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彬
电影编剧导演作家
王红彬,男,彝族,1964年4月28日出生于云南省永仁县金沙江畔。17岁考入云南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现为云南民族大学),21岁大学毕业,分配到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工作,25岁出版第一部诗集《初恋的红峡谷》,该诗集1992年获第四届(1988--1991年度)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评奖优秀诗集奖(现为“骏马奖”),29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人物简介
王红彬,1964年生于云南永仁。1981年到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任编辑18年,2003年调入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现为该院影视中心主任,国家一级电影文学编辑(教授级)。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系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云南省影视审查委员会委员,昆明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电影家协会理事,云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云南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文学方面,大学时代,曾与李骞等同学共同创办野草文学社,任社长。1983年在云南日报副刊发表处女作诗歌《金色的早晨》。后陆续在《滇池》、《边疆文学》、《广州日报》、《香港文艺》、《飞天》、《星星》、《民族文学》、《诗刊》等二十多家刊物上发表诗歌、散文、评论、小说等作品六百余件,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小说五十余万字,评论、研究等四十余篇近二十万字。独自出版著作9部。
影视方面,担任云南省影视审查委员会委员、昆明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曾在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从事故事片编辑18年。担任故事片电影《云之路》编剧,电影文学剧本《大洋芋的春天》获全国第三届少年儿童电影剧本征集优秀奖。编剧或导演《陶韵》《会吼叫的铜案》《洋娃娃》《天籁》《一千零一块傣锦》《鱼之味》《“崴”的田园诗》《追星苴却砚》《绣春》等十余部微电影,担任网络大电影《方山谣》导演。在《中国作家》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电影文学剧本《燕归拉巴》《基诺英雄》等多部。担任导演的微电影《赛装舞男》2017年12月获昆明金孔雀电影周“优秀影片”奖;担任艺术总监微电影《洋娃娃》获第六届亚洲微电影节“好作品奖”。系《云南省志·文学艺术志》“电影”章节撰稿人。任云南省文化厅《文化惠民·乡村数字影像库》23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总撰稿。
戏剧方面,担任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戏剧创作研究室主任,云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编剧作品有大型跨界融合舞台剧《古滇遗珠》。著有专著《梨园花开马缨红——彝剧》、非遗传承人传记《百草之岭——李茂荣传》《彝剧之王——杨森传》。担任《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剧生态研究》《云南彝剧发展史》等课题负责人。
人物特点
王红彬的创作,在诗歌、电影、散文、戏剧方面。
王红彬从农村考上大学,到昆明上大学,从此走上文学道路。在从事故事片电影编辑和故事片编剧的同时,早期主要从事诗歌写作。后兼顾散文。他的诗歌创作主要活跃于21世纪八、九十年代,其诗质朴、清新,情感真挚,想象丰富,有着较为浓郁的民族特点和乡土气息。散文继承了诗歌的特点,被诗人晓雪誉之为“诗人的散文”,主要抒写云南故事,家长里短,风景名胜,尤其是对其生长的那一片乡土,倾注了深厚的情感。
个人荣誉
1993年诗集《初恋的红峡谷》获第四届少数民族文学奖骏马奖”。
《老桥》,获《民族文学》1991年度“优秀作品奖”;
《无题》,获《大西南文学》(现《边疆文学》)1989年少数民族诗歌奖;
