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位于
南京市玄武区
鸡鸣寺景区南侧,总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其中展览区面积近4200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古生物专业博物馆之一。
历史沿革
1998年3月,
江苏省与
中科院领导在院、省合作会谈中,确定中科院和江苏省合作共建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2002年5月博物馆土建开工,2004年4月通过博物馆建安工程的验收。
2004年5月启动博物馆布展的设计,招标和施工,并于2004年10月1日对外开放一期工程“澄江动物群特展”
2005年12月底对外开放二期工程“生命进化史展览”。
2021年1月1日,展陈改造完成,重新对公众开放。
2022年5月,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暨南京古生物所所史馆入选首批江苏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展出内容
生物进化展
生物进化主题展由门厅、上山之路、化石奥秘、地球的起源、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为轴线。
1.门厅:大型生命进化浮雕,大型地球仪,“进化中的生命、演变中的地球”主题展台。另包括博物馆简介,展览内容布局和参观路线示意图,总服务台。
2.上山之路:展示南京地区震旦系-侏罗系地层的仿真岩层剖面(镶有许多南京地区的化石)。
3.化石奥秘:介绍化石定义、化石类型、化石形成、化石作用和达尔文进化论的展墙,大型展台和相间分布的动植物化石以及一些大型古生物化石的展示。
4.前寒武纪: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展墙,早期地球环境展墙,生命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油画展墙和展台,早期火山喷发展墙,最古老岩石展墙和最古老岩石和化石展品,生物的五界分类展墙,瓮安生物群展墙和展台,埃迪卡拉动物群展墙和展台。
5.古生代:各纪古地理展墙,梅树村动物群展墙,澄江动物群景观橱窗,寒武纪大爆发展墙,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展墙和展台。
6.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展墙和展台,菊石时代展墙和展台,爬行动物和恐龙时代展墙,白垩纪末恐龙绝灭事件展墙。
7.新生代: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和第四纪气候展墙、展台以及大型绘画和大型骨架化石。
生命进化展
生命进化专题展分别为澄江动物群、恐 龙天地、微观世界、生物登陆、无脊椎动物化石大观、二叠纪生物大灭绝、古植物园、海百合化石墙、热河生物群、鸟 的起源与演化、恐龙时代的海洋、南京地史演变、
南京直立人和“我从哪里来”。
1.澄江动物群特展厅:包括主题墙:澄江动物群-揭示寒武纪大爆发的独特窗口,澄江动物群大型地层剖面,澄江动物群景观复原图: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世界,奇虾Anormalocaris等模型,海底景观隧道,反映澄江动物群生态的三维动画,放大镜展墙,复原图展墙,化石照片展墙等。展出澄江动物群代表性化石:12个大类,80多个种,约240块标本。
2.恐龙天地:大型岩石地台,知识展台,恐龙景观箱,侏罗纪和白垩纪恐龙生态模拟岩石,展台。展示了以马门溪龙,沱江龙、禄丰龙和翼龙构成的群体造型。
3.微观世界:借助显微技术和图象显示设备,不仅可以观察生物的细胞、胚胎、组织、器官、微细构造和矿化特征等,而且可以清楚地看到个体非常微小的动、植物化石。它们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演绎着不同的进化模式,有的只是昙花一现,有的却历经沧桑、经久不衰。微体化石和现生的微体生物一样,广泛分布、扩散到地球表面的各个角落,而且成为现代海洋生物沉积的主要成分。这是一个放大的颗石藻(一种藻类)的模型。
4.菊石展台,展示震旦纪到第四纪的代表性化石。
5.无脊椎动物化石大观展:无脊椎动物的起源时间现已追溯到前寒武纪末期甚至更早。早古生代海洋几乎是无脊椎动物的一统天下,生物高度繁盛和多样化,除现生的许多生物门类在那时均已出现外,还有一些早已灭绝的生物类群,如三叶虫、笔石和鹦鹉螺等。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无脊椎动物化石汇聚一馆,蔚为大观。
6.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二叠纪末(约二点四五亿年前)发生的生物灭绝事件是地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其影响甚至超过了著名的白垩纪末的恐龙灭绝事件。这场灭绝事件的重灾区是海洋,约90%以上的海洋物种灭绝。在陆地上,生物灭绝率也达到75%。这场浩劫的受害者有三叶虫、四射珊瑚等一大批无脊椎动物,以及二叠纪陆地上某些最繁盛的爬行动物,如盘龙。这场浩劫彻底改变了生物圈的面貌,为中生代生物的演化尝试提供了巨大的生态空间。
