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汇东滩湿地
浦东新区南汇新城镇境内野生动物禁猎区
南汇东滩湿地面积122.5平方公里,北起机场围合区,南至南汇新城镇芦潮港码头,西至九四塘,东至海边滩涂。2007年9月,南汇东滩获批上海首个“野生动物禁猎区”,此区域内的所有野生动物都禁止捕猎。2008年,南汇东滩湿地被“国际鸟盟”认定为国际重要鸟区,并设置有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World Wide Fund ForNature)观测区。2012年后,由于气候原因以及人为破坏,能飞到南汇东滩的鸟儿正在减少,曾是申城第一“鸟类天堂”已接近消失。2015年,南汇东滩监测到的鸟类数量将近40万只,2016年为41.8万只。而2009年监测到的鸟类数量达上百万只。
简介
上世纪末,通过围海造田,在南至东海大桥北至浦东界河绵延50多公里的围海堤坝内,形成了一片约15万亩的滩涂,受雨水冲刷,滩涂逐渐演变为芦苇丛生、候鸟成群的湿地。2006-2008年,该地区共记录到鸟类249种。因为正好处在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的路线上,自从这片区域由海成陆,它就逐渐成为水草丰美的湿地,南汇东滩也成为市民的观鸟胜地,并在2007年获批为“野生动物禁猎区”。目前观测到的包括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0种上海市重点保护鸟类,还有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15种。
根据资料统计,目前在南汇东滩湿地观测到的鸟类有250多种。其中,有记录的包括丹顶鹤、白鹤、东方白鹳、遗鸥等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小天鹅、鸳鸯、黑脸琵鹭等2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上海市重点保护鸟类10种;濒危野生动植物15种。同时,曾在此记录到的黄嘴白鹭、三趾鹬等几种水鸟的数量超过了其迁徙路线上种群数量的1%标准,已达到国际重要湿地标准。2008年,南汇东滩湿地被“国际鸟盟”认定为国际重要鸟区,并设置有世界自然基金会WWF(WorldWideFundForNature)观测区。
调查结果表明,南汇东滩观测到鸟类的单次最高纪录达21599只,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3种(丹顶鹤、白鹤、东方白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7种;属上海市重点保护鸟类5种;属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公约)附录一动物4种、附录二动物11种。同时,在此记录到的黄嘴白鹤、三趾鹬的数量,超过了其世界种群数量的1%标准,已达到国际重要湿地标准。南汇东滩禁猎区是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处在候鸟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上,是候鸟南迁北往的重要中转站。其泥沙淤积迅速,成为本市滩涂湿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则把这里定为“河口综合管理示范点”,欲推动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禁猎区内水鸟栖息地基础生境营造和管护。
众多的候鸟聚集在这里,让南汇东滩湿地成为了上海一个重要的野鸟观赏地。这里被鸟友认为是大陆上水鸟最佳观赏地,且全年适合观鸟,一天约能观察到40至50种鸟类。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则把这里定为“河口综合管理示范点”,欲推动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禁猎区内水鸟栖息地基础生境营造和管护。南汇东滩也一度成为申城第一的“鸟类天堂”,2009年度上海市水鸟同步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水鸟种类还是数量(92种37895只次),南汇东滩野生动物禁猎区均超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
自然环境
近10年来,在南汇东滩监测到的上海首次发现的鸟类种类近30种。今年,截至目前,已经找到了5种首次发现的鸟类,分别是棕腹大仙鹟、华西柳莹、蓝鹀、鸦嘴卷尾、中贼鸥。海堤外的鸟冬季一般就是雁鸭类,如斑嘴鸭、绿头鸭、绿翅鸭等,在每年4-5月、8-10月的迁徙期,则是红颈滨鹬、环颈鸻、黑腹滨鹬为主的鸻鹬类;在海塘里面的湿地,鸟类代表则是一年四季可见的鹭类,如白鹭、苍鹭等,在夏季时,海塘内水域还会有一定数量的燕鸥,以白翅浮鸥、须浮鸥为主。而且,除了海塘两侧,在临近的滴水湖,在冬季还有很多骨顶鸡和罗纹鸭。此外,南汇东滩的芦苇丛中有很多林鸟,例如棕头鸦雀、震旦鸦雀、中华攀雀、棕扇尾莺、褐头鹪莺等,夏季时还会有东方大苇莺和大杜鹃来。
