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河
海河流域永定河支流洋河的支流
南洋河,古名雁门水,《明史·地理志》称“天城卫北有南洋河,古雁门水也”。因是洋河南支流,故名南洋河。海河流域永定河支流洋河的支流。流域地跨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河北省三大省(区),流域面积3904平方公里,河长134公里。发源于阳高县下深井乡丰捻山村,自西南向东北流经阳高、天镇,至连家湾镇永嘉堡村出省境进入河北省境内,最后于怀安县柴沟堡镇第十屯村汇入洋河。
形成变迁
南洋河古名雁门水、阳门水。上游为白登河和黑水河。白登河发源于山西省阳高县南部丰稔山;黑水河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县境。两水在山西省天镇县刘家庄汇合后始称南洋河(1976年以人工将黑水河改道,两水汇合点改在天镇县小辛庄)。向东北流贯天镇县入河北省怀安县境,后注入洋河。因是洋河南支流,故名。
干流概况
南洋河是洋河一级支流,流域地跨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河北省三大省(区),流域面积3904平方公里(其中,大同境内(即山西境内)流域面积2412.8平方公里(一说2427平方公里),两源汇合口以下流域2607平方公里);河长134公里(其中,两源汇合口以下长91公里)。
《水经注》载:“雁门水出自山西雁门山,在阳原县西北塞外,东南流自车石沟口入边。经阳高县之十里河、肖家屯,有白登河汇入,又东流经天镇县之镇门堡、瓦窑堡,至永嘉堡南,自河头至此二百余里。又东流入南洋河口。”
天镇县以上有两支:北源黑水河发源内蒙古丰镇市盘阳山;南源白登河源于阳高县丰稔山。二支流汇于刘家庄村东(1976年以人工将黑水河改道,两水汇合点改在天镇县小辛庄),始称南洋河。除《雁北地区志》,多个文献皆以白登河为正源。以白登河为正源,南洋河发源于山西省阳高县下深井乡丰捻山村(阳高县贾庄),自西南向东北流经阳高、天镇,至连家湾镇永嘉堡村出省境进入河北省境内,最后于怀安县柴沟堡镇第十屯村(会河口)汇入洋河。
天镇县境内,二支流汇于刘家庄村东(1976年以人工将黑水河改道,两水汇合点改在天镇县小辛庄),始称南洋河。径流向东北经一畔庄南、县治北,至福禄山北麓,至温家窑村南,折向东流经永嘉堡南,又东流2里入河北省怀安县境。境内长39.6公里,流域面积839平方公里,高差87米,纵坡4.3/1000。
怀安县境内,南洋河由西南李信屯村入境。东流历两山间经李信屯,又东北流,经田家庄、黄榆沟、西湾堡、张家场、水闸屯,更名石咀河。至南河台铺之东北出山,又东北流经李家窑西至会河口与东洋河、西洋河汇合。南洋河自入口至此行山中50公里,出山又行10公里。怀安县境内流程27公里;平均河宽400米,流域面积345平方公里。
水文特征
南洋河属长流河。该河流清泉水比重较小,补给源以暴雨洪水为主。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也不均匀,主要集中于雨季。清水流量1.64立方米/秒。1956年至1984年平均清水径流量0.2395亿立方米。河水PH值8.1,总硬度11.4,水型为碳酸钙型。最高年径流量0.4790亿立方米(1959年),最低年径流量0.0774亿立方米(1972年)。平水期径流量0.2180亿立方米,枯水年径流量0.1556亿立方米。年均输砂率127公斤/秒,输砂量388万吨。1951年至1960年、1975年至1984年两个十年均径流量下降43%。1987年5月枯水季实测,清水流量326公升/秒(合0.326立方米/秒)。一说径流量1.64立方米/秒,河床宽100米。洪水流量为100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423立方米/秒。
