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辰乡(已撤销),隶属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东滨
石梁河水库,西部与西部山东省
临沭县接壤,东部和南部分别为本县的
石梁河镇和
横沟乡。
新沭河把全乡分为南北两部分,其中
朱范村位于
赣榆县欢墩镇境内,是
东海县唯一的境外
飞地。乡东南部有
磨山。
行政区划
地理交通
自然环境
本地区,
朱范村为冲击小平原。植被属
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南端,自然
落叶阔叶林为主,
杨树、
槐树、
刺槐、柳树为本地区常见乔木。动物以水生动物与家畜禽为主。
本地区矿产资源贫乏,主要有
新沭河及
石梁河水库淘出的黄沙,是优良的建筑材料。另外还有一定储量的
氟石,为生产水泥的重要原料。
自然人为灾害
本地区年均
降雨量约为920mm,属于半湿润地区,在春秋两季时常出现连续干旱的天气。历史上该乡所在地区作为沭河沿岸大型河谷地带,虽受自然降雨等气候因素影响,由于紧邻
沭河及沭河众多小支流的影响,基本上能做到旱涝保收。
近代以来由于
大跃进时期兴建的
石梁河水库,在秋季水库蓄水时,东部和北部经常产生规模性
涝灾,给淹没区和堤外低洼地带农作物生产造成严重打击。该乡共有水淹地3万多亩,超过农户名义上分得土地总额的50%,近年来水淹地上种植作物的情况已经基本绝迹。
交通
南辰北距
临沂机场50公里,南距
连云港白塔埠机场30公里,至县城26公里。南距
310国道8公里,北部
327国道横穿乡境,另离
东海县温泉旅游度假区约为10公里。
对于东海县而言,南辰总体来说地理位置较为闭塞,交通比较落后。自进入21世纪后交通状况有了巨大改善,初步建成村级公路网。在江苏省最大的撤渡建桥项目,投资3000万元的南辰大桥建成通车后,南辰南北两部分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规划中的衡山公路建成后可以使南辰去县城不再绕行山东。
另外,南辰本部的村级交通网并未与北部的赣榆县村级路网相联通,故而位于
赣榆境内的朱范仍无直接道路相通,雨季时仍须绕道山东境内。
经济
农业
南辰乡由于70年代江苏省建设
石梁河水库导致的土地淹没问题,人均耕地不足0.5亩,且多为丘陵砂土,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另外由于交通不便,经济长期落后,曾是
东海县乃至江苏省重点贫困乡镇之一。
工业
本乡工业基础极其薄弱,主要工业门类长期以来主要为建筑业。自2005年以来,该乡大力发展经济,引进外来投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乡财政从05年的不足百万至2008年突破一千万元,取得了显著的增长。2009年,经
东海县政府批准,南辰被升格为
东海经济开发区北区。
商业服务业
本地区由于工农业发展相对落后,以及地理位置偏僻,大大影响了本地商业及其他服务行业的发展。本地区商业仍以传统的集市贸易为主要主。传统集市贸易占本地区商业的绝大部分份额。
城镇建设
新农村建设
伴随着南辰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当地政府政策支持下,该地区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在本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有效利用公共资源,方便村民生活,在上级政府政策支持下,将原属一个大队的小南辰亦称南辰东村纳入了村新农村建设。
商业方面
考虑村镇美化等,该乡专门开辟了长达3000米的商业街,实现了生活和商业区域的有效区分,区域微观经济活跃,商业集中优势和效益日益显现。
该乡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考虑本地居民的休闲养生,建设了南辰广场。
由于南辰后天的临湖优势,海陵湖十三万亩的水面,为南辰未来的发展添加了可观的助力。
发展规化
在县政府大力支持下,随着南辰经济的蓬勃发展,南辰人逐渐认识到科学发展,高起点及早期规划对于本地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性,经过向本省先进的设计规划机构的咨询,对于本地长期发展进行了科学规划.