南汇东滩有着典型的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环境,使之成为过境候鸟南迁北往重要的中转站。这里植被丰富,主要以芦苇群落、海三棱藨草群落等为主。同时,这里还是上海底栖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底栖动物有软体动物、甲壳类、多毛类和鱼类等100余种。这些为候鸟提供了休息场所和食物,吸引了大量鸟儿在此停歇、觅食、栖息。每年秋冬季节,候鸟们南飞至此,体力已消耗殆尽,南汇东滩湿地成为他们抵达目的地之前的最后一个补给点。它们在此休憩一两个月,再继续向南飞去。而到来年春天,南汇东滩湿地又成为鸟儿们飞回北方时的第一个停歇处,它们同样在此休整一段时间,再飞往北方。还有一些鸟儿,会停下来在此越冬。并有众多的林鸟和苍鹭等,以此为家,常年生活在南汇东滩。由于气候原因以及一路上湿地资源减少等因素,能飞到南汇东滩的鸟儿正在减少。2015年,南汇东滩监测到的鸟类数量将近40万只,2016年为41.8万只。而曾经,一年监测到的鸟类数量达上百万只。
人为破坏
近几年,在南汇东滩因非法捕猎野生鸟类而被捕并追究刑责的超过了20人。曾经有一名盗猎者因非法捕猎14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鸳鸯而获刑5年。
由于南汇边滩围垦数年,原本围堤内大部分滩涂湿地生境已逐步干涸、芦苇丛生,并逐步为工程所利用。为此,2009年,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协同华东师范大学等科研部门,在南汇东滩禁猎区近4500亩的地区开展了湿地鸟类栖息地的营造和修复工作。通过地势塑造、植被控制、水位调控等诸多措施的实施,营造出浅滩沼泽、深水区、芦苇区等多个不同的生境,成功招引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东方白鹳、小天鹅、黑脸琵鹭、白琵鹭等珍稀鸟类在此栖息越冬。事实证明,这些努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统计,在经历了鸟类大幅减少的3年后,2009年对水鸟同步调查,在南汇东滩共观测到4万只,2010年3万只,首次有了大幅提高。2013年,南汇东滩湿地将启动复耕,复耕面积达7000亩,包括这块鸟类栖息地核心区的大部分面积未来都将成为稻田。
作为上海市最重要的原生态湿地之一,南汇东滩由于不断被规划,甚至“出租”被圈成鱼蟹之塘,适合鸟类生存的空间已严重萎缩,候鸟数量比往年同期减少了三分之二。而近日,一个更大的噩耗传来:明年开春,包括大部分鸟类栖息地核心区域在内的近7000亩土地将复垦种植水稻。
据介绍,早在多年前,南汇东滩湿地禁猎区中的部分土地已被当地相关部门承包给了水产养殖户,导致在木栈道的北边,有大量湿地被用来养殖鱼虾蟹类的水产,而今年,木栈道南面的区域,也开始有许多外来人员在湿地中私放鱼苗。湿地变鱼塘后,水位太高,水鸟无法栖息,而大量鱼苗放入湿地,啃食了大量水草,导致鸟儿没有食物。到了鱼蟹成熟捕捞的季节,渔民们更是直接将水抽干,大片大片湿地干涸。
南汇东滩面临的更大威胁还来自从未间断的土地开发,这122.5平方公里的禁猎区范围内,湿地芦苇正日益减少,工业开发和农田却在增多。根据我国现行法规规定,自然保护区核心范围内严格禁止生产活动,禁猎区仅禁止违法猎捕各种野生动物的行为。划建禁猎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也没有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各种限制条件,禁猎区内一切社会经济发展仍可以按原定规划实施,不受建禁猎区影响。
如此一来,在土地资源稀缺、经济发展需求居高的上海便导致了一个异常严峻的问题,禁猎区的商业开发事实上并不触犯法律,这也是相关部门有底气与理由,不断规划、处置破坏这片湿地区域的根本原因与前提。.
被毁原因
1、不合理的规划导致围垦速度过快
据2011年03期《上海国土资源》中,徐俊杰、陈勇《基于RS与GIS的南汇东滩围垦研究》一文介绍,近30年来南汇东滩的围垦过程呈现“由慢至快”的发展趋势,到了2002~2005年这个速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5.27倍。围垦速度远远大于淤积速度,而经研究,每年8平方公里的围垦速度才较为适宜南汇东滩。 “为了将湿地变良田,连接大海的涵洞被堵死,海水进不来,而湿地也变旱地。,2007年以后,大片的湿地被改造成良田和工业用地。
“这122.5平方公里的禁猎区内,2007年适宜鸟类生存的约100平方公里,而到了2012年估计不足20平方公里。如果再以这样的态势发展下去,不出两三年,几乎所有的湿地都将消失。”这位工作人员给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在2006年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进行的野鸟同步调查中,南汇东滩共观测到水鸟5.7万只,2007年3.8万只,2008年仅2.5万只。
2、湿地被当地政府不断地开发盈利
