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门前静悄悄的时代即将过去,而博物馆面对新挑战的时代已经到来。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有2000家各种各样的博物馆。既然人们说博物馆是
现代城市的“名片”,那么,在如何办好博物馆上就必然存在竞争。这当然是各个城市综合实力的竞争,是各个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的竞争;而这种种竞争,首先就表现在博物馆工作者思想、观念、学养、能力乃至对时代精神的理解之差异上。而在大建博物馆之后,这种竞争将体现为各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馆难、经营博物馆难,要使博物馆事业做到
可持续发展更难。
投资与公关意识
博物馆缺乏投资,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毫无疑问,我国各地博物馆建设的投资主体,在目前以及今后很长时期内,仍然是政府。党和政府的重视,起着决定性作用,但这并不是说博物馆工作者可以消极等待。在一个由温饱进入小康的社会,哪里不需要投资呢?投资能否流向文博事业,除了取决于领导者对文化事业的认识和对于投入产出的计算以外,还取决于社会的理解、重视、支持。前者需要领导者的睿智眼光,也需要文化事业管理经营者积极主动的解释甚至游说;后者更是需要全面的公关策略和经营机制的正确实施。上海博物馆的管理者在这方面做出了好的榜样,他们主动安排文物的鉴赏、讲解乃至有关文博工作的情况的分析,为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了足够的依据,为促进决策的实施做出重大的努力,这些工作对博物馆的成功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争取领导重视、群众支持以及社会的捐助的,需要博物馆人的积极努力,光是等、靠、要是不行的,不但建馆时不行,建好之后更不行。事实上,即使在欧美的发达国家里,博物馆事业也不可能单靠政府拨款投资去发展。
在英国,发行彩票一直是博物馆重要的资金来源。历史遗产彩票基金会为威尔士耗资2100万英镑的艺术馆提供1575万英镑的资助;向伦敦泰特美术馆捐赠1875万英镑以建现代博物馆。
对今天欧美所有的大型博物馆来说,筹资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泰特美术馆负责筹集资金的全职人员一直不少于34人。新的泰特现代博物馆正在寻找24名“创馆合伙人”,这些合伙人必须在5年之内为美术馆筹资25万英镑。
纽约正在建设新古根海姆美术馆,这个位于曼哈顿的工程要筹资近10亿美元,私营赞助商已许诺解决一半经费。
美国人每年捐献于公益事业的钱很多,1991年是1168亿美元;1992年是1243亿美元;1996年,则上千到1507亿美元,相当于土耳其当年生产总值。
据统计,美国每年千亿美元的捐款,80%是个人捐的,其中70%来自普通人。绝大多数美国捐款来自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每月几元、几十元的小额捐款。以1996年为例,那一年平均每户美国人捐出了1017美元。等于平均每户把一年全部收入的2.1%捐了出来。
在这些地方博物馆,在社会捐助、民众支持,确实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但这些条件与博物馆取得了人们的理解重视是分不开的。人们说:一个人如果在他17岁之前不去博物馆,那他可能一辈子不会去了。外国游客时时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中小学生在博物馆观看、记录、摹画,可以想像,他们长大以后又是博物馆新一代支持者。
要解决我们博物馆的投资,当然可以提出文化立法、政策扶持等正确而必要的做法,但是否也可以想想,除了政府重视外,我们还有什么努力的途径;是否也可以问问自己:上述的场面为何在我们的博物馆里少见呢?我们的博物馆定位、设计与策划理念出了什么问题?
