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是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助力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培养适应和引领时代发展的未来人才而成立的学院。
办学历史
学院成立于2018年5月11日,由南开大学发布文件宣布学院成立。
2018年5月16日,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举行了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揭牌仪式。
学术研究
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近年来在智能机器人等方面取得了代表性研究成果:张娟娟副教授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NCE》主刊论文、赵新教授完成世界首批17头机器人克隆猪、方勇纯教授在欠驱动系统方面的研究屡屡获奖。2017年,获第七届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本届唯一);2017年,获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三届青年科学家奖;2017年,获天津市专利奖金奖,并由天津推荐申报国家专利奖;2018年,获第五届陈翰馥奖(此奖项前四届获奖人均为人工智能领域著名学者)。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学院有专任教师39人,实验技术系列9人,党政管理人员1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36人,教授13人、副教授23人。有国家领军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人,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
教学建设
学院有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2个本科教学专业,并拟筹建智能工程系;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运筹学与概率论2个一级学科,学院成立以来新增设人工智能二级学科,并积极推动筹建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学院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5年与清华大学网评并列第一)及天津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支持实验教学,以机器人与信息自动化研究所暨天津市智能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机器智能研究所为科研平台支持科学研究。
成立背景
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是世界科技大势所趋,更是中国的国家战略。南开大学汇聚校内及天津市资源建设“人工智能学院”,对于打造该校在人工智能学科的先发优势,探索“人工智能+”等学科交叉、学科新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该校“新工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科建设
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坚持算法与系统“软硬结合”,方法与应用“两翼齐飞”,重点聚焦人工智能方法与智能机器人等系统的紧密结合,用人工智能方法提升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同时以机器人系统的具体需求来推动人工智能方法的发展。
人才培养
该学院将根据
人工智能学科特点,充分发挥理科优势和机器人等智能系统的研究经验,制订突出工程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致力于建设成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
学院领导
党委书记:张波
院长:赵新
副院长:沈祖庭、孙青林、许静
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