《永久桥与永桥酒》,获《云南日报》1993年度 “首届云南日报文学奖”;
家庭教育专著《轻松做家长》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2011年6月第二次印刷,被云南省农家书屋建设领导小组列为“新农家书系”。
作品收入《全国大学生诗歌选》、《全国大学生游记选》、《中国少数民族经典文库》(诗歌)《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散文卷)等选本。
1989年11月20日加入云南省作家协会
1994年被选为云南省作家协会民族文学委员会委员,其创作被《云南省志·当代文学志》、《中国作家大辞典》收录介绍。
云南电视台卫视曾在其文化名人栏目《东方峡谷·文化时间》对其人其作做专题采访报道。
社会活动
2013年11月18日至22日,参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云南省人民政主办的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第二届亚洲文化论坛”,应邀担任嘉宾,在大会作题为《如何保持少数民族文化个性》的发言。
1981年——2003年一直在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文学部担任故事片电影编辑,2004年调入云南省文化厅下属事业单位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云南传统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有:电影撰稿《魂铸南疆》,17集专题片《文化惠民·乡村数字影像库》,故事片——《云之路》(根据同名小说《艰涩的口香糖》改编)。
诗集《初恋的红峡谷》、《中国情人》、《情岸》。
散文集《雪落高原》、《一条河的怀念》、《山林女妖——奕车姑娘》。
商业人物传记《感恩秦杰》。
家庭教育专著《轻松做家长》。
市场商业策划《轻松开店》。
电影论文集《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与人合著)。
故事片电影文学剧本《永仁之恋》《爱的不等式》《高黎贡山之恋》《燕归拉巴》《基诺英雄》《彝山一枝花》《县长的口香糖》;网络电影《方山谣》。
诗词曲赋
《秋声》、《迎接秋天》、《有雨的日子》、《看见小河》、《高原湖》、《小潭》、《又见夕阳》、《杜鹃》、《五月书笺》、《芒市》、《山恋》、《老桥》、《南高原》、《难忘竹楼》、《逝去的夕阳》、《我的建筑和你的爱情》、《我是彝族人》、《别情》、《峡谷》、《独家村的女人》
散文随笔
《故园山水》、《怀念树豆》、《永桥酒与永久桥》、《永远的方山》、《种了一辈子菜的母亲》、《古道春早》、《麻园村附近的风景》、《江边听月》
文化论文
滇剧的传承与发展——以新编现代滇剧《铁血流芳》为例
百年风雨铸辉煌——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暨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巡礼
云南少数民族酒文化探秘
对外开放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安全问题
创作经历
从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陆续在《滇池》、《边疆文学》、《广州日报》、《香港文艺》、《飞天》、《星星》、《民族文学》、《诗刊》等二十多家刊物上发表诗歌、散文、评论、小说等作品六百余件。
出版诗集《情岸》(2004年9月中国文联出版社)、散文集《雪落高原》(2003年10月中国文联出版社)、长卷文化散文集《山林女妖·奕车姑娘》(2006年11月宁夏人民出版社)、《一条河的怀念》(2013年9月云南人民出版社)等著作9部,其中,诗集《初恋的红峡谷》(1989年12月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获中国作家协会、国家民委 “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即国家“骏马奖”)。
自我评价
本人一生酷爱影视艺术及文学创作,喜欢读书但不喜欢读死书。在我涉猎的阅读门类中,有心理学,比如弗洛亦德《梦的解析》;有中国古代文化,比如《易经》、《颜氏家训》等等。读书之余,尤喜漫游祖国大好河山。云南是一片创作的沃土,也是一片艺术的秘境,多年来,除了拍电影、电视,工作之余,我几乎走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这些迷人的风土人情给我不少灵感,记得还在大学三年级,我和一个酷爱诗歌的朋友就疯跑到瑞丽边境,白天胡乱钻到傣族人家聊天,晚上悄悄越过国境线,跑到缅甸人家游玩。记得那时侯总是激情高涨,激动的时候,一个人蹲在墙角,掏出一本笔记本就在上面乱画……后来觉得诗意的青春远去,渐渐便与诗歌疏远,于是便移情别恋,爱上了需要更多思考与理性的散文。2002年出版了散文集《雪落高原》。再然后发力电影编剧、导演,先担任电影文学编剧,创作近十部电影文学剧本,拍了《陶韵》等十余部微电影,均担任导演。
