于受刀和抒发刻家灵性,是顶尖制印人最中意、最信赖的印材。
昌化石:“千姿百态任评说,五光十色独无声。”昌化石产于浙江省临安昌化镇。昌化石具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极少数透明。世界只有中国有,中国只有昌化有,这是行家们对鸡血石所下的断语。
它具有鸡血般的鲜红色彩和美玉般的天生丽质,以“国宝”之誉驰名中外。昌化冻石中有“血”者则为上品“鸡血石”,为四大印石之首,其中以色艳、形美、质细的风格,在印章石中独树一帜,并因此赢得了“印石皇后”的美誉。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一方印章,名为“乾隆之宝”,系由昌化鸡血石镌刻而成。 巴林石:“偏宠藏秀无虚名,千万年旬养娇容。”巴林石因产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而得名,被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誉为“腾格里朝鲁”(意为天赐之石)。巴林石色彩斑斓,纹理奇特,质地温润,似玉非玉。既具寿山石古朴凝重的材质,也具青田冻石通灵细润的质感,成为众多石材中难得的品种。巴林福黄石、巴林鸡血石与寿山田黄石、昌化鸡血石不分伯仲,被称为“姊妹石”。巴林彩石色彩图案以天然见长,表现了大自然的奥妙。
把握六点辨价值
一是看使用者。无论是官印还是私印,为名人使用或名家镌刻的都十分珍贵。官印是国家行政官爵等级制度的象征,存世稀少,价格昂贵,在民间很难觅到,而私印中不乏珍稀之物。
二是看年代。在材质、工艺相同的情况下,年代越早其收藏价值越高,但同时还应参考存世量的多少来决定价值的高低。
三是看品相。印章很讲究品相,要求字图清晰,边饰无损,有残缺的印章在价值上就大为逊色。此外,传世品印章的价值一般高于出土印章的价值。
四是看材质。印章所选用的材料多种多样,比较珍贵的有金、玛瑙、玉石、象牙、犀角等材料,其次是铜、铁、竹木等。
五是看印纽工艺。工艺精细的印纽自然比工艺简单的价值高。
六是看用途。按印章的款式内容可分为姓名章、成语章、年号章、收藏章、斋馆章、谜语章等。一般来说,收藏章、斋馆章、谜语章多为名人名家所拥有,具有专门用途,价值高于一般姓名章或成语章。
好功夫换来好收藏
许多印章的收藏者,自身就对艺术有较好的感悟力,譬如说爱好书法字画的人就容易对印章产生感情,因为彼此之间是相通的。在他们看来,一枚小小的印章,就像闪闪发光的宝贝般让人迷醉。
对于收藏者来说,识篆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如果只是说喜欢而不识得篆书,就会给收藏带来很多麻烦。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篆书乍看起来就像天书,但学进去了,就会发现,篆字是以“形”为中心发展而成的,虽然后来已经变为“意象”,但追本溯源,形似依稀可辨,所以篆字从一开始就具备了很高的美学价值,这也就是收藏需要具备的好功夫。
收藏印章还应当重视第一感觉,老印章,或者是有点年份比如说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印章肯定有岁月的痕迹,所谓的自然包浆、摩擦、把玩、使用的痕迹都应该有所体现。新做旧的颜色均匀、死板、不自然、刺眼、不耐看,多浏览、多比较、多问、多交流,一定会少吃亏、少走眼。收藏切勿追求大名头、名家名人、名款、名料的印信。从一般的私印和商号、斋号、闲章入手,累积经验,增加自我辨别的能力,逐步提高欣赏和购买的档次。当然收藏还要有相当的印学知识积累,厚积薄发,有所侧重地收藏印章。基本的印章知识教材、篆刻字典、印谱等资料,对印风、印学、印派、印材等有基本的了解,印学知识多了,你的腰杆子就硬了,下手就能够稳、准、狠。最后,还是要注意风险防范。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3 22:53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