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马来语言文化专业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化系,印尼-马来语言文化专业建立于1949年,最初的专业名称为“马来语科”,1950年改名为印尼语专业,1998年更名为印尼-马来语言文化专业,是北京大学东语系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该专业培养目标是:努力使学生具有印尼-马来语言文化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在校本科生有12人(02级),硕士研究生4人,博士研究生1人。累计毕业本科生278人,研究生12人,博士研究生2人,留学生10余人,并为国内外有关单位培训高级翻译及旅游翻译百余人。现有教授2人,讲师2人。
专业简介
该专业既坚持发扬东语系重基础理论的优良传统,又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训练,以适应当前和长远形势发展的需要。目前所开设的课程以训练学生专业外语基本功为重点,开设的课程有:基础印尼语、印尼-马来语视听说、印尼语语法、印尼语和汉语互译、印尼语写作、印尼语导游、印尼语与马来语比较、印尼报刊和文献选读等10余门语言课程。此外,还开设有印尼的政治、经济、宗教、民俗、历史、文学、语言理论等课程近10门。该专业规定学生除公共必修课外可选修东南亚历史与概况、东方文学、东方文化、中国历史、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语言学概论、欧洲文学史、世界史、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公共关系学、社会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导论、当代西方政治学思潮评价、旅游地理、实用英语、美学原理等课程。该专业尤其注重提高学生的汉语和英语水平,并把计算机语言及使用列为必修课。在学习期间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专业外语实习机会。
科研成果
该专业教师集体科研成果主要有:《印度尼西亚语汉语大词典》(印尼出版)、《印度尼西亚语-汉语/汉语-印度尼西亚语实用词典》(印尼出版)、《新印度尼西亚汉语辞典》、《印度尼西亚语基础教程》三册、《印尼-马来语研究》论文集等;个人科研成果主要有:《印度尼西亚文体学》、《印度尼西亚语发展史》、《印度尼西亚语高级教程》、《中国印度尼西亚的文化交流》、《印度尼西亚语三百句》、《马来语三百句》、《印尼民间故事选编》、《印尼文化与社会》、《印度尼西亚文学史》等;其他论文及文章200余篇。
培养目标
通过四年的严格训练和勤奋学习,该专业毕业生具有扎实的印尼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功和马来语、英语(达到大学英语六级)的基本技能,并有较高的汉语水平和写作能力。同时对印尼文化、马来文化、东南亚文化和东、西方文化有较广泛的知识。
该专业毕业生适合于应用印尼语、马来西亚语、文莱和新加坡马来语的外交、外贸、商务、新闻、教育、出版、科研、旅游等部门的工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4-29 20:17
目录
概述
专业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