定位与市场调查
我们的博物馆是为什么人办的?是为少数专家或“行内人”而办,还是为社会大众而设?这本来不是一个问题。但由于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的差距,博物馆的定位仍然会出现问题,尤其是在如何吸引青少年方面,在具体展览的安排和编排上,用一句很“市场”的话说,就是往往“不能适销对路”。
在一个博物馆建设定位时,征求专家意见,进行认真的严肃的探讨,进行科学的论证,都是需要的。但也应当通过科学的社会调查,用数理分析的方式了解社会大众的需求。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量化分析,不仅物质生产需要市场调查,精神产品也需要做市场调查,如果仅以少数人的意见为依据,闭门造车很可能是事倍功半的。
进行科学的市场调查,确实需要动用本来就不充裕的资金,但通过相关分析,却可以得到较为可靠的、丰富的信息资源。一种是群众的反馈,对现有的展览满意不满意,为什么满意或为什么不满意,是什么职业或什么年龄的人满意或满意,满意度高的是哪些部分哪种类型,等等。二是群众的需求与建议,这里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信息,只要认真研究,就能举一反三,为博物馆工作打开新局面服务。
社会调查或市场调查,不仅新建馆应当搞,老馆也应当定期进行。这是在新时期争取工作主动与开拓的需要。博物馆也是一种文化消费,只有不断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才能不断地发展。
办好展览,恐怕对管理者、
消费者、工作者这“三者”都要有足够的了解:要充分了解社会的管理者——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令,中心工作以及对此的期待与支持限度,等等;要充分了解文化消费者——人民群众的要求、急切的现实的需求、潜在的可开发的需求、大众的需求、分众(特定人群)的需求、雅与俗,等等;要充分了解博物馆工作者——自己的实力、队伍素质、投资规模、文物数量与质量、区位优势与劣势,等等。也就是说,从管理者、消费者、工作者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博物馆乃至每个展览的定位,这才是实事求是的作风,有了实事求是的作风和正确的定位,才可谈持续发展。
设计与策划理念
博物馆不是仓库、中药铺,观众到博物馆来,不是领料工来领料,不是采购员来看货。如果不从观众的角度出发,不从展览陈列的整体观出发,就可能在具体操作中出现问题。某些馆的设计理念反映的只是“我有什么”,于是观众只会好奇地逡巡一圈,也就走了,比逛商店还不如。
某些馆则用自己的计划与策划向观众发出强烈的信息:“我拥有的正是你需要的!”“我提供的正是你寻找的!”“我反映的正是你思考的!”甚至是:“我给你想不到的惊喜!”馆外如此,馆内也如此,馆外是策划宣传,馆内是策划设计,内外理念如一,有鲜明的针对性。
比如澳门博物馆,本来文物不多,但经过精心策划,定位于民间民俗的变化,把有限的文物放在更大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整合的系统来展现,加上仿制品、复制品和声、光、蜡像、图画、电影等手段,还观众一个当年的场景,有趣、有益、有回味,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孩子们流连驻足,久久不愿意离开。
对成功的博物馆及某些展览、陈列的设计理念的研究,有助于解决通常令人困扰的一个问题:如何吸引更多的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如何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就需要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比如在民风民俗方面,现代人看守历史乐于寻根,青少年寻根时关注演变,他们的印象容易因“(亮)点”而产生,思考容易因(事物演变)“线”而引起的。设计者可由此考虑主题的针对性,策划时发现亮点,编排中突出演变的线索,注意整体环境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而一切的实现,要靠主题与特色意念。
主题与特色意念
找准主题似乎不难,因选好主题而成为特色,或以特色突出主题就不容易了。
