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梅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苏联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自治共和国之一
卡尔梅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俄语:Калмыцкая Автономн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是原苏联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自治共和国之一,1935年成立卡尔梅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历史
苏联建国前
明末清初卫拉特蒙古分为四部: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后准噶尔部强盛,土尔扈特部不服准部统治,于1616年在首领和鄂尔勒克带领下,越过吉尔吉斯草原,同年与俄人讲和。和鄂尔勒克移居于托波尔河上游,以其女嫁西伯利亚汗后人,并征服花剌子模部分领地。
1643年,和鄂尔勒克移营至伏尔加河下游阿斯特拉罕附近,与诺盖人密谋,使其脱离俄国。
1650年,西伯利亚的土尔扈特部遣使向顺治皇帝表示臣服。
1673年,顿河和伏尔加河间的土尔扈特部首领阿玉奇,为得到俄国每年的丰厚赠礼,向沙皇表示效忠,但土尔扈特部与克里米亚汗国、达赖喇嘛、清朝都继续保持联系。后来沙皇俄国不断向其征兵用于对奥斯曼土耳其作战,激起了土尔扈特人的反抗,17万土尔扈特人在首领渥巴锡(阿玉奇的曾孙)率领下东归故土,遭俄军和哈萨克人拦截,死伤无数,最后剩4万3千人到达中国新疆境内。其他9万卫拉特部蒙古人留在了伏尔加河下游地区,成为了卡尔梅克人。
苏联时期
1920年革命后,建立了俄罗斯卡尔梅克自治区,1935年成立共和国。1943年卡尔梅克人由于“与德国侵占者合作”被强行驱逐到西伯利亚和北哈萨克斯坦地区。1958年驱逐令被认为有误又作修改,并重新成立了卡尔梅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隶属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几乎所有的卡尔梅克人又重返故土。
苏联解体后
苏联解体后升格为俄罗斯联邦内的共和国。
地理概况
卡尔梅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位于里海沿岸低地的西部,东部与里海濒临,从北到南跨度是640公里,从西到东跨度是480公里。该区处于草原,半沙漠和沙漠带,地表水极少,其总面积为76,100平方公里,超过了比利时,丹麦,瑞士和荷兰总面积的总和。共和国处在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东南方,西邻罗斯托夫州,南部和西南与伏尔加格勒州相邻,东接阿斯特拉罕州,南部与达吉斯坦共和国接壤,西邻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其坐标为东经44.5度到40.10度,北纬41.40到47.35度,从北到南长448公里,从西到东长423公里。
气候
卡尔梅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气候属鲜明的大陆性气候,夏季干旱炎热,冬季寒冷少雪。冬季气温在零下10℃~零下20℃之间;夏季山区气温处在20℃~30℃之间。一年中最舒适的季节是春季。共和国内山区的植物生长期是180天~213天。一月平均气温: -7 °C;七月平均气温: 24 °C;年均降水量: 170mm(东部)到400mm(西部)。
卡尔梅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处于明显的大陆性干旱气候控制之下,农业经济最基础的生产方式——农场,处于使人苦恼的状态。土地沙化(这种情况已逼近埃利斯塔市)正在形成欧洲的第一个沙漠。各种因素导致了土地沙化状况的出现,如:不成功的土壤改良政策;用相似的自然条件吸引别国来此放牧(许多卡尔梅克人都这样认为,从而达尔金人和车臣人从1943年开始“渗透”到共和国来放牧——形成卡尔梅克人迁居年);过度放牧,牲畜头数严重超过牧场的标准负荷;开垦海洋土地,号称“世纪工程”的“伏尔加河——恰格拉伊河”运河的开凿导致的后果是土质盐渍、被侵蚀,而且破坏了高鼻羚羊的生息地,这些都造成了环境的恶化。
河流
主要流经河流包括:伏尔加河、库马河、马内奇河。
湖泊
卡尔梅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位於里海沿岸,总体来讲,湖泊较少,其中最大的几个包括:Manych-Gudilo、Sarpinskoye、Sostinskiye、Tsagan-Khak。
资源
卡尔梅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矿藏资源主要有石油矿、天然气、盐矿和建筑用材料,但淡水资源匮乏。
政区分化
全国行政单位数量为13个区、1个直辖市、两个区属市、5个市镇、99个行政农庄。
卡尔梅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首府是埃利斯塔市(英文:Elista;俄文:Элиста),该市建于1930年,从莫斯科市到埃利斯塔市的距离为1836公里。区属城市有:戈罗多维科夫斯克市(英文:Gorodovikovsk;俄文:Городовиковск),1971年建市,属戈罗多维科夫斯克区。里海市(英文:Caspian;俄文:Каспийское),1963年建市,属里海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9 14:51
目录
概述
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