主要支流
山西境内主要支流有下深井河、朱家窑头河、上泉河、黄水河、黑水河、吾其河、北虎沟、镇大沟、七墩沟、三沙河、贾家屯河、陆家窑沟、朱家沙沟、李信屯河等。
白登河,古称敦水。发源于阳高县下深井、朱家窑头丘陵上。源头有三个,一在朱家窑头乡的西北,由鹅峰涧、柳沟、朱家窑头的沟岔汇水河儿屯南,因此河儿屯原名河儿头,向东入白登河;一在马官屯村北、汇荒坡承压泉水向东入白登河;一在丰稔山、东水头,经东西坨间,过贾峰入白登河。三流汇合向北,至金家庄村折向东流,经狮子屯、北徐屯乡之间入天镇县南洋河。全长64.7公里,流域面积629平方公里。天镇县境内流长18公里,流域面积240公里。 阳高县境内长33.5公里。为间歇性河流。由于上游拦蓄,清水流量,丰水期0.39立方米/秒(一说0.9立方米/秒,枯水期0.41立方米/秒)。最大洪水流量217立方米/秒(一说270立方米/秒)。河道向源侵蚀现象严重,最宽处100多米,最窄处30米。流域面积389.6平方公里,包括朱家窑头、张官屯、王官屯、大白登、狮子屯五个乡镇的全部或大部;城关、潘寺的一部分及大同县聚乐镇的一部分。流域内有大小沟壑支流40多条。为黄土丘陵水土流失严重区,河水含泥量大,随带矿化物高,水质碱度一般为1~2克/升,潘屯、罗屯一带高达7~8克/升。该河本为阳高盆地的主要排泄河道,却因在天镇境受地形高之阻,排泄不畅,使狮子屯、北徐屯一带积水留碱,成为盐碱滩。河两岸多生长有酸棘。
吾其河,发源于黑龙洞山前天镇县境内的于家窑、盆儿井一带,先东后西流入阳高下吾其村南的深沟内,至村西南折向北流,经潘寺、后营之间,入狮子屯乡吴家河村北,汇于白登河。流长约24公里。为永定河三级支流,下游属间歇性河,常年清水流量47万立方米左右,约0.02立方米/秒。流域面积177.1平方公里,包括后营、狮子屯全部,潘寺、大白登一部分,有14条大、小沟壑,分布于黄土丘陵坡上,洪水含泥沙量大,最大洪流量40立方米/秒。
黄水河,发源于本县采凉山北麓的左家窑和内蒙古的大盘梁山。左家窑源头集各承压泉水由南向北流,于廿六村南折向东流,汇大盘山南麓之水顺山谷直至张小村北的开山口,向东南倾斜平原而下,经县城东北段被称为洋顿河,东南流,原在柳家泉村汇入白登河,现因滩改工程改变流向,由城东顺北六干渠,到八里台村东向南到大白登东北入白登河。全长26.5公里。为永定河三级支流,间歇性河流。河道一般宽150米,窄处40米。清水流量,丰水期0.2立方米/秒,枯水期0.15立方米/秒。1989年6月3日实测为0.3立方米/秒,年清水总量630万立方米。水质良好,最大洪流量150立方米/秒。流域面积186平方公里,包括长城乡全部,内蒙古大营盘乡一部,孙仁堡、城关、北徐屯一部。开山口以上峡谷两侧多沟壑,大南沟、庞窑沟为主要溪流。因雨后群沟冲刷黄土汇流,得名黄水河。坡陡流急,洪水短促。
黑水河,古称雁门水,后被称作洋河。近代名十里河。发源于内蒙古丰镇县旗杆梁村和天兰窑子村两地。在30公里长的山峡间绕行南下,沿途土质为山地黑钙土,每遇山洪,河水含肥黑的泥沙,故金代有墨谷之称。黑水因此得名。其水由猴儿山与虎儿山间的葫芦峪进入守口堡,继续南下,由太师庄村中间折向东流,过谢家屯南,在孤山村西南折向东南,此间俗名柳林河,由柳林西进入马庄、北徐屯东至天镇境入南洋河。全长73.6公里,境内长23公里。为永定河三级支流,间歇性河流。上游常年有清水,1989年5月实测,流量1068.12万立方米/年。一般清水流量,丰水期0.5立方米/秒,枯水期0.4立方米/秒。1979年6月3日实测为0.6立方米/秒。河宽140~200米,高差745米。纵坡在守口堡以上达40~60分之一,以下渐缓。因山深坡陡,含沙量最高达30%。流域面积414.6平方公里,属本县境内363.4平方公里,包括孙仁堡、罗文皂、太平堡全部,城关、北徐屯一部。沿途较大支流有21条。因上游气候寒冷,所以积冰量大,消冰水多,春季最大消冰水达0.69立方米/秒,宜于春汇土地。利用落差,在守口堡村建有水电站,发电量约25万度/年。
