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池子大街明清时都是皇城内东南隅的街道。清代开始被称为南长街,又称东华门外南街,有内务府属库房、衙署。民国初年,南池子大街才与东长安街连通,并开始有普通平民陆续进入这里居住。
明清皆为皇城内东南隅的街道。街东之地俗称小南城,又称东苑,有重华宫、崇质殿。景泰年间,英宗废居于此。清代称南长街,又称东华门外南街,俗称南池子,有内务府属库房、衙署。
始建于明代,原名为皇城东苑,又名“小南城”,占地近10000平方米,是太子居住的地方。清初为摄政王多尔衮的府邸,乾隆20年(1755年)重新修葺扩建,后乾隆赐名普渡寺,这也是历史上最后一次修建,距今已有247年。普渡寺建筑非常独特:建在高台之上,而且窗棂低矮。古建专家介绍,这样典型的满族风格文物建筑在北京就这一处。
1917年,军阀
张勋复辟失败后,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导致了南池子地区以质量低劣、杂乱无章的大杂院为主的风貌特点。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当地居住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受财力所限,南池子地区的居住条件进一步恶劣。
2000年底,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查和广泛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将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修缮改建作为全市的试点工程,由东城区政府具体负责实施。截止到2003年,南池子修缮改建工程即将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