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璲采
中国清朝官员
卢璲采(1821-1884),派名钟芹,字风藻、鸣珂,号韵珊。清黄冈(今新洲)县人。清同治中得二甲72名进士。著有《补白集》《绸州求治略》《师竹山房诗稿》等书。
人物生平
其幼读经史,为问津书院问津堂会课生,才气雄博,能诗文善属对,工书法,绘事。尤以行草著称。清咸丰五年(1855),太平军入境,其即与乡绅联名,请清廷委派干员督率县团练,抵御太平军。同黄冈知县翁汝瀛、邑绅洪良品率军驻扎李家集,与太平天国丞相吉文元相抗衡。咸丰九年(1859)乡试第二名,曰亚元。十一年(1861)二月,太平军将领陈玉成率北路军袭占黄州,卢又联合乡绅周不田、张百揆等人大办团防。清同治七年(1868)任北京景山官学汉教习。十年(1871)参与会试,内容涉及《论语》《中庸》《孟子》和“试帖诗”。三场考完,房师考官翰林院编修于荫霖阅卷后,评语为“本房荐批:矜炼名贵,笔大如橼……”中得二甲72名进士,但因殿试遇疾,字法稍异而未能入选翰林院。时与族侄卢英僩同年,仕林有“一门两进土”的美谈。同治帝闻报大喜,即传旨召见。叔侄二人上朝谢恩,帝问:“汝叔侄二人同科得中,家乡是什么风水宝地?”卢璲采答曰:“臣家住回龙畈,脚踏望仙桥,相邻五里三解元,十里三百万。”同治帝听后,龙颜大悦,亲赐“叔侄联芳”金匾,悬于卢氏宗祠,以示褒奖。次年,归省主鬯问津书院秋祭大典。
官授吏部主事,签发吏部文选司兼验封司。但他不愿做京官,于是上书要求外任,光绪四年(1878)外改浙江义乌知县,兼理东阳县正堂,钦加同知衔,封朝议大夫。卢到任后即书一联于县衙大厅,联曰:为五斗米折腰,自惭无地;持三尺法在手,不敢欺天。复书一联挂于大堂之上,联曰:使半文造孽钱,子孙必受报;行一件枉法事,天地不能容。
在任期间,严捕盗窃,境内肃然:当地旧有质妻陋习,其到任即晓谕革而除之,并设育婴堂,收孤养幼。给妇女以自由,义乌一时养女者曰:“此乃卢公所生也。
时浙江金华知府赵某,素贪婪,是个爱财如命的贪官。卢璲采性情耿介,素以清廉自律。平时对知府赵某无所馈送,赵某则遇事挑剔,甚至无故中伤。民卢因公去府衙见赵某,赵观其靴破,讥讽地说:“卢大人靴帮子破了,应换一双新的才好。”卢即反唇相讥敝职靴帮子破了,底子还硬。”赵听后面色骤变,却无言以对。卢回县衙后作诗一首云:磨折终须气节全,清风两袖亦陶然。管城幸有灵堪挹,不似人间造孽钱。
半载后辞官归田,箧中惟图书数卷,别无长物。卢辞官归籍后,往来于孔子山问津书院,书“笔补造化”匾额于书院文昌阁。平日杜门不出,读书课子,兼事农耕,嘱子孙耕读传家,莫入仕途,卢氏至今五代,以教书为业。闲则以研习书法绘画自娱。时人以缣素求者堆如山积其性至则挥毫泼墨几同草圣、一挥而就。清黄州府志有传。
人物评价
清光绪翰林院编修张楷在卢公传记中写道:“人之所以见重天下者曰气节,曰功名。然功名仅耀于一时,气节能高乎千古……以气节自矜者之,独有千古也,卢公则固可风焉。“
清光绪二年(1876)老友翰林洪良品在撰其“醉墨堂”(卢璲采书斋号)记中云:“吾友卢子韵珊之书,……其规园矩熟,信手挥洒。又若公输子削木为禽,翠冠锦,霞散焱发,翔然翥而翱翔,于绮寮云栋之闯也。”清末鄂东流传“家家都有卢采”的民谣,其书法作品,人争宝藏,今有墨宝传世。
人物著作
著有《补白集》《绸州求治略》《师竹山房诗稿》等书。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1:43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