三道边河,发源于自家营乡黄石崖山南麓,向南至小沙沟出境,进入山西省阳高县境内,注入南洋河支流黑水河。境内全长9公里,流域面积75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宽度5.77米,河网密度0.53公里/平方公里。有支流9条,总长度81公里。
三沙河,古称惠水。境内南洋河最大支流,发源摩天岭西麓。由东沙河、南沙河、北沙河三条溪流在张辛窑村南汇流,称三沙河。径流西北至上吾其村东侧入南洋河。全长35公里,流域面积309平方公里,纵坡13.3/1000。多年清水枯水期最小流量0.1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530.9万立方米,流速0.4至0.5米/秒。枯水年径流量473万立方米。
柳林河,又称黑水河,为客水。发源丰镇县旗杆梁村及大芜窑两处,为南洋河支流之一。由小辛庄村西入境。原在刘家庄村东汇人白登河。1976年人工改道,在小辛庄村东注人白登河,称南洋河。全长73.6公里,流域面积656公里。境内流长9公里,流域面积80公里,纵坡5/1000,多年清水流量0.4立方米/秒,流速0.6米/秒,消融冰水最大流量0.69立方米/秒。洪水期最大流量170立方米/秒。
朱家沙沟,清《天镇县志》称张家河。源于溜冰台北麓,流经东盘道村东南,向北流过上营村东,哗然又北,渐伏流至张西河村东复出,汇黑龙泉水北下,穿朱家沟村,又北,由新堡湾村东注入南洋河。流长21公里,流域面积90平方公里,清水流量为0.12立方米/秒,融冰水最大有0.4立方米/秒。
治理开发
灌溉工程
清咸丰年间,织锦庄人杨慧,组织开山口渠工程,从张小村东北黄水河上引水灌地,并在今富贵村西淤地。因没有固坝材料和限水装置,于同治六年(1867)初夏,一场洪水全毁,杨家因此破产。后又有人联合西园四个村共同开渠淤地。根据各村投入情况将垒起的六排地框分于龙泉寺3排,景家庙两排,富贵、兴隆巷两村1排(后人称之为西园六大排)。4村各推选承办人,共同制定使水公约,刻于石碑之上,以便世代遵循。
民国初年,民办水利公司之风大盛。6年,由绅士牵头,在杨家堡村西开渠引黑水河水,经马家庄到北徐屯,取名和顺渠,长3.5公里,可灌地1400亩。9年,由张公谱出面,与其校长尹依仁(---人均在大同省立第三师范供职)合资,请阳曲县袁根山等六人,选择夏家场村北,利用铁路桥涵洞,引黑水河水,开清洪水渠一条,取名和济渠。渠经沙河台、姚庄、王庄,到南徐屯。到民国二十二年已修通16.4公里,工程计划到二十五年完成,能灌地3万亩。可未等工峻,上游沙河台人嫌渠长本村用水机会少出面争水,竟在渠中打坝,只好停工。这两条渠因军阀战争频繁,富绅避走,百姓逃亡,工程失修而成废渠。
中部,民国二十二年,砖井大地主孙焕受各地办水利的影响,出面在白登河上游的常安堡办起水利公司。雇佣劳力在河儿屯东北挖一进水口,在半坡村东北挖一进水口,引这两条支流的水淤灌常安堡北、河儿屯东北的大片荒滩。然后在北部挖出三条退水渠,将水退入白登河西支流中。干渠长6.5公里,支渠长1公里左右,受益面积达9700亩。正当工程初有眉目时,董家庄人董谋,纠集群众,以孙焕无偿占用土地为由,阻拦施工,发生械斗,打死王成,引起诉讼而停工。
新中国成立初,本县于1950年在水利局长钱丰的主持下,仍请袁根山出面,组织原和济渠受益村修复疏通该渠,使灌溉面积恢复到万余亩,并改渠名为德合渠。1951年,恢复原和顺渠,增开大渠,引洪淤灌东至纪家庄的5000多亩地,改名为义合渠。二渠修复后,组成联合管理委员会,受益村各出一人,共同管理使用,遂将这一工程取名为德义联合渠,同年在东关至柳家泉新开联合渠,1953年又在纪家庄到南徐屯间开东联合渠。
黄水河上,南岸的四个村选富贵村赵文彩负责管理,统一使水。将各入水口,渠道加以修复。
中部原孙焕水利工程50年代初栽了大片林,渠道只在半坡短矩离使用。同期,在东双寨村东南开新民渠一条。
