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现祥,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现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最早研究和引进新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学家之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专家。曾担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学科建设办公室(“211工程”办公室)主任,兼高等教育评估与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湖北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教育部2005年度“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先后在《
马克思主义研究》、《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世界经济》、《财贸经济》、《
经济学(季刊)》等杂志上发表与制度经济学有关的文章多篇。以现实问题为题材,发表了近100篇理论随笔。专著和教材8部。其中,专著《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获得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经济学三等奖。学术论文《马克思理论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论我国市场化的“质”—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制度经济学思考》分别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论文《中国的家庭产权安排、家族式管理与资本积累》(发表于《世界经济》2003年第1期)获湖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年)、《新制度经济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获武汉市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7年)。
卢现祥从教多年坚持一个基本信念:教学相长。他为自己博士生开设的《新制度经济学》专业课几乎成为我校财经类博士生的公共选修课了。许多同学,在初学经济学理论时往往觉得枯燥乏味,而卢现祥总能结合自身实际和讲述学科中无穷的乐趣,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许多同学都立志投身于理论经济学并逐步形成气候。经常有校内和校外的学生,来信或来邮件提出一些学习或经济学中的问题,卢现祥总是不厌其烦的解答。作为学者他勤勉谦逊,作为教师他诲人不倦,为学生他不厌其烦,为社会他穷尽所知。他说他还是一个“传播者”,这些年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所作的报告有多少次,他自己也记不清了,他说作报告的“外部性”很大,一个观点,一种思路,对那些决策者的影响——其价值有时是难以计量的。卢现祥院长始终以传播先进的经济学理论为己任。传播先进的经济学理论,还有一个途径是修教材。他先后主持修编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学通论》等多部教材,最近,又在主持修编《法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等教材。
卢现祥教授这些年来一直在围绕制度做文章,在国内一些报纸上发表的随笔基本上都是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切入的,即使在加拿大作访问学者期间也写了一组《在加拿大体验制度》的随笔。在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卢现祥教授计划从三个层次(微观、中观和宏观)对新制度经济学的体系进行系统研究,或许在这个研究中,他会发现一个社会或国家选择好制度的一些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