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口前镇,隶属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地处
清原满族自治县西部,东与
北三家乡接壤,南与
敖家堡乡相连,西、北与
红透山镇相邻。辖区面积334.4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南口前镇户籍人口22889人。
历史沿革
清、民国初属兴京县(现新宾县)。
民国十四年(1925年)9月,清原设治,划归八区。
1958年,建南口前公社。
1985年,建镇。
行政区划
2011年,南口前镇辖南三家、海阳、高力屯、什排地、南口前、王家堡、十八道岭、向阳、张家堡、暖泉子、康家堡、北口前、白草甸13个村民委员会,下设76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南口前镇辖2个社区、13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南口前河北街153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南口前镇地处
清原满族自治县西部,东与
北三家乡接壤,南与
敖家堡乡相连,西、北与
红透山镇相邻。辖区面积334.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南口前镇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境内最高峰岗山位于北口前村,海拔420米;最低点位于向阳村,海拔195米。
气候
南口前镇无霜期年平均130天,最长达135天,最短为127天。
水文
南口前镇境内河道属浑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海阳河,总长17.4千米,流域面积0.8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南口前镇主要自然灾害是洪涝灾害。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发生在1995年7月29日,降雨量达到400毫米,农田受灾面积1.2万亩,受灾人口达8000人,直接经济损失3.1亿元。
自然资源
南口前镇境内已探明矿藏有铁、金、铜、蛭石等。已开发铁矿1处,位于王家堡村,矿区面积0.3平方千米,地质储量400万吨,可采量300万吨,年产铁精粉6万吨。森林覆盖率为72.6%,活立木蓄积量为104万立方米。拥有辽五味、桔梗、人参等多种中药材,资源量近2000吨。多种山野菜,资源量近3000吨。果树39万株,结果树33万株,品种有苹果、葡萄、山楂、红南果梨等,年产水果1300余吨。
人口
2011年末,南口前镇辖区总人口24295人。总人口中,男性12573人,占51.75%;女性11722人,占48.25%;14岁以下3268人,占13.5%;15~64岁17501人,占72%;65岁以上3526人,占14.5%。总人口中,以满族为主,达17735人,占73%;另有汉、朝鲜等民族,共6560人,占27%。人口出生率4‰,人口死亡率8‰,人口自然增长率-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3人。
2017年末,南口前镇总人口22362人。
截至2018年末,南口前镇户籍人口2288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南口前镇农民人均纯收入9668元。
2011年,南口前镇一般预算收入506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6800万元,比上年增长62%。
农业
南口前镇耕地面积3.1万亩。
2011年,南口前镇农业总产值3.7亿元,比上年增长37%,农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5%。
2011年,南口前镇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生产粮食14865吨,其中玉米12367吨,水稻2081吨。主要经济作物有大豆、花生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1.67万头,年末存栏0.92万头;羊饲养量0.47万只,年末存栏0.26万只;家禽饲养量21725羽。
截至2011年末,南口前镇累计造林0.25万亩,其中防护林0.1万亩,经济林0.15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4万株。
工业
南口前镇形成以矿山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2011年,南口前镇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职工5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8.4亿元,比上年增长50%。
2018年,南口前镇有工业企业17个。
商业
2018年,南口前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4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南口前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70人,专任教师4人;小学5所,在校生765人,专任教师106人;初中1所,在校生407人,专任教师6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南口前镇有各类图书室13个,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藏书2万册;放映电影单位1个,年放映156场次,观众达2万人次。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南口前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4个,其中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所13个;病床29张。专业卫生人员25人,其中执业医师13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10人。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8574人,参合率97%;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均为0。
社会保障
2011年,南口前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31户,人数1743人,支出555.8万元,比上年增长5%,月人均265.7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41户,人数1440人,支出222.2万元,比上年增长5%;农村五保集中供养51人,支出20.4万元,比上年增长2%;农村五保分散供养64人,支出17.8万元,比上年增长2%;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595人次,支出8.65万元。
交通运输
2011年,南口前镇有沈吉铁路过境,沈吉高速公路设有出口;202国道穿境而过。
风景名胜
综述
清原天然石佛生态风景区位于沈吉高速公路出口10千米处的清原县南口前镇王家堡村,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2%。景区内有法相庄严的天然释迦摩尼佛、形态逼真的护法神鹰——大鹏金翅鸟、惟妙惟肖的神龟赐寿等奇山异石。
金山天然石佛
金山天然石佛坐落于景区内福山正中,坐北朝南,丛林环抱,法象庄严。一条金矿矿脉位于石佛座下,因此被称为金山天然石佛。石佛高12.8米,宽12.8米。
十不全
位于石佛脚下15米处,高1.5米,是药师佛的化身。相传他成佛前是一健壮英俊的青年,因不愿看到百姓受病痛的折磨,立志学医,在自己的身上试针试药,虽因之身体十处残疾,却最终得道成佛。
神龟赐寿
相传山神弟子王小丽和书生王九如结为恩爱夫妻,后因自家佣人所骗,夫妻饮酒现出原形。王九如到河边喝水,恰遇一孕妇路过,急切间在王九如背上产下婴儿,可怜王九如从此变成一块乌龟石永远静卧在河边。而王小丽回到山上后,因日夜思念丈夫而化为一块龟石。
古崖神鹰
在神龟东山顶上有一座高25米的巨石,因酷似一只落在山崖上的雄鹰,取名鹰嘴石。
林海行舟
位于长寿佛脚下,长5米、宽2米、高1.5米,酷似一艘在林海中行驶的帆船,又如一口巨大的棺椁。民间传说它是长寿佛在俗家时为自己所备、成佛后因舍不得心爱之物,便带在身边。
狐仙古洞
位于弥勒山松树顶下,洞口高2.5米,宽1米,深3米。传说千百年前,洞中住着一只狐狸,因吃了神松赐予的松果而得道成仙。
神松接引
在景区海拔710米的最高峰松树顶上,接引松高耸入云,单侧生枝、成西方接引之式,历经岁月的风霜洗礼,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树下是唐朝薛礼征东时竖立的拜天祭坛,遗石仍依稀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