1950年代末,全县大办水利,逐步建成黄黑水河自流灌区。黄黑水河灌区渠是本县工程最大、受益最大的自流灌区。工程复盖城关、孙仁堡两乡镇20个村。历史上,两河沿岸受益的土地只有1.6万亩,占可受益面积6万亩的26%左右,新中国以来,连续治理,使水浇地扩大到3.5万余亩。但黄水河流域地多水缺,黑水河流域地少水余,均难扩大灌溉。人民公社化后,县委、县人委提出“黑水黄用”的构想。经调查研究,很快作出综合治理黄黑水河的规划。1959年,从守口堡水库坝址引水,顺西山坡开出一条长4.1公里的浆砌大干渠,直通张小村西北;从太师庄村后引水,挖联益联,使孙仁堡以北8000亩坡地最少保春浇一次。1964年,接大干渠筑遂洞150多米,将水穿黄水河底引入黄水河二干渠。浇张小村、胡窑、花窑4000亩地。黄水河一干渠起于张小村,顺西山坡6公里到义合,原设计在旦山梁下凿280米隧道,引黄水河洪水浇地上万亩,并引入阳高盆地,洪淤改碱。因施工中发现引水困难,只好增设瓦窑沟水库工程。蓄水11万方,设闸3孔,缓洪蓄清后弓}入隧道,经一千渠浇地。1967年,在新孙仁堡村南的黑水河上建分水闸,把黑水河水通过马槽沟暗洞和黄水河底涵洞引入黄水河三干渠。浇景家庙、兴隆巷、小李官屯间的5000亩洼地。这样一来,黄、黑水河主体工程配套,两河相济,成为一个整体。整个工程,到1975年基本完成,共开挖大干渠7条,支渠68条,总长65公里。修建缓洪塘库1座,筑桥梁、涵洞、隧洞、渡槽、闸门、跌水等建筑233座。动土石54万方,使用人工86万个。国家投资65万元。
朝阳渠,1973年开通。由上湾村西引南洋河水,沿畔东下、至下湾村东,长4.7公里。灌溉面积2000亩o1975年涵洞淤塞滞废。上湾、下湾只用部分渠段。
孤峰山水库灌渠,从1958年始,逐年浚新疏旧,共有干渠7条,长40.9公里;支渠16条,长34.9公里;农渠66条,长72.2公里。渠道建筑物710座,主要渠道有东西干渠。东干渠在三沙河东,经杨家屯至唐八里、至滹沱店村南。渠底宽2.4米、深2米,设计流量15立方米/秒,可灌田5.2万亩。此渠干渠长885米,下分三条支渠长18890米,一直未配套受益。西干渠,在三沙河西,沿孤峰山麓西绕,经南河堡、顾家湾村南、至康小屯村南,渠底宽8米、深2米,设计流量4立方米/秒,灌溉面积4.8万亩。此渠有干渠长2269米,下分一支渠长10780米,二支渠长8050米。近年实有灌溉面积锐减。
水库工程
孤峰山水库,地址在孤峰山东麓、三沙河起首。1958年10月开工。1960年2月截流,1961年7月22日竣工,为中型水库。国家投资424.14万元,平调款100万元,迁移费14.06万元。有大坝、泄洪洞,东西输水涵洞,溢洪道五部工程组成。主坝为粘土斜墙碾压式土坝,长507米、高25.2米、顶宽6.2米。副坝长80米、高5米。溢洪道进口宽50米,最大泄洪量每秒660立方米。泄洪洞长66.7米,洞身直径3.3米,设计泄洪量每秒131立方米。东输水涵洞进口底比坝底高9米,洞身长92.7米,内直径1.5米,设计最大泄洪量每秒19.7立方米;西输水涵洞进口底比主坝底高5.8米,洞身长118米,内直径1米,设计最大泄量每秒6.6立方米。库区控制流域面积291.2平方公里,设计总库容2380万立方米,年调节为233.1万立方米,防洪库容580万立方米,重复利用库容233.1万立方米,死库容1478万立方米。淤积年限15年。水库多年平均迳流量为1117.9万立方米,年输砂量为135万立方米,控制灌溉区耕地10.08万亩,配套面积4.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75万亩。有5个乡镇,27个村庄受益o1976年泥沙淤积1576立方米,占总库容的66.2%,被迫空库渡汛。同年,增建冲沙泄洪洞。又经10年对水库兴建、维修,但收效未尽如人意。1986年、1987年投资56万元,对大坝维修,5年平均灌溉1.35万亩。