南汇东滩湿地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早在2007年,原南汇区政府就将南汇最东部122.5平方公里狭长地带设为禁猎区,WWF在最适宜观鸟的南汇嘴观海公园北面湿地区域竖了一块牌子,被环保人士誉为“南汇东滩湿地核心区”。
从2012年夏天起,栖息地核心区域的环境就开始恶化,这片核心区是122.5平方公里禁猎区内最适合鸟类生存的地区。据介绍,早在多年前,禁猎区中的部分土地已被南汇新城镇当地相关部门承包给了水产养殖户,导致在木栈道的北边,有大量湿地被用来养殖鱼虾蟹类的水产,木栈道南面的区域,也开始有许多外来人员在湿地中私放鱼苗。湿地变鱼塘后,水位太高,水鸟无法栖息,而大量鱼苗放入湿地,啃食了大量水草,导致鸟儿没有食物。到了鱼蟹成熟捕捞的季节,渔民们更是直接将水抽干,大片大片湿地干涸。
“南汇东滩面临的更大威胁还来自从未间断的土地开发。”这122.5平方公里的禁猎区范围内,湿地芦苇正日益减少,工业开发和农田却在增多。
3、不合理的开发导致外来物种泛滥严重
南汇东滩在促淤过程中,作为外来物种的互花米草扩散严重,完全占领了新形成的滩涂(比如南汇嘴观海公园以南的区域)。互花米草区域非常不适合鸟类的生存,而本地植物芦苇和海三棱藨草是众多候鸟生活的乐园。互花米草严重抑制了这些本地植物的生长,影响了包括候鸟在内的各种滩涂生物的生存,不用多久就会形成严重的生态灾难,造成难以想象的生态和经济损失。
4、适用于禁猎区的法律存在漏洞
湿地被承包给养殖户难道无法可依?答案又是否定的。并非无法可依,然而这个“法”却起不到保护的作用。南汇东滩湿地的情况与崇明东滩鸟类保护区完全不同。由于南汇东滩面积巨大,且是原生态形成的湿地,可供鸟类栖息中转的土地大都呈狭长区域,并零散分布,不具备成立自然保护区的条件,因而被确认为“禁猎区”。然而虽然禁猎区和自然保护区有着同等重要的法律地位,但在管理执行上却有着迥然不同的待遇。
根据我国现行法规规定,自然保护区核心范围内严格禁止生产活动,禁猎区仅禁止违法猎捕各种野生动物的行为。划建禁猎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也没有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各种限制条件,禁猎区内一切社会经济发展仍可以按原定规划实施,不受建禁猎区影响。
如此一来,在土地资源稀缺、经济发展需求居高的上海便导致了一个异常严峻的问题,禁猎区的商业开发事实上并不触犯法律,这也是南汇新城当地相关部门有底气与理由,不断规划、处置这片湿地区域的根本原因与前提。
专家呼吁
生命科学专家:动态保护湿地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王天厚教授参与主导了2008年南汇东滩湿地修复项目,他已经带领他的团队研究十年,其提出“动态保护”的概念主张让鸟类栖息地“出一块保一块,围一块留一块”。
“上海的海滩、湿地是每年向外扩展和自然成长的,我们可以围垦,但要和保护同时进行,在海岸自然向外扩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人造出淤,在海岸带建造钉子坝,促进泥沙沉积,成为鸟类栖息地。等到海岸面积再度增加,可以留下一部分的浅滩和湿地后进行围垦,而在围垦完成后,这片地区还需要时间来沉降,可将其作为鸟类的暂时栖息地,几年后用于工业。这样,不断外溢的栖息地可以满足鸟类的生存,也能给围垦留下空间。
他认为,“动态保护”不仅仅适用于南汇东滩,同时适用于上海各个湿地滩涂,希望借此能找到鸟类生存和经济开发的平衡点。“动态保护”方案目前已移交给相关部门。“南汇东滩这是一块非常好的湿地,开发得好可以为当地政府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如果因为一点点经济利益而将鸟赶走,那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WWF:尽快出台湿地保护法
中国东部滨海湿地是史诗般的候鸟长途迁徙生命线中重要的一环,然而过度的开发让越来越多的候鸟失去栖息地。生态学专家称,如果滩涂继续消失,候鸟飞越几千公里来到这里,却找不到食物,再继续飞,还是没有食物,等待它们的只有死亡。
为了不让中国东部沿海,成为史诗般的迁徙链的终点,WWF官员与国家林业局早先共同组织了三次长江中下游水鸟同步调查,并提出了“建立一条像耕地红线一样的湿地红线”。而“红线”概念的提出,也让更多环保人士看到了我国目前法律对这一领域监管的空白。
据了解,中国早于2001年左右就已启动国家层面的湿地保护条例制订,十年来《国家湿地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几易其稿,但目前尚无出台时间表。业内人士透露,由于国家的国土、环保、水利、林业、海洋等多个部门都有湿地管理职能,各部门虽对立法推动湿地保护达成基本共识,但对具体条款却屡存争议,这也直接导致我国相关法律的缺失。
“这里不仅仅是野生动物的家园,也是大自然留给2300万上海人的一道生态屏障。如果失去南汇东滩这样的滩涂湿地,上海在面对未来可能的气候影响时将更加不堪一击。”
参考资料
SOS!南汇东滩湿地.上海青年报.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05 21:27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