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山兔
兔科山兔属动物
南非山兔(学名:Bunolagus monticularis):兔科、山兔属动物。体长34-47厘米,体重量1.5-1.8千克。雌性略重。由嘴角横跨两颊有一道黑色斑纹。腹部及喉咙呈奶白色,后脚很阔。尾巴褐色,末端黑色。
动物学史
由英国动物学家——菲尔德·托马斯(Oldfield Thomas)于1903年命名。又名灌丛穴兔和丛林野兔(Bushman rabbit),曾经归于“兔属(Lepus琉球兔阿萨密兔穴兔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
形态特征
南非山兔雄性体重约1.5千克,雌性约1.8千克。外形与大多数野兔相似,但耳朵和身体更长。有灰棕色的皮毛。通常有一条黑色的条纹从嘴角延伸到脸颊,眼睛周围有一个独特的白色环。腹部、颈部和耳朵上长出奶油色的毛发。有一条棕色的毛茸茸的尾巴,尾巴呈浅棕色,尖端有点黑色。腹部和喉咙上有奶油色或灰色的皮毛,皮毛柔软而丝滑。四肢短而多毛。与其他兔子一样,齿序为2/1、0/0、3/2、3/3,共有28颗牙齿。
有宽大而丰满的后足和略微拉长的身体。耳朵比大多数其他物种的耳朵稍长。也是为数不多的雌性明显大于雄性的兔子物种之一。
栖息环境
南非山兔的栖息地面积小于500平方千米。其种群在分布地区高度分散,在海拔100-250米的范围内生活。是南非开普省卡鲁沙漠中部的特有种。仅出现在卡鲁中部季节性河流冲积平原的密集河岸灌丛中,生活在沙漠中。
喜欢流域内数量有限的植物和灌木,生长茂密的灌丛为该物种提供了充足的掩护。季节性河流退去,形成了它们筑巢所需的土壤类型。主要占据大片早期演替的高草地,当地称为“象草”。在旱季,大部分草地都会被烧毁,兔子会躲在不易被烧毁的沼泽地或靠近河岸的草丛中。
生活习性
南非山兔是独居和夜行动物。是少数在夜间最活跃的物种,白天休息。日间休息的洞穴深约25厘米。该物种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跳到一米高的地方,越过高高的灌木丛逃跑。它们会产生两种类型的粪便。在夜间活动时,兔子会产生坚硬的粪便,而在白天,粪便是软的,直接从肛门取出并吞咽。通过这种方式,南非山兔获得了由后肠细菌产生的维生素B,钙和磷等矿物质被回收利用。该物种是唯一一种雌性为幼崽准备地下洞穴的非洲兔子。它们的窝里铺满了草和毛皮。
该物种是典型的食草性动物,以卡鲁沙漠季节性河流沿岸的河岸植被为食。包括大约20种植物,但主要以甜根子草白茅,及喜盐植物猪毛菜枸杞子为食。
分布范围
南非山兔只分布在南非高原的一些地区,但这些地区都并非保护区。在弗雷泽堡(Fraserburg)、萨瑟兰(Sutherland)及西维多利亚(Victoria West)也有很小的群落。
该物种是南非中部卡鲁地区特有的。它与季节性河流边缘茂密、不连续的植被有关。它们是非洲唯一的土生土长的穴居兔,依靠河道沿线柔软而深厚的冲积土来建造稳定的繁殖站。在1930年代至1970年代期间,由于在其分布范围内的季节性河流冲积平原上进行农业扩张,大约40-60%的栖息地消失或破碎。
繁殖方式
南非山兔为一雄多雌制,雄性会和其领地范围内的所有雌性交配,交配季节在8月到翌年的5月份。南非山兔是唯一一种在地下生仔的非洲兔子,也是唯一为幼兔筑巢的物种之一。雌性会在洞穴中筑巢,洞穴内衬草和毛皮,并用泥土和树枝堵住。这个巢的直径为10-15厘米,长25厘米。它们的繁殖力非常低,雌性每年只会产下1-2只幼仔,重约40-50克。妊娠时间为35-36天。
兔仔出生时是盲视和无毛的,必须在地下洞穴中呆上几个星期。雌性会照顾幼仔,直到它们能自理长大离巢。人工饲养的寿命为5年。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3.1——极危(CR)。
种群现状
南非山兔的种群数量极少。1989年,在Victoria West的Klipgat农场发现了低密度的物种(0.06-0.17个体/公顷)。然而,这个样本代表的家庭范围太少而无法推断到总的物种数量水平。1989年,推测剩余的栖息地可能支持大约1,435只。然而,不同河流系统的密度可能差异很大。例如,Ongers河上仍有自然栖息地,但没有南非山兔居住的证据(Ahlmann等人,2000年)。因此,种群规模可能会小得多(Duthie等人,1989年)。
估计有12个亚种群,三个在南部种群中,九个在北部种群中。亚种群被防豺围栏和通过农业实践进行的严重土地改造相互隔离。据估计,所有这些亚群都包含不到50只成熟个体(8-46只成熟个体,基于每个河流系统的独立观察)。还有另外五个可能的历史亚群,以过去收集的五个独立博物馆标本为代表,但过去30年没有任何调查证实在这些地区有任何目击事件,因此这五个亚群被认为在当地已经灭绝。为了估计总种群规模,研究人员使用代表河流沿岸确认目击事件的调查数据来指示沿河流系统的个体亚群规模。对于物种数量规模估计,所有12个亚种群的目击总数为380只,总量估计为207只成年个体(假设70%为成体)。另一种估计是所有亚种群每1河流缓冲区的平均目击密度乘以总面积(AOO),即总共224只个体,或157只成年个体(Collins和Toit,2016年)。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3 16:34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