张小村水库,在阳高县黄水河上,建于1973年11月,集水面积10.0平方公里,库容2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900亩。
东关水库,在黄阳高县水河上,建于1958年12月,集水面积20.0平方公里,库容2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900亩。
潘寺前沟水库,在阳高县吾其河上,建于1972年5月,集水面积1.3平方公里,库容36万立方米,灌溉面积800亩。
赵家寨水库,在阳高县吾其河上,建于1965年4月,集水面积3.0平方公里,库容1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1亩。
上富寨水库,在阳高县白登河上,建于1972年9月,集水面积1.5平方公里,库容36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000亩。
两家营水库,在阳高县白登河上,建于1968年8月,集水面积3.0平方公里,库容2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000亩。
柳沟(一)水库,在阳高县白登河上,建于1969年9月,集水面积2.0平方公里,库容1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00亩。
柳沟(二)水库,在阳高县白登河上,建于1975年5月,集水面积8.3平方公里,库容66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000亩。
丰稔山(一)水库,在阳高县白登河上,建于1970年9月,集水面积6.3平方公里,库容47万立方米,灌溉面积800亩。
丰稔山(二)水库,在阳高县白登河上,建于1974年9月,集水面积9.0平方公里,库容43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2亩。
砖井水库,在阳高县白登河上,建于1975年7月,集水面积6.3平方公里,库容42万立方米,灌溉面积800亩。
东水头水库,在阳高县白登河上,建于1972年10月,集水面积14.0平方公里,库容38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000亩。
孙家堆水库,在阳高县白登河上,建于1972年10月,集水面积2。0平方公里,库容52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000亩。
水电工程
孙仁堡发电站,1977年孙仁堡公社在守口堡村东南黑水河上利用70年代初开辟猴儿山引水工程办水电站。经多年边施工改造,边试验运行,于1985年正式投入发电。装机125千瓦发电机两台,设计年发电量135万度。因该河冬季结冰断流,发电站只能在春末至初冬生产,常年利用时数只有800小时,同年与大同电网并联。1986年发电30万度,1987年14万度,1988年为40万度,1989年31万度,1990年48万度。
河道治理
南洋河综合治理工程天镇县城段总长3.9公里,划分为13个标段,完成南洋河县城段综合治理工程已完成河道清淤、防洪堤填筑、中隔堤回填等土方工程66.67万立方米;完成泄洪导流渠堤坝砌石2.34万立方米,生态铝丝笼绑扎16.55万平方米,土工布铺设3.19万平方米;备石料6.17万立方米;备生态笼网25万平方米;水利部分三条大堤中堤全部贯通。
参考资料
山西日报:天镇投资2.98亿元治理南洋河.山西日报/山西水利网.2010\u5e748\u67082\u65e5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9 17:37
目录
概述
形成变迁
干流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