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屯区位于台湾台中市西南方,为现台中市辖区中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行政院中部联合服务中心亦设于此(前身为
台湾省政府黎明办公区)。
基本资料
位置 东经120.38度 北纬24.08度
面积 31.35平方公里 人口数(2005年6月) 138,746
区长 胡溪雨
邮递区号 408
历史沿革
南屯早期原名猫雾拺,为巴布萨
平埔族聚落,其聚落旧址位于今南屯街区西南的春社里,即岭东学院附近一带。
清治时期,由于猫雾拺居民无力缴交番饷,当时
福建副将兼定海总兵张国因曾来台担任过北路营参将,看上南屯一带的肥沃平野,遂在
康熙49年(1710)以代缴赋税为条件,向居民取得土地开垦权,开垦包括南屯街区一带的荒野,是今南屯街区垦辟的开始,其后并由台湾总兵
蓝廷珍续垦,南屯街区逐渐繁荣。
道光年间原地主猫雾拺社迁至埔里,加上现街区位于半线(今彰化市)到葫芦墩(今丰原)路途之中点,使该地区渐成为南屯一带的中心,因当时此地原有许多制造农具的打铁店,其中又以犁头最为出名,因而地名遂改为犁头店,称为犁头店街。大正9年(1920)行政区划改制,本区改为南屯庄,战后改为南屯乡,1947年并入台中市改为南屯区迄今。
发展与展望
随着台南屯区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台中港的兴建,南屯区加工出口区的设立,对南屯区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起到了刺激作用,工商业日趋活跃。1973年7月位于台中市西屯、南屯两区之间的台中工业区一期工程动工,至1977年5月完工,占地面积l69公顷,是当时台湾中部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1981年,台中工业区第二期工程竣工,总面积扩大到400公顷。该工业区位于大肚山东侧的坡地,可容纳中小型工厂150余家。台中市原有工业以食品加工业为主,除米、面加工业外,还有制糖、食用油炼制、罐头加工业等。60年代中期以后,台中市工业发展最快的是机械工业、小五金工业、电子工业和体育用品、乐器制造业等。全市已发展为拥有各类工矿企业3万余家,其中各类工业企业达5000余家,包括机械工厂1000余家,占全省基建工程总数的17%左右,手工工具、轴承、原动机、离心泵、机床等产品的产量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体育用品和乐器制造业的产量约占全省的一半左右。
食品工业
位于台中市
西屯区高速公路西侧的台中潭子加工出口工业区,是全省继高雄和榆梓之后建立的第三个加工出口工业区,占地面积23公顷。容纳外销工厂50家,吸引外资750万美元,产品外销3千万美元,雇用员工1万人。1986年投资47家,投资额突破1亿美元,外销额达到5亿美元,就业员工2万多人,产品以电子产品、光学制品为主。全市工厂企业中,除“台中精机厂”规模较大外,其余大都是百十人上下的中小型企业。除制糖和食品加工业外,其他工业多为来料加工和进口原料加工装配,产品以外销为主,是该市典型的工业形态。
由于台中市地理位置适中,铁路、公路四通八达,使台中市自6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成为台湾省包括台中、彰化、云林、南投四县在内的中部经济区域中心。该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虽不如以台北市为中心的北部经济区和以高雄市为中心的南部经济区,但比东部经济区和澎湖经济区发达很多,是台湾省第三大经济区。全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4%,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22%。该区东部是中央山脉、雪山山脉和阿里山脉的接触地带,高峰林立。全省长度超过100公里以上的六条大河中,有三条发源于台中市的东部山区。其中,浊水溪、大甲溪、大肚溪是台湾水力资源蕴藏最丰富的河流,并且是全省最早建立水力发电厂的地区。