对主题处理不当或不够重视,很自然地会成为按物品的自然属性进行分类陈列,或按时间搞成编史般的展览,再精心制作,也还是“画水无风空作浪,绣花虽好不闻香”,也只是个雅致的仓库或同人俱乐部。平心而论,这种分类编排自有其价值,对于研究和藏品管理是必要的,也是有好处的。问题是面对大众,当人民平均文化程度不高,欣赏兴趣不浓,而在脚步匆匆的现代生活里需要先吸引他们,由此培育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水平,才有博物馆事业的未来。
对于一些中小城市的博物馆来说,特色尤其重要。文物量不够大,质不够高,容易搞成“过年煎堆,人有我有”却总不如人的样子。这就需要大局意识、市场意识、精品意识。首先明白,社会永远会有缺陷,缺陷就是需要,就是机会。看四邻缺什么,自己可能补什么,不求全,但求某一项成其系统,成为精品,给参观者留下一个亮点,胜过平庸的一片。
虽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文物少了不好做,其实多了也不见得好做。上海的鲁迅博物馆的策划就不容易,鲁迅之名天下皆知,鲁迅的文章却令远离当年社会背景的青少年渐感难读。博物馆如按传统的编年方式布展,反而容易割裂了事物的全貌,使青少年观众目光分散,不易聚集于反映伟人本质的主要事实。于是他们精心选题,定下6个专题:新文学开山;精神界战士;新人造就者;民魂求索者;永存的民魂。然后灵活调用材料,围绕6个题目进行有机组合。事实证明,这样做,不但吸引观众,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而且能像速写般用简练鲜明的线条形神俱备地较完整地反映鲁迅战斗的一生。这种主题策划就造就了博物馆本身的特色。
内容与表现手法
主题确定了,内容组织了,表现手法就成了决定因素。这并不是说形式可以高于内容,而是说文化的诸因素其实是相互关联与相互依存的,它们的关系处理好了,展品就有了生命,否则在现代的青少年眼中,它们只是一堆故纸旧物。历来普遍的传统做法是以物为基础的表态陈列,加以图片、文字等简单的辅助手段。后来注意到时间空间与文物的关系,开始有复制营造出土环境如墓坑等,让观众有更多的感受和想像空间。有形之物可以如此,无形的文化呢?如诗歌、音乐、礼俗、游戏、禁忌等等呢?澳门博物馆把当年风俗中的各类沿街叫卖声都能重现出来,而且显然很受男女老少观众的欢迎,证实博物馆运用更多现代科技手段是有效的。
充分利用光、电、声、色、电影、电视、录音、录像、动画、模型、雕塑、文献记载、文学作品、大型画卷等多种表现手法,尤其是电脑所能做到的各种虚拟环境,让历史重现,让文物变得有生命,让无形的文化遗产变成可见可闻甚至可触摸的东西,展览就可以办得有声有色,感人动人留住人。
如果博物馆业不能及时地把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不懂得让一切新鲜的表现手段为我所用,必将错过吸引新一代人的时机,也使自己的发展出现不应有的挫折。
服务与参与程度
现代人的活动十分讲究参与,当年“卡拉OK”的风靡一时只是例证之一。现在许多艺术形式在思考增大参与的参与程度,演员们演出注意了观众、听众的情感交流,演员不失时机地走下舞台到观众中去,部分表演让观众充当临时演员上场。出版者签名售书,让读者在电视节目里对新书讨论评点,如此种种,说明参与对文化活动成功之重要。那么,惟独博物馆事业就不需要群众参与吗?
澳大利亚的动力博物馆中有一个讲电脑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展览,其中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创造观众置
身其中的奇异景观,让观众可以随心所欲地操纵;而战争博物馆则不仅陈列了大量战争的史料实物,还设置了身处轰炸机中等虚拟情景让人体会。这些都吸引了大量的青少年,成年人也为之吸引,乐于参与。这个道理与电子游戏吸引人是相似的,孩子们喜欢作为一个主帅去排除重重困难“统一中国”,作为一个拳师去赢得胜利,这种强烈的参与感(当然还有其他因素)使他们甚至为游戏机荒废学业,为什么我们不能用这种参与感把他们导向正确的方向呢?
澳门博物馆在这方面提供了服务,有良好的尝试,让孩子在参观后用触摸电脑问答历史问题,全对者电脑会立即开动,为你拍下一张胜利者的照片。而上海博物馆则让答对者得到一份奖品。
参与程度也是靠相应的服务实现的,入迷的观众并不满足于购买一本图录(有些博物馆连这也没有)回家慢慢回味,而相应的复制、仿制品其实太少太贵,或者太粗太滥。
一般博物馆的服务只考虑满足人们的视觉,或者最多兼顾听觉,却从不重视另一重要的感觉:触觉。而这一点对少年儿童尤其重要。最近美国一家博物馆与湖北博物馆的一个展览协议要求:除了放于展柜不可触摸的编钟真品,还得有一组复制品的编钟,悬挂于外,让人们可以触摸并敲击,很明显,这是不可或缺的体验。这一要求值得我们深思。
其实,我们的博物馆早就注意到这种需求了,只不过我们对此处处只会挂上“不准触摸”的牌子罢了。为什么不能改而提供这种服务,把“NO”变成“YES”,让观众得到更多的满足呢?
