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宋代李清照词作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闺怨词,上片由景及事,下片睹物感怀,真切细致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特定环境的感受、对生活变迁的痛切情绪。这首词构思精巧,以寻常言语入词,看似平平淡淡,只将一个才女的心思娓娓道来,不惊不怒,却感人至深。
作品原文
南歌子⑴
天上星河转⑵,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⑶。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⑷。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⑸。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⑹!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南歌子:词牌名,又名《南柯子》《春宵曲》等,双调五十二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⑵星河转:指夜已深。星河,银河。
⑶枕簟(diàn):枕头和竹席。簟,竹席。泪痕滋:眼泪越来越多,痕迹越来越扩大。滋,滋长。
⑷罗衣:指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聊:姑且。夜何其:夜到了几更。
⑸翠贴、金销:即贴翠、销金,均为服饰工艺。
⑹情怀:心情。旧家:从前,宋元时口语。
白话译文
天上星河转移,人间夜幕低垂。秋凉从枕间透出来,眼泪浸湿了席子。起身解开罗衣,心下估量深沉的夜已近清晨。
用翠线缝在罗衣上的莲蓬小了,用金线缝成的莲叶也稀疏了。天气如旧时,罗衣如旧时,只有人的心情不似旧时了!
创作背景
这首《南歌子》为作者流落江南后所作。根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应作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深秋,赵明诚病卒后,词人痛定思痛的一段时间。词的节拍虽有“旧家”字样,但此处并非以家喻国,而是一首悼亡词,词的每一句,都与作者丈夫生前的情事有关。赵明诚病故之后,李清照处在国破家亡、夫丧身零的悲痛和种种的苦难之中,但她常常忆起南渡之前的一些往事。或许因为伉俪情重,抚今追昔,感慨万端,在词中交织着她个人身世飘零的哀伤和遭际的凄苦。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上片着重写环境。“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是说夜深;银河随着时间的逐渐消逝,不断地转移着位子。以对句作景语起,但非寻常景象,而有深情熔铸其中。“星河转”谓银河转动,一“转”字说明时间流动,而且是颇长的一个跨度;人能关心至此,则其中夜无眠可知。“人间帘幕垂”,是说人静;家家户户都放下重帘帷幕,悄悄地入睡了,而自己却醒着,不能入梦。这才看到“天上星河转”的景象。“星河转”而冠以“天上”,是寻常言语,“帘幕垂”表说是“人间”的,却显不同寻常。“天上、人间”对举,就有“人天远隔”的含意,分量顿时沉重起来,似乎其中有沉哀欲诉,词一起笔就先声夺人。词人在室内枕上遥望着星河横斜的夜空,心里在想的一定是抛下她而去往“天上”、让她独自留在“人间”的她的丈夫赵明诚了。天上的牛郎、织女还能隔着银河一年一度相会,而他们却永无见面之日,真成“天上人间”了。这起头两句用“天上”与“人间”作对仗,也并非是任意为之的。夜凉与解衣,好像都是随意写到的,其实不然,下片词意全由此生出,这里先作一逗引,在结构布局上,很有心机,针线也极细密。
“凉生枕簟泪痕滋”一句,由于前两句蓄势,至此直泻无余。枕簟生凉,不单是说秋夜天气,而是将孤寂凄苦之情移于物象。“泪痕滋”,所谓“悲从中来,不可断绝”,至此不得不悲哀暂歇,人亦劳瘁。“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原本是和衣而卧,到此解衣欲睡。但要睡的时间已经是很晚了,开首的“星河转”已有暗示,这里“聊问夜何其”更明言之。《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诗经》说“夜如何其”就是“夜如何”的意思。朱熹《诗集传》解曰:“王将起视朝,不安于寝,而问夜之早晚曰:夜如何哉?”后来诗多五七言,“夜如何其”四字,不便用于诗,便省略为三个字。可以省去语助词“其”,而作“夜如何”,如杜甫春宿左省》诗:“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也可以省去“如”字,而作“夜何其”,如旧题《苏子卿诗》:“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李清照所借用的就是汉诗中的语词,但与前人的用意都不同。她并非有什么要紧事,必须早起而怕睡过了头,而是出于烦恼,迟迟未能入睡。所以说“聊问”,不过是姑且问问而已。如果探寻她这样问的动机,无非是嫌这难以成寐的秋夜太长了,希望时间能过得快些。此词直述夫妻死别之悲怆,字面上虽似平静无波,内中则暗流汹涌。