自50年代中期起,已在浊水溪、大甲溪中上游进行梯级开发,先后陆续建起了近十座大型水力发电厂。全区水力发电机装机总容量达200万千瓦,约占全省水力发电装机容量的80%,成为全省主要使用水电的地区。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是中部经济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尤其是台中市,工厂数量由1000多家,增加到7000多家,增长了3.4倍。该区工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台湾省原来以南、北两大工业带为主的格局,使中部经济区与北部、南部两个经济区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交通枢纽
台中市是台湾省东部地区陆路交通的枢纽。纵贯铁路自基隆、台北,经桃园、新竹、苗栗从北屯区进入台中市,斜宁市区后,经
彰化、
云林、嘉义、台南至
高雄,把台中市与台湾西部重要城镇连接起来。台中市还是纵贯铁路的重要支线??集集线和东势线的起点。集集线从台中市向南经台中县至南投县的水里乡,可至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东势线从台中市向北经丰原市可至东势镇。台中火车站是全省三大特等站之一,从台北至高雄的客运列车到台中站是必停之地,同时,台中市每天还有发往台北、高雄、水里、东势的12对客运列车。台中市至台中港的货运承担台中港进出港货物的50%左右。南北高速公路从北至南纵贯台中市的西屯区和南屯区,市区北部有丰原交流道,市区南部有王田交流道,可使台中市的车辆顺利地进出高速公路。环岛公路的纵贯公路和该市其他公路以辐射状通向该市周围各县市。从台中市向东北经12号公路约10余公里到台中县的东势镇,或向南经雾峰均可进入中部横贯公路,可到达该省东部的花莲和台。稠密的公路网,使台中市有扼全省南北公路交通咽喉之势。台中市内的道路建设近年来也有较大发展,市内有台中市公共汽车、仁友公共汽车及丰原客运的汽车来往于市内及邻近县市,每千人的汽车持有量居全省首位。
台中市西屯区还有一个民用机场,其规模和设施不及桃园、高雄两个国际机场,也不及台北市松山机场,为省内航空港。辟有至台北、高雄、花莲、台东、马公的航线,及飞往日月潭的直升飞机航班。从台中市飞往台北和高雄仅需20分钟。
文化古城
地域概括
台中市是台湾著名的文化城,大专院校数量之多,仅次于台北市,居全省第二位。
逢甲大学的前身是逢甲工商学院,是为纪念台湾清末抗日名将丘逢甲而创立的私立大学,1961年创办之初,仅有4个系,学生200余人,已发展成为包括工学院、理学院、管理学院、商学院,共26个系,9个研究所,是台湾著名的私立大学。台中私立静宜女子英语专科学校,于1963年改制为静宜女子学院,1966年增设理学院,改名为静宜女子文理学院,是全省唯一的一所女子大专院校,包括教职员工在内,全校98%为女性。1988年该校一部分迁入台中县沙鹿镇台中港预定文教区用地,新建了21公顷的新校舍,更名为女子静宜大学,下设文、理、管理三个学院,共12个系,5个研究所。台中市还有公、私立中学、职业学校20多所,公、私立小学40多所。全市大、中、小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总数约占全市总人口l/5左右。
台中市还有一座全省唯一的
自然科学博物馆,该馆包括科学中心、生命科学厅、科学院、地球环境厅、太空剧场等,以实物、模型、图片、科学电影等向人们展示自然科学的奥秘。每年参观人数达300余万,居全省78个旅游点的首位。
台中市省立美术馆是一梯式造型建筑,有特别展览室、副展览室、艺术街、艺术公园等,楼上展室可俯视下层,空间流畅,展室与艺术街之间的玻璃墙具有穿视性和互动感,在室内欣赏展览的人还可看到街道景致。
台中市还有一座文化中心、三所公私立公共图书馆,以及体育场、田径场、篮球场、棒球场、网球场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其设备之齐全、环境之优良,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台中市医疗条件也比较好,现有12家较大的综合医院,每万人拥有的西医师比率为18人,每万人拥有中医师比率为34人,这两项均居全省最高。
