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官河,原名济川河,南起长江北至泰州船闸,全长25公里,承担着周边地区大宗货物江河联运的功能。
简介
南官河南起长江,流经
高港区、
海陵区,北至泰州船闸,全长25公里。千百年来,它哺育滋养了沿河数十万人民,灌溉了两岸上百万亩农田,作为
长江通往
里下河地区的黄金水道,南官河长期以来承担着泰州及周边地区大宗货物江河联运的功能。
河名来历
该河原名济川河,由于该河对泰州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年的泰州市人民委员会(县级)报请江苏省交通厅制订方案,于1956年9月10日经江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决定整治济川河道,同时,将济川河易名为南官河。
此后,
泰州和
高港的许多史料就都以此为据,把南官河名称出现的时间确定为1956年。其实,济川河在历史上有过多种名称,南官河只是其中之一,且早已见诸史册。1956年省人委文件将济川河易名为南官河只不过是在该河的诸多名称中明确了一个最为常用和合理的罢了。
泰州自古就有向南注入长江的河道,因河道入江口附近有个济川镇,就把河名起为济川河。早在北宋初期,长江北岸就经常发生大规模“沙崩”(坍江),致使济川古镇坍于江中,济川河入江处北退了15华里,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明代大江口淤积为陆地为才结束。
徐达率兵疏通了济川河。据《泰兴县志补卷三下·七》载:(元至正)“二十五年十月,徐达兵至泰兴江岸,河港不通,调军开济川河,自大江口挑浚十五里,通贯口岸,次日,遂抵泰州南门湾。”如果说,济川河此前只是一条浅淤断续的河道,自徐达疏河后,就成了一条能通贯舟楫的大河,从大江口直达泰州南门外,其名称也首次出现于史册。
清代济川河曾被称为庙港或庙湾港。《光绪泰兴县志卷第五·三》中,有“口岸镇西南曰庙港,一名庙湾港”的记载,这里的庙港或庙湾港指的就是济川河。因为济川河中段流经
泰兴县最北边界的庙湾镇,故流经这里的济川河也就被称为庙港或庙湾港。
据道光《泰州志·卷之四·河渠一》载:“泰州河渠总名有四,曰上河,曰济川河,曰下河,曰城内市河。”又有“南官运河,在南门外,淮水由六闸入至沈家渡入泰州境,过南门高桥。”《泰州志·卷之四·河渠十一》载:“济川桥,跨南官河,明正德九年同知王思旻重建。”
以上文字记述至少可以证明以下两点。
一、当时泰州入江河道名称分为两段,分别为上河和济川河,泰州南门外至庙湾段为上河,庙湾至长江口段为济川河。泰州地处淮河水系和长江水系交汇处,南高而北低,两侧水位落差较大,故把城南通南高沙土地带称上河,把泰州城北称下河,这一称呼一直沿用当前。
二、南官运河和南官河这一名字道光年间已经出现。所谓“官河”就是运河,是指人工开凿的河道。而济川河因是徐达调军人工疏浚的,又位于泰州之南,故被称为南官运河或南官河,这一名称在清道光《泰州志》上多处出现,可见南官河之名绝不是1956年省人委下文后才有的。
在道光《泰州志·卷首·舆图三》中,一幅“水利图”很能说明问题,该地图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整幅图用线条画出了泰州区域内的河流,在标明泰州城的长方框上方(即南方),滕家坝以南的河段标注为“南官河”,向南为东西流向的“鸭子河”,再向南河道则直通口岸。
在这幅有着近200年历史的地图中,所绘河道及其名称基本没有变。当年的鸭子河仍叫鸭子河,鸭子河以北的河段当初叫南官河,以南的河段叫济川河,1956年后,整个河段统一易名为南官河,这既统一了全河的名称,也符合了约定俗成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