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运河上改道闸
海河流域南运河上改道控制枢纽
南运河上改道闸,俗称十一堡闸,位于天津市静海区十一堡村南运河上改道入子牙河交汇处。包括上改道节制闸、船闸。工程用途主要是行洪、城市供水、农业灌溉、船只航运。
工程背景
南运河,属海河水系,一般与上游二支统称漳卫南运河,卫河、漳河在徐万仓汇流,泄洪能力1500立方米/秒,自汇流口至山东省武城县四女寺称卫运河,河道全长157公里,设计行洪能力4000立方米/秒;四女寺至天津市静海县十一堡称南运河,河道全长309公里,四女寺至捷地闸段设计相机行洪流量为300立方米/秒,捷地闸至九宣闸河段设计流量120~140立方米/秒,经过漳卫新河、捷地减河、马厂减河分洪,到九宣闸至十一堡南运河河段设计流量30立方米/秒。
天津市境内的南运河段历史上本是于三岔河口与北运河同注入海河干流,三水相汇流处形成三岔河口,三岔河口在金钢桥以下。1951年,开挖独流减河,把南运河截断,对自独流镇正北至十一堡段南运河进行了上改道工程,上游改道全长2.115公里。将南运河改入子牙河,过独流减河河口后再通过下改道回归故道,入海河干流。由此,天津市南运河段自青县、静海县交界处始至静海县十一堡上改道闸止,河道长44公里属南运河下段,设计流量30立方米/秒。为调整河道纵坡,调节南运河水位,及维持大运河的正常航运,在十一堡修建了上改道节制闸、船闸。
工程概况
南运河上改道闸,包括上改道节制闸、船闸,位于天津市静海县十一堡村南运河上改道入子牙河交汇处。
节制闸系开敞型,胸墙式。设计流量50立方米/秒,闸上设计水位6.56米。闸孔共两孔,单孔高3.9米,宽6米,胸墙顶设计高程7.56米,闸底设计高程0.91米,闸门钢结构,闸门型式为直立平板钢闸门。电动启闭设备。消能型式采取三级跌水。
船闸单室矩形,宽16米,闸室长80米,闸孔净宽8米,闸门系人字形钢闸门,闸室底板高程-0.44米。
南运河上改道闸运用原则:当南运河九宣闸以下段下泄洪量30立方米/秒时,两岸应停止向南运河排水,上改道节制闸应充分泄流。船闸在通航期控制上游水位3.56米,便于通航。
工程建设
南运河上改道闸,设计单位水电部北京勘测设计院,施工单位天津市营造厂,1951年3月动工,同年11月竣工。节制闸工程量:土方4.3万立方米,石方0.35万立方米,混凝土0.32万立方米。主要材料:钢材51吨,水泥1032吨,木材783立方米。国家总投资:60万元。船闸工程量、投资、使用材料等均未单列。
工程效益
上改道闸,主要用途是行洪、城市供水、农业灌溉、船只航运。1970年代后因缺水航运中断。
1960年代起,为解决天津市严重缺水问题,曾通过南运河自黄河、卫河引水入津,史称“引黄济津”“引岳(卫河中游岳城水库)济津”。
1960年代,由王快水库、西大洋水库、横山岭水库,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岳城水库给天津供水以保证天津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
1972年首次从黄河引水,1973年利用河南省新乡人民胜利渠,途经卫河、卫运河、南运河引水至天津市九宣闸。
1981年,黄河引水接济天津市。河南省通过人民胜利渠向天津送水3.5亿立方米,山东省通过位山和潘庄两条输水线路送水3亿立方米。
1982年持续干旱,国务院决定再次引黄济津。
2003、2004年也曾实施引水。
引黄济津输水(包括引岳)共四条线路。
①人民胜利渠线:由河南省新乡人民胜利渠首起,经卫河、卫运河、南运河至天津市九宣闸,全长782公里。
②位临于渠线:由山东东阿县位山渠首起,经临清入卫运河、再经南运河至天津市九宣闸,全长496公里。
③潘庄干渠线:由山东齐河县潘庄渠首起至四女寺入南运河至天津九宣闸,全长393公里。
④漳河线:自岳城水库引水由漳河至徐万仓入卫河再经卫运河、南运河至天津九宣闸,全长533公里。
引黄引岳济津输入北大港水库、团泊洼水库、独流减河、海河输水线路,简称两引两库线路:
1.九宣闸、马厂减河、马圈闸、马圈引河、马圈进水闸自流入北大港水库,线路长36.3公里。
2.九宣闸、马厂减河、独流减河、姚塘子扬水站提水入北大港水库,线路长45公里。
3.南运河十一堡、独流减河低水闸、独流减河、姚塘子扬水站提水入北大港水库,线路长96.4公里。
4.南运河十一堡、独流减河低水闸、独流减河、管铺头扬水站提水入团泊洼水库,线路长67.4公里。
5.南运河十一堡、子牙河、市区金钢桥自流入海河干流,长80.5公里。
6.南运河十一堡、独流减河低水闸入独流减河长91.9公里。
7.九宣闸、马厂减河经南台尾闸入独流减河长40公里。
这些线路中,除通过马厂减河的线路外,均通过南运河上改道闸进入天津市。
管理体制
上改道闸建成后,成立“天津市上改道闸管理所”,上级主管部门天津市闸站管理总所。该闸管所于1992年汛后又兼管独流减河低水闸。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0-03-18 20:13
目录
概述
工程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