名胜古迹
主要有:位于台中公园内的台湾府城遗迹,犁头店遗迹,以及
万春宫、
万和宫、乐成宫、慎斋堂、文昌公庙和几座古宅。
清光绪年间筹建的台湾府城,当时已建成八门四城楼。日本殖民者占领时期,实施街道整修建设工程,城门和城楼均遭拆除,其中只有北门楼,即明远楼的阁楼部分,在地方人士的力争下,于1902年移建至台中公园内,而得以幸存。明远楼现位于公园内的炮台山上,改名为望月亭,巍然屹立,仍可见当年的宏伟气势。
犁头店是台中市与大墩街同时兴起的台中另一发祥地,康熙年间曾任总兵的张国与其部下刘源沂等人招佃拓垦,在今南屯一带形成市街,由于此地擅长制造农具的犁头,成为犁头交易中心,故名犁头店街。1911年因其位于大墩之南,改称南墩、南屯。现今南屯农会对面仍保留有昔日的古式建筑及打铁店。
万春宫、万和宫、乐成宫均供奉妈祖,分别俗称南屯妈祖、台中妈祖、旱溪妈祖。其中万春宫建于清康熙末年,万和宫建于雍正年间,乐成宫建于乾隆初年,均是台中市最古老的庙宇,庙貌巍峨,雕梁画柱,香火鼎盛,同该省台南、北港、鹿港等妈祖庙齐名。
慎斋堂是雍正年间福建移民所建的佛堂,距今已有270余年,是全市最古老的斋堂,现有建筑为1961年所重建。院内雅静,前后有溪水长流,斋堂中祀奉释迦牟尼佛像,并藏有一尊玉石雕刻的观音菩萨像,十分珍贵,堂中香火终年不绝。
交通
南屯区交通
中山高南屯交流道
台74线:中彰快速道路
市道127:西屯区 - 南屯区 - 乌日区
市道136:西区 - 南屯区 - 大肚区
旅游
运动公园
大肚山运动公园位于台中市南屯区,是个利用各种景观设计,让人在游憩之余也能从中了解自然资源力量的都会运动园区。
在市政府的规划蓝图中,园区里的许多设施都在“教育第一“的大前提下设置,显得别富创意。在湖边砌筑缓坡地形,下过雨后形成积水洼地,除了可以供青蛙跳跃戏水之外,还能供鸭、鹅等水禽类食水栖息。不过这一切设施都还在筹划中,园区里大片空旷绿地,反而成了越野车辆的练习场地。
磺溪书院
俗称文昌祠,为昔时大肚地区的文教中心,其创设源于西雍社社学的成立。
按清代学制,在党庠州序之外,乡堡坊里常设官塾,以利偏远生童就学,称为社学。然因实施日久,渐归义学,而转为诸士子会文结社,敬业乐群之所。甚而有文加祠之设,大率便有社学。 清嘉庆四年己未(西元一七九九年),大肚士绅赵顺芳与乌日士绅杨占熬为提倡文风,创学论艺,乃成立西雍社。西雍社成立之后,又发动社员倡捐,兴建文昌祠,做为游艺论学之所。
迨赵顺芳之子赵璧举秀才后,后起之秀辈出。崇文重道,蔚为风气。因思文风之推展与教育之普及,爰于光绪十三年丁亥(西元一八八七年)由赵顺芳倡议在文昌祠址创设书院,名为“磺溪书院”,全部工程于光绪十六年庚寅(西元一八九○年)完成。
日据时期,磺溪书院曾充做大肚公学校,并在龙井、追分设立分校,其后迁离磺溪书院对为大肚国民小学的前身。
教育
市立惠文高中
私立岭东高中
国立台中特殊教育学校
市立黎明国中
市立万和国中
市立大业国中市立惠文高中国中部
市立春安国小
市立黎明国小
市立东兴国小
市立镇平国小
市立永春国小
市立南屯国小
市立文山国小
市立大新国小
市立惠文国小
台中市弘明实验学校
丰乐实验学校
与大陆的交流
2009年11月,中共厦门市集美区委书记黄锦坤应中国国民党台中市南屯区党部邀请,率中共集美区委参访团首访中国国民党台中市南屯区党部获得成功。11月29日,集美区委副书记、赴台参访团副团长黄聪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此次赴台以基层党际交流为纽带,互相理解,彼此信任,推动经贸、招商引资、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全方位交流。
参访期间,黄锦坤等一行大力推介了海西、厦门和集美的区位优势、发展成就,以及祖国大陆的对台政策,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目标和实现途径。推介会上,中国国民党台中市南屯区党部认为闽台之间有“五缘”的优势,表示愿与中共集美区委共同打造好双方基层党际交流平台,促进两地工商、文化、体育、社团等方面民间交流的持续化、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