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生物技术学院成立于2003年,隶属
南开大学。 学院院长由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王磊教授担任。 学院宗旨是为南开大学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并在当前国家重点支持的生命科学前沿领域抢占制高点。 学院含有微生物学
国家重点学科,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天津市重点实验室。
研究院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其中实验室面积4400平方米。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建立了完整的公共实验室体系——
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学和
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开放的
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平台。
研究院依托
南开大学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已建成“分子微生物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功能基因组与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市功能基因组与生物芯片研究中心”和“天津市病原菌生物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五个科研教学基地。2010年,建立了一支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学术带头人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教学创新团队。
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基因组学、
功能基因组学、生物芯片研发、生物信息学及
分子病毒学,在微生物分子遗传与进化、微生物特异分子标识的筛选、 微生物检测芯片的研发以及微生物基因组学与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研究院现有教职员工26人,其中专任教师16人(教授/研究员7人、副研究员3人、讲师4人、博后2人),包括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2人、天津市杰出人才1人;实验技术及行政管理人员10人。形成了一支实力较强、年龄结构合理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教学创新团队。
研究院已建立起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学术带头人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教学创新团队 ,并建立了教育部、天津市级科研教学基地(重点实验室)。基地拥有固定人员40余名,其中包括教授(博导)、副教授在内的研究人员30余名,实验技术及管理人员10余名;30多位中青年高级研究人员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截至2019年,基地已培养和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630余人。
截止2020年9月,研究院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37项,其中国家“
973”项目9项,“
863”项目10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十一五”课题5项、“十二五”课题4项和“十三五”课题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3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50项,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1项,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天津市科技重大专项与工程1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及其他省部级项目36项。已完成89项。
累计发表SCI论文350余篇,其中
Nature 2篇(含封面文章1篇)、
PNAS 2篇、
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 3篇、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2篇、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1篇、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 1篇、Genome Biology 2篇、
PLOS Pathogens 2篇,总影响因子1010。申请国际发明专利7项,其中3项已获授权;申请国内发明专利204项,其中132项已获授权。获 “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奖”。
2007年以来研究院陆续在《美国科学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和《自然》(Nature)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4篇。另外在《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PLoS Pathogens》、《Genome Biology》、《Nucleic Acids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Microbiology》、《Journal of Bacteriology》、《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Metabolic Engineering》等国际微生物学权威刊物发表论文94篇,在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