现在除了文学创作,担任大电影、网络电影、微电影的编剧和导演,同时兼顾戏剧创作和研究。
人物评价
想当年,风华正茂,校园斗室之内,每日笔耕不辍。处女作《金色的早晨》刊发于1983年《云南日报》第四版,以后,陆续在《金沙江文艺》、《滇池》、《边疆文学》、《民族工作》、《飞天》、《星星》、《民族文学》、《诗刊》、《广州日报》、《春城晚报》、《香港文艺》等二十余家刊物发表新闻、通讯、报告文学、诗歌、散文、评论、报告文学、小说等作品六百余件。并有若干作品被收入全国各种有影响的著作选集.独立出版著作9部。
有人这样这样评价王红彬:“一个见异思迁的诗人,一个水性杨花的文人,今天作诗,明天写散文,后天拍电影,再过一天又跑去做学问搞研究,朝秦暮楚、朝三暮四,令人奇怪的是,这样的一个家伙居然创作长盛不衰,非常非常受到读者的喜爱和眷顾,将时尚与古今融为一炉,他是创作上的“超女”吗?为何总是有那么多人追捧?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作品评论
晓雪:诗人的散文
从滇西北荒凉、偏僻而又贫穷、落后的山村里走出来的彝族青年诗人王红彬,从小体验到生活的困苦、艰难,因而发奋读书,立志要为自己的故乡和民族争一口气。早在大学时代他就和同学们一起创建了“野草文学社”,被选为社长。并开始陆续在《滇池》、《民族文学》、《星星》等刊物上发表诗作。二十岁出头,便先后出版了两部诗集:《初恋的红峡谷》和《中国情人》。他的处女诗集中那些清新明丽、纯净自然而又不落俗套、别开生面的诗,写故乡,写童年,写爱情,写母亲,写自己的民族,流泻浓浓情愫,倾洒绵绵乡思,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集子一出来就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好评,并因此获得第四届(1988——1991年)全国少数民族文学优秀作品奖。近十年他主要从事影视文学的组织工作和创作,业余在继续写诗的同时,也写散文、评论和小说。……在我们繁花似锦的散文园地中,王红彬的散文应归入诗人散文一类。他这些散文,写故乡风物,写边疆山水,写城市生活,写人物掌故,或清新俊逸,或朴实流畅,或幽默风趣,总是自然而然地显示出诗人的敏感和灵气、诗人的情绪和才思、诗人的感知方式和语言风韵。他以同样的真挚和激情,用散文的形式,表达出他的诗未曾表达过的新的观察、感受和思考。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家的真挚程度,对艺术感染力大小的影响比什么都大。”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说过:“诚挚是一个人的最高品格:宁愿以诚挚遭到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诗歌全集》序)王红彬的散文中同样倾注着、充溢着诗人真挚诚实的炽热的深情,这是他的散文也像他的诗一样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根本原因。
汤世杰:回首一望是故园
读到红彬的新书《一条河的怀念》,虽是随笔,倒情浓意切,满纸的诗意。……红彬这些文字,好像怎么都没离开那条家乡的小河。其实又不止于一条小河,至少那河边,还有他的家乡,他的母亲。不久前我刚去过那里,走过些永仁的山山水水,知晓了一点那里的风土人情。于是读到的看似只是那条河边的风景与故事,倒也是他心里像那条河一样流淌着的深浓情意。一勺之水,可具沧海之味。一条河,自可暗喻整个山川大地,一位母亲,也能指代养育他的故乡。那就是诗了:“诗和诗意,决非几句分行的出彩文字,更多的,倒是在俗常的日子里,在并非分行的文本中,让人能猛然一惊,重新嚼出生命意义的那个隐秘内核。”二十年多前,我为红彬的处女诗集《初恋的红峡谷》写过一篇短文,多是鼓励,也少不了所谓“评论”,且引经据典,深怕人家说我一味“吹捧”,譬如说那本诗集在诗的感知方式上“尚未成熟、波动颇大”云云。回头一看,那时的红彬正青涩年纪,当然尚未“成熟”,而我的说三道四,同样难说“成熟”。人就像树,要长大,都得经历些岁月风尘,慢慢扎根,生枝长叶。这不,一本随笔读过,顺着他以寻常文字织就的丝丝缕缕,追寻着他对故园的种种回忆,或凝沉如溪涧遏石、暮云垂思,或轻悄如江边听月、树下吟歌,那些苦涩的怀想甜蜜的倾诉,透出的恰是些石头般沉重的轻愁,云朵样飘忽的温煦;我也如倘佯于山林泉石,俗念远遁,尘心渐息。
出版图书
参考资料
中国作家网.chinawriter.com.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0 18:58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