固定与临时展馆
博物馆的发展与观众量的增加是密切相关的。但常常听到博物馆在开馆第二、三年观众便逐渐减少的情况,有些馆认为第二年还能有第一年的观众量就很堪以自慰了。其实,令观众不但不减而且逐年增加并非不可能,而是应有之义。世界各地现在掀起一股扩建博物馆热,原因就是观众人数增加和藏品增多。以法国的皮蓬杜中心为例,20世纪70年代建成时设计能力是每天接待5000名观众,而20年后实际观众数上升为每天2.5万人。
有一句哲言是这么说的:“有三样东西早晚会为一般大众始终闹着要的,就是:新奇、新奇、新奇。”博物馆如果全部是固定展馆、固定展品,对于吸引观众不利,对于资源也是一种浪费。适时地调整更换展品固然需要,更需要的是博物馆里固定展馆与临时(非固定)展馆应有适当的比例。
就是说,我们不但要不断地吸引新的观众来看原有的展览,而且要使来过的观众再来,要培养一大批像影迷、歌迷、书迷那样的博物馆迷。现在各地都有了“博物馆之友”一类的团体,这些都需要珍惜、爱护与培育。但仅此不够,还是圈子太小,不足以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要吸引新的观众加入,要吸引来过的观众再来,光靠回味旧的展览是不够的,固定展馆要有新编与轮换,而临时展馆的任务就更为重要,让新的精彩的展览吸引观众。
深圳文化局在筹建关山月美术馆时做了很好的工作,他们主动征得了关老的同意,在这样的专馆中也留出了临时展馆,让观众在欣赏大师的杰作时,又可看到其他专题的美术作品。既扩大了观众面,又充分利用了宝贵的资源,也符合大师对美术事业发展的期望。当你看到临时展馆分别展出了香港的儿童画和内地的儿童画的时候,你不但不会觉得与固定展馆里大师的梅花有什么不协调,反而觉得相映成趣,觉得展馆里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如果说,观众的流量是博物馆的生机与活力,那么,临时展馆则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当保护适当的比例并努力经营好。
馆舍与外围环境
博物馆的环境、氛围影响展览的成败,因此人们越来越注意根据主题的需要营造环境与氛围,以调动观众的情绪,收到更佳的效果。但是,人们往往忘记了,博物馆不是独立存在的,外部的大环境也会严重削弱我们做出的努力,破坏了为特定展览所营造的氛围。
在一个精心修复美轮美奂的古代名园旁边,是高高的围墙与电线杆,工厂的汽锤仍在“咣咣”地响。这种情况确实无奈,却又不是绝对无奈。广东的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是1999年全国十大精品展览,精品出自精心。管理者用积极进取的方式治理周边的环境,他们利用收支节余,一间一间地收购故居旁边的旧民宅,维护,改造。不但有效地防止了周边环境对纪念馆的干扰,而且营造了一片符合故居纪念馆整体风格的村落,扩大了保护区,也扩大了观众的观赏区,大大增加了参观者的兴趣,也增加了门票的潜在价值。
上海龙华革命烈士纪念馆也很重视处理馆舍与周边环境的关系,除了用建筑与雕塑使外庭院与院内保持格调一致敬以外,他们精心种植的一排排树木,巧妙地挡住了远处的高楼,使之难以进入视野。有一个方向确实一时连树木也档不住,他们就竖起了高高钢板墙,并在上面绘画绿色的树林。总之,他们不让自己的杰作——展览馆受到不利环境的侵害,努力保证观众得到一个尽可能完整的印象,感受一种他们努力营造的氛围。
综合分析
上述两个例子,都体现了可敬的专业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能尽力使周边环境保持与博物馆的相对和谐。更重要的是,有了这种精神,博物馆就有了灵魂,就能在急剧变化的时代和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综上所述,持续发展的问题,首先是意识观念的问题,是人才队伍的问题,其次才是钱与物,至于策划与技巧,是在正确的思想观念下,人对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灵活运用。上述的8个问题,不过是博物馆事业争取可持续发展的一点探讨。重要的是,博物馆工作者守候在积淀了千年万载历史的文物旁边,必须听到新世界与新生代的呼唤,这世界还将千年万载地发展下去,而博物馆也应有它自己的生命,它不但代表过去,它还有现代与未来,它也需要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