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庄子
中国春秋时期鲁国卞邑大夫
卞庄子,亦称管庄子、卞严子、辨庄子,春秋时期鲁国卞邑(今山东省泗水县泉林镇)大夫。
人物生平
卞庄子,春秋时鲁国卞邑大夫,食邑于卞邑(今山东省泗水县泉林镇)。卞庄子是鲁国著名的勇士,皇疏说他能够独力与虎格斗。
韩诗外传·卷十》记载,卞庄子是个孝子,他的母亲在世时,他随军作战,三战三败,朋友看不起他,国君羞辱他。及其母死三年,鲁国兴师伐齐,他请求从战,三战三获敌人甲首,以雪昔日败北之耻,最后又冲杀七十人而告阵亡。刘向新序也记载其事。
史书记载
荀子·大略》:齐人欲伐鲁,忌卞庄子,不敢过卞。
《新序卷第八·义勇第八》:卞庄子好勇,养母,战而三北,交游非之,国君辱之。及母死三年,齐与鲁战,卞庄子请从。见于鲁将军曰:“初与母处,是以三北。今母死,请塞责而神有所归。”遂赴敌,获一甲首而献之,曰:“此塞一北。”又入,获一甲首而献之,曰:“此塞再北。”又入,获一甲首而献之,曰:“此塞三北。”将军曰:“毋没尔家,宜止之,请为兄弟!”庄子曰:“三北以养母也,是子道也。今士节小具而责塞矣。吾闻之,节士不以辱生。”遂返敌,杀十人而死。
韩诗外传》:传曰:卞庄子好勇,母无恙时,三战而三北,交游非之,国君辱之,卞庄子受命,颜色不变。及母死三年(三年丧,二十五月毕),鲁兴师,卞庄子请从,至,见於将军,曰:前犹与母处,是以战而北也辱吾身。今母没矣,请塞责
遂走敌而鬬,获甲首而献之,请以此塞一北。又获甲首而献之,请以此塞再北。将军止之曰:足。不止,又获甲首而献之曰:请以此塞三北。将军止之曰:足,请为兄弟。卞庄子曰:夫北,以养母也。今母殁矣,吾责塞矣。吾闻之:节士不以辱生。遂奔敌,杀七十人而死。君子闻之曰:三北已塞责,又灭世断宗,士节小具矣,而於孝未终也,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大雅荡)。
轶事典故
卞庄子刺虎原文
史记·张仪列传》:“(卞)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译文
卞庄子想要去刺杀老虎,旅里的童仆制止他,说:“两只老虎正在吃一头牛,当它们吃的时候一定会因为肉味甘美而互相打斗,那么打斗的结果是大虎受伤,小虎死亡,你再朝着受伤的老虎刺去,一下子必可得到杀死两只老虎的美名。”卞庄子认为他说的对,就站着等待(它们相斗)。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斗起来了。大虎负了重伤,而小虎死了,(这时)卞庄子朝那只受伤的大虎刺去,一个举动果然获得刺杀两只老虎的功劳。
注释
(1)庄子:此指卞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大夫,有勇力。
(2)馆竖(shù)子:此处指卞庄门下的客卿或仆人。竖子,小子(蔑称),或地位低下的人。
(3)方且:正要 。
(4)立须之:须,等待。之,代词,这里指这件事。
(5)止:劝阻
(6)食甘:吃得有滋有味。
(7)然:正确。
(8)须:等待 。
(9)有顷:过了一会儿。
(10)毙:倒地死亡。
(11)旋:一会儿。
(12)功:效果。
(13)曰:说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29 15:45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史书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