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城隍庙始建于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由州官王茂所建,亦名郡庙、邑庙。原在市区十字街州署东南侧,千年来屡加修饰,长盛不衰,是南通最具影响力的道教庙宇。1983年首批公布的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特征
1998年南通城隍庙迁建至市区濠东绿苑北首,保持原有的建筑格局,占地近十亩,全部为砖木结构,平房简瓦,古色古香,仪门、甬道、拜殿、大殿及财神殿、都天堂、东西两庑均按原样重建,并继建有山门、戏台、后宫、文昌阁、药王阁、吕祖阁、前后东西厢房、耳房、东西回廊等附属建筑。整体风格为粉墙黛瓦,黑白分明,新老建筑相得益彰,是目前南通市区仅存规模最大的一组道教历史建筑群。
历史价值
南通城隍庙不仅在南通道教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南通古方域格局中处于核心的位置,历史上曾是古通州最热闹的处所,地方官员、士庶平民,来此赶庙会、赏灯彩、搭台唱戏、求神拜忏……成为地方风俗集中展示窗口。如今南通城隍庙沿袭了历史风习,融道教文化和民俗文化于一身,是南通先贤留给我们的文化至宝。坐落于濠河之畔的南通城隍庙,以其古朴精美的建筑、风景秀丽的园林、庄严肃穆的殿宇成为5A级濠河风景区的一处重要景点;是人们旅游、休闲、感悟道教文化的理想场所;也是南通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
南通城隍庙以历史建筑为主体,其建筑、塑像、壁画、碑刻、匾额、楹联,汇聚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因而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