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明楷
清朝乾隆年间大音乐家
卢明楷(1702—1766),字又李,一字端臣,号纯安,一号钝菴,字又李,又字端臣。江西省宁都县县城人。屡任主考官,清朝乾隆年间大音乐家。因品学兼优,雍正十三年 (1735年) “选贡”国子监。当时,正兴一种弹琴伴坐唱之“当子班”。明楷喜之,潜心习学,渐通乐理。不久,其才华为大臣赏识,被荐任武英殿校对官。适值帝命和硕庄亲王与刑部尚书张文敏编纂 《律吕正义》,明楷因精通乐律荐为纂修。明楷一边纂书,一边苦习举子学业,于乾隆六年参加顺天府 (今北京市)乡试中举。乾隆十六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初授编修 (从六品)职,后升为侍讲学士。期间,历任陕西、河南、北京乡试主考官,会试同考官 (副主考),武会试总裁。数年后,明楷被准兼乐部行走,撰拟乐章故事,以品学见重于王公大臣。不久奉命提督河南学政,更加勤慎清修。后升为詹事府正詹 (正三品。职掌皇后、太子家事)。因劳致疾卒于官,享年六十五岁。明楷因公曾赴黄海之滨,渔民哀告,大鱼撞沉许多渔船。明楷仔细观察,知被蓝鲸所害,便奏明朝廷,饬令设法捕剿,并指挥当地官民组织船只运石灰,倾倒于蓝鲸活动之所,将鲸毒死。明楷因此获 “剿鱼王”之称。
人物简介
自幼喜爱唱歌,那时江西、浙江、天津等处正兴起一种弹琴吹唱的清唱班,不化装,权当子弟(指演员)充当各种角色坐唱,故俗称“当子班”。明楷每见当子班演唱,必去欣赏,并认真学习,终于学会了弹拉吹唱,而且精通乐理,成为被王公大臣器重的音乐家。 明楷既喜爱音乐,又能苦读诗文,故而淹博经史。因他品学兼优,雍正十三年(1735年)就成为被选送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的“选贡”。在国子监学习不久,就被大臣发现他的才华,被荐充任武英殿校对官。期间,又被大臣们发现他精通乐律。刚好遇到帝命和硕庄亲王与刑部尚书张文敏(精通音乐)编纂《律吕正义》,都荐明楷为纂修。明楷一边纂书,一边苦习举子学业,于乾隆六年就近参加顺天府(今北京市)乡试,中举人。乾隆十六年成进士,入翰林,经学习考核合格,授编修(从六品官)。不到十年提升为侍讲学士(从四品官)。曾多次被任命为掌管乡试与会试阅卷取士的主考官,计陕西正考官一次,河南正考官一次,会试同考官(副主考)一次,武会试总裁一次,顺天(今北京市)武乡试正考官一次。
几年后,和硕庄亲王奏请皇帝准许明楷兼乐部行走,撰拟乐章故事,明楷更以品学见重于大臣公卿。后又奉命提督河南学政,明楷更加勤慎清修。不久提升为詹事府正詹(正三品官,职掌皇后、太子的家事)。以劳疾卒于官,享年65岁。
纪念物由来
宁都人称卢明楷为“剿鱼王”。相传卢明楷因公赴黄海之滨,渔民哀告遭难,被大鱼撞沉许多渔船。明楷仔细观察,知被蓝鲸所害。便奏明朝廷,饬令设法捕剿。于是明楷指挥当地官民组织船只运石灰,倾倒于蓝鲸活动的周围,遂把鲸毒死。明楷因得“剿鱼王”之称。百岁以上的人,都曾看到过县城东门卢氏家庙内有一根一丈多长的鱼骨做的门杠,就是卢明楷运归的纪念物。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07 10:26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