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古猿源泉种
脊索动物门动物
南方古猿源泉种是一种介乎无尾猿和人类之间的过渡物种。“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约200万年。南方古猿源泉种的骨骼化石被发现于南非斯泰克方丹化石遗址区。
物种发现
首先发现化石残骸的是南非威特沃斯兰德大学古生物学家李-伯格现年9岁的儿子马修,伯格起初还以为那是史前的羚类动物,细看才看出那是一条与下颚相连的原始人锁骨,他简直难以置信。一个月后,伯格父子发掘出女化石。这两具化石是历来出土的人类祖先之中最完整。其后两年,父子俩又挖出了130片骸骨碎片。
根据发表于《科学》杂志的报告,两具化石埋于南非的石灰质洞穴马拉帕洞底下,该洞位于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地点的「人类摇篮」。它们被证实为一男一女,据估计,男的应该是个8、9岁的男童,女的二十多岁至三十出头,可能是男童的母亲。
身体特征
这两具骨骼化石同时体现出猿类和人类的特征。比如“他们”的胳膊像古猿那样很长,暗示这种古人类非常善于爬树。“他们”的手像猿类那样弯曲,但是手指排列紧密,与现代人的手非常相似。少年雄性的头骨尤其体现一些混合特征,比如头部很小,大脑仅比当时的南方古猿稍大,但其面部特征,如突出的鼻子、相对较小的臼齿颧骨缩回,都与后期的现代智人更相似。此外,“他们”还拥有较长的双腿,以及原始人类所特有的骨盆,这表示“他们”已经具备直立行走的能力,甚至可能已经会跑。“他们”的身高均为1.27米左右,这种物种最高能长到1.3米左右,与更新纪灵长动物接近。少年雄性的脑容量约为420立方厘米至450立方厘米,比已知的原始人类“智人”最小的脑容量510立方厘米还要小(人类的脑容量在1200立方厘米至1600立方厘米之间)。
另据分析,化石所属的成年雌性的体重大约在32公斤,而少年雄性的体重大约为27公斤。
根据其特征,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物种由南方古猿非洲种进化而来。
生活年代
马修和父亲重回他们发现化石的地点
南方古猿源泉种生活的年代距今约200万年,比另一种著名南方古猿――露西要晚100万年左右。
研究意义
通过对这具类人物种儿童骨骼化石中的骨盆和四肢骨骼进行研究,科学家可以揭示其是否具有直立行走的能力;通过手骨来研究手部灵敏度,从而来揭示其是否具有利用石器的能力;而有了一个几乎完整的骨架,科学家将有可能确定人类早期祖先是在树上还是在空旷的草地上生活,是否直立行走或只是使用双手来协助走路。有了这些细节,科学家应该能够对人类如何完成进化做出更具说服力的科学推断。
参考资料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4 22:08
目录
概述
物种发现
身体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