下片直接抒情。“翠贴莲蓬小,金销藉叶稀”为过片,接应上片结句“罗衣”,描绘衣上的花绣。因解衣欲睡,看到衣上花绣,又生出一番思绪来,“翠贴”、“金销”皆倒装,是贴翠和销金的两种工艺,即以翠羽贴成莲蓬样,以金线嵌绣莲叶纹。这是贵妇人的衣裳,词人一直带着,穿着。而今重见,夜深寂寞之际,不由想起悠悠往事。
“旧时天气旧时衣”,这是一句极寻常的口语,唯有身历沧桑之变者才能领会其中所包含的许多内容,许多感情。“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句的“旧家时”也就是“旧时”。秋凉天气如旧,金翠罗衣如旧,穿这罗衣的人也是由从前生活过来的旧人,只有人的“情怀”不似旧时了。这里说“旧时”,并非泛指从前任何时候,而是她回忆中与她丈夫在一起的某一特定的时间。那时,也是这样的夜晚,也是这样的天气,而且自己也穿着这件衣服。“旧时衣”,既点明上两句所描写的是衣服,呼应上片的“起解罗衣”,又补出这罗衣“旧时”曾著。
眼前所接触到的客观事物,与旧时有某种相同,这使回忆变得清晰,联想变得具体,同时也使感情变得更为强烈了。在文势上又有力地反逼下文情怀之不同,直揭出全词的中心意思:想当初,夫妻恩爱相处,心情是何等欢畅,与此日伶仃孤苦的恶劣情怀相比,真有天壤之别了。作者不直说今日情怀之恶——“情怀不似旧家时”,先用种种事物的不变——“旧时天气旧时衣”一句来衬托“只有情怀”的异变,令人不胜哀怜、悲悯、叹惋。这种艺术效果,就是衬跌手法的功力。刘熙载说:“词之妙全公衬跌”,是很有见地的。
这首词上片写深夜天气依旧,女主人孑然一身,辛酸落泪,而怨夜长不尽;下片写女主人衣服如故,天气依旧,感慨情怀甚恶。上下片开头两句均为对偶句,谐美自然。《词绎》中说:“词中对句正是难处,莫认作衬句。至五言对句,七言对句,使观者不作对疑尤妙。”“不作对疑”正是该词对句的高超之处。此外,这首词构思精巧。作者先写“天上星河转”,天气依旧,是下文抒情的伏笔。“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衣服如故,是下文抒情的基础。最后感喟“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卒章显志,有水到渠成之妙。以寻常言语入词,字字句句锻炼精巧,是易安词最突出的特点。这首词看似平平淡淡,只将一个才女的心思娓娓道来,不惊不怒,却感人至深。
名家评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扬忠:全阕的内容,是写词人自己深夜独卧深闺中的相思和愁恨,从表面看,它仍然是一个古老而烂熟的主题——闺怨。但由于它极其真切细致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特定环境的感受、对生活变迁的痛切情绪,因而还是富于艺术魅力的。
中华书局编辑王仲闻:全词用笔细腻、缜密、从容、蕴蓄,写得情致宛转,凄恻动人,足以代表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陈长明:末两句连用三个“旧时”,正如前人评刘辰翁《宝鼎现》词所谓的“反反复复,字字悲咽”,言其“不似旧家时”之处,确乎感人至深。
杭州大学教授平慧善:首句写夜深,次句写人静,接写秋寒夜泣,词境悲怆。然后由“起解罗衣”过渡到下阕写睹物兴叹。罗衣的花纹不仅写得细致精巧,而且与秋色、心境融洽无间。“莲”谐音“怜”,“藕”谐音“偶”,以此来表达词人所引起的感触。最后三句直写,总结词意,以旧时衣物反衬非旧时情怀,悲怆已极。三个“旧”字的运用不仅不显得重复,而是更好地表现了“同中之异”,有强烈的对比作用。
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孙崇恩:全词寓情于景,境界开阔,情调沉郁,含蓄隽永,委婉曲折地表现了词人的身世冷落之悲,和家国沦亡之苦。
清华大学教授刘瑜:衬跌手法及三个“旧”、三个“时”字的巧用,也都表明易安艺术手法的圆熟,精湛。此词,深刻的思想内容与高超的艺术技巧达到完美统一,不失为一首绝妙好词。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7 18:44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