由无锡规划设计院提出的“一核四区”的规划理念得到了专家认可。“一核”就是海陵湖生态核;“四区”就是工业集中区、综合服务区、商务新区和生态旅游区。按照“一核四区”的总体要求,把北区打造成为“城乡统筹的试点区、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海陵湖畔的南辰新城”。
科教文卫
南辰中学在
东海县农村中学中占有重要一席,该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全县曾经发起过学习南辰中学精神的活动。“走读书报国路,做奋进南辰人。”的勉联安置在教师办公楼上,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南辰人。
南辰中心小学的教学楼是由日本驻上海领事馆、美国菲尼克斯集团先后捐建。南辰中学教学楼是由江苏省政府、丹阳市政府、以及一些社会团体捐建。南辰医院是由台湾企业家、慈善家谢政达先生创办的慈心
慈善基金会出部分资金捐建。
南辰乡曾是革命老区,山东
滨海军区的总部驻地(南辰乡朱范村)。1942年
刘少奇、
陈士榘、谷牧、
罗荣桓等老一辈
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该乡西朱范村居住近半年,很多人由此进入了革命的队伍。这是南辰人民为革命胜利作出的微薄贡献。
人口语言
人口1.9万人(2009年),其中汉族占人口的99.9%以上。
历史沿革
该乡原属山东省
临沭县,1971年经国务院批准,划为江苏省
东海县。
1973年前该乡属我县的石粱河乡代管,
1973年至1976年成立中共石粱河库区移民办事处,隶属中共东海县委管辖,
1979年升格为乡局级单位。
1980年更名为南辰公社。
1983年更名为南辰乡。
2013年,南辰乡并入
石梁镇,从初设到废置,共40年。
历史名人
郑亦桥
1901—1977,原名继玄,别名百坤,
东海县南辰乡郑村人。
郑亦桥出身书香世家,先后在山东省立
临沂第五中学、济南私立美术专科学校、
上海美专读书。 民国27年秋,得知八路军
115师东进支队到达临沂西部,便西去会见东进支队负责人。支队领导委派他为联络员,回家乡做部城、赣榆两县和朱爱周的统战工作。朱下决心抗日,并派侄子朱明远随郑亦桥去会见东进支队领导人。
民国30年5月,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把争取地方土匪武装高振东任务交给郑亦桥父子。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高振东开展“攻心战”,加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日益强大,对高形成压力。5月,高振东所属武装改建为抗敌自卫军独立团,郑亦桥任团长,高振东任副团长。高振东被收编,轰动了海赣沐。为了筹备军炯,郑亦桥毅然卖掉30亩良田。
民国32年,自卫军
独立团500余名战土、400多枝枪、200多匹马,编入
滨海军区四、六两团。自卫军独立团改编后,
郑亦桥任滨海军区参议、
华东军区参议室高级参议。民国37年,由华东军区转业到山东省文协任理事。至1952年,历任
山东省图书馆筹委会主任、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1954年至1957年,在济南园林处工作。1959年至1963年,任
济南市博物馆第一副馆长。从1963年起,连续被推荐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第三、四届委员,参加文史资料研究小组兼文教组组长。在省图书馆任职期间,冒着敌机空袭抢救了2万多册明清版本书籍;在园林处工作时、为整治修复济南名胜古迹作出贡献。1964年,编写出版了《山东省名胜古迹——济南》。
王得胜
字捷三,清道光六年(1826年)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出生于山东兰山
朱范村(今江苏
东海县南辰乡朱范村)一个贫苦人家。此时其父王年已逝,初,其母王袁氏以替别人浆洗缝补和当奶妈勉强维持生计,随着王得胜渐渐长大,王袁氏不堪其累,又孤儿寡母常遭乡人白眼,遂将其托海州本家族人照料。年轻时王得胜喜舞枪弄棒兼以帮人打工谋生,从小就长就了一副好身板,练就了一双好拳脚。成年后即回老家朱范村娶妻生子。咸丰七年(1857年)入
海州守备府干些
杂役,因力大威猛且干练,得守备秦怀杨青睐,举荐其投奔
江南大营,屡建战功,获受六品功牌。
咸丰十年(1860年)九月,捻军进入赣榆,时值王德胜在赣榆协防组织
团练,他把一些乡丁找来,到处散布说捻军是茹毛饮血红毛绿眼的食人恶魔,人们信以为真,家家关门,夜夜闭户,商铺打烊,有钱人员走他乡,王德胜便以坚壁清野为名,收罗各商号财物堆于城西关帝庙中,捻军走后,他将大批货物据为己有,以此,雇工出身的王德胜得以大发横财,从此并混子变成了大财主。当时青口有个秀才叫余永琳,与王德胜有同师之谊,看不惯王的作为,逢人便说:“贼为梳,官为蓖”。影射王德胜搜刮民脂民膏发国难财比贼还严密。
同治五年(1867年)白莲教在山东起事,搅得州府不宁,县乡不安,李鸿章命提督
陈国瑞数次清剿均无功而返。后王德胜受命协同陈国瑞攻打白莲教池,交战中其身中数刀,多处负伤,仍于百万军中首刃白莲教主首级。此一役奠定了王德胜在清军中的地位,又得以加官进爵,获受四品功牌。转眼到了同治六年(1868年)在协同
刘铭传剿捻中,生擒
捻军主帅
赖文光。同年,这位曾是
僧格林沁一战毙命,让老夫子曾国藩、淮军大帅两江总督李鸿章威风扫地的捻军将领被押至扬州处决。消息传至京城,慈禧及
同治帝兴奋不已,御赐王德胜“志勇
巴图鲁”(意即勇士)称号,以总兵记名简放。十六年后,光绪九年(1884年)补授
从一品,任职江西
南赣镇总兵,,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授
正一品山西河州镇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