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若由地理上分类,可分为
北传佛教与
南传佛教。
南传佛教指流传于东南亚一带的
佛教,包括斯里兰卡(锡兰)、缅甸、泰国、高棉、寮国等地的佛教。因南传佛教属于上座部,崇尚个人的解脱,故称为小乘佛教。
南传佛教的重镇为斯里兰卡,故了解
斯里兰卡佛教,即等于了解其余地区的佛教。
佛教传入斯里兰卡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当中印度佛教王─
阿育王统治的时代。不但斯里尔卡佛教的初传肇始于此,就是一般南洋小乘佛教的历史,也由此开始,故其意义甚为重要。因此,缅甸、泰国、高棉等地的佛教徒,无不以斯里兰卡为佛教的正统、中心而学习,甚至当为朝圣之地。
南传佛教与
北传佛教的最大不同处,在于:
南传佛教的三藏经典,以律藏为先,而用巴利文书写。北传佛教的三藏经典,以经藏为先,而用梵文书写。因为南传佛教徒视实践重于理论,故强调戒律至上。又南传大藏经,一般称为声闻藏。北传的藏经称为菩萨藏。虽然南传(称为小乘)、北传(称为大乘)各有三藏,但实际上,大乘的三藏不像小乘三藏有严格的画分,在经中含有戒律的部分。
依据
南传佛教的说法,佛灭后一百年,有跋闍子比丘主张对戒律上的异议十事:一、盐净,二、指净,三、聚落间净,四、住处净,五、随意净,六、久住净,七、生和合净,八、水净,九、不益缕尼师坛净,十、金银净。致使教团分裂为二部(俗称根本分裂),其后直到佛灭后二百至四百年,复分裂为十八部派。依南传「岛史」的传说南传小乘佛教就是属于上座部系的
佛教。
一、万有论:由实有论的立场,主张三世实有,反驳过未无体现在无为有的说法。南传将万法分为色、心、心所、心不相应行、无为等五法,而细分为六十七法,这成为后世五位七十五法的基础。「品类足论」的六十七法是:(一)色法十五:地、水、火、风及五根、五境、无表色。(二)心法六:眼识身乃至意识身。(三)心所法二十七:受、想、行、思、触、作意、欲、胜解、念、定、慧、信、勤、寻、伺、放逸、不放逸、善根、不善根、无记根、结、缚、随眠、随烦恼、诸所有智、诸所有见、诸所有现观。(四)心不相应行十六:得、无想定、灭定、无想事、命根、众同分、依得、事得、处得、生、老、住、无常性、名身、句身、文身。(五)无为法三:虚空、非择灭、择灭。此分类充分表现了上座部系的教学特征。
二、有情论:首先把有情与外界分开,将前者命名为有情世间,后者命名为器世间。至于有情的本质,则认为不过是五蕴的假和合,根本没有实际的本体。有情有胎、卵、湿、占四生的区别,其生死的方法有所谓生有、本有、死有、中有等四有说。至于有情轮回的情形,以十二因缘,作三世二重的解释。即:无明、行是过去二因,识、名色、六处、触、受是由过去因而来的现在果,爱、取、有是招来生果的现在因,而由此二因招感来生的生、老死果。有情虽是无我的存在,但由于业力而轮回。这时其轮回的主体究竟是什么?对此各部派间的意见不一。例如化地部主张穷生死蕴,经量部主张细意识或一味蕴,大众部主张根本识,这些都是为了调和五蕴与轮回关系的。
三、修道论:修道的目的在于获得解脱,想解脱则必须断惑。断惑的根本,在于根除心所法中的不善及烦恼。因此,必须修定,培养正确的智见。断惑证理的过程有所谓三贤:五停心、别相念住、总相念住;四善根:煖、顶、忍、世第一法等七方便位和四向四果的见、修、无学等三道圣位。此间主修四谛观。首先于四善根位观欲界与上二界的四谛,即:对八谛的一一观四相(合计
三十二相)而入见道,然后,再以忍、智观欲界与上二界四谛。此中,第十六刹那属于修道,而称为四谛之渐现观。换句话说,于见道时依智观四谛,断迷理惑,而于修道时断迷事惑。修见修二道的圣者即入无学道。无学道即是阿罗汉果,乃为南传佛弟子最高的阶位。
四、佛陀论:南传上座部系的佛陀观以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为主,决不像大众部叙述理想化的佛陀。不过,佛陀是超人的存在,故不止于今生,早已于过去历劫积集菩萨行,具足三十二相,十八种不共法,教化一切众生。声闻弟子可多,佛陀则仅有一佛。又其身体是前生的业报故,寿命有限,一切行为亦非无漏出世的。其日常生活与世人无异,所不同者,不过是佛具足一切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