7.恐龙时代的海洋(关岭生物群):大型模型景观,展台。
8.海百合化石幕墙,展示28块大型海百合化石。
9.热河生物群:中生代的热河生物群是一个举世罕见的化石宝库,可以与德国始祖鸟产地索伦霍芬相媲美。这个生物群距今约一亿三千万年,在亚洲东部广泛分布。其化石丰富,门类众多,保存完美,包括大量动植物。近年来热河生物群中带羽毛的恐龙、以及最古老的被子植物等珍稀化石的发现,在国内外引起巨大轰动。热河生物群对于探讨鸟类、真兽类和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当时的古地理、古气候和古环境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馆藏的中华龙鸟、辽宁古果等模式标本堪称国宝
10.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模型景观和展台。
11.山旺生物群:山旺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以东20公里处,那里的中新世硅藻土地层薄而细,且层次分明,它们重叠在一起,好像厚厚的书籍,被称为化石“万卷书”。山旺是一个珍贵的化石宝库,含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其中植物化石包括藻类约有160余种,动物化石主要有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类等。山旺化石不仅种类繁多,而且保存完好。山旺地层形成于湖泊环境,生物群反映当时的气候温暖而又湿润,适合生物的生存和繁盛。
12.南京直立人:大型溶洞(
汤山猿人洞),展板。南京直立人头骨模型和其它古人类头骨复原模型以及与南京直立人共生的展示,南京直立人在人类演化历史上的地位等。
13.南京地史演变:展示南京地区地层表和南京地区数字地质图的展墙,大型南京地形模型。
14.我从哪里来:大型喷绘,展墙和影象展示。
场馆特色
澄江生物群
云南东部寒武纪早期的澄江动物群,以多门类动物软驱体化石的特殊保存为特征,是一个举世罕见的化石宝库。现已发现的澄江动物群化石共120余种,分属海绵动物、腔肠动物、线形动物、鳃曳动物、动吻动物、叶足动物、腕足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索动物等10多个动物门以及一些分类位置不明的奇异类群;此外,还有多种共生的藻类。澄江动物群生动再现了距今五亿二千万年前海洋生物世界的真实面貌,将包括脊索动物在内的大多数现生动物门类的最早化石记录追溯到寒武纪初期,充分展示出寒武纪早期生物的多样性,为揭示生物演化“寒武纪大爆发” 的奥秘提供了极珍贵的直接证据,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馆藏精品
文化活动
2010年高端论坛“地球环境的过去与今天”,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举行。江苏省地震局、气象局代表、驻宁高校和科研院所代表、南京市中学生代表和市民代表及该所部分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等约25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2014年南京古生物馆举行中国科学院第三届博物馆名馆精品展“化石见证青藏高原隆起”。特展展示的一百多块采自青藏高原的珍贵化石标本,全部是由南京古生物所几代科学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采自于青藏高原不同地区、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包括双壳类、腕足类、珊瑚、菊石、植物以及微体古生物等化石,它们代表了各个地质时期的生物面貌,它们是高原隆起和演变的见证者。
2015年5月23日晚上,博物馆奇妙夜首发仪式在该馆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古生物博物馆和中科院天地生文化传播中心共同策划和组织。
2017年9月17日上午,筹备已久的“恐龙蛋的魅力”科普特展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杨群、党委书记王海峰和副所长詹仁斌,浙江自然博物馆副馆长金幸生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展仪式。近三百名南京市民参加了此次活动,博物馆报告厅座无虚席。
詹仁斌在开展仪式上致辞指出,这是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首次与兄弟馆联合推出科普特展,展出的所有恐龙蛋展品均来自浙江自然博物馆馆藏品,并祝愿两馆合作推出的恐龙蛋展览取得圆满成功。
为配合特展的推出,金幸生为大家奉献了达尔文大讲堂第六讲“恐龙蛋诞恐龙”的精彩科普报告。报告通过展示浙江自然博物馆馆藏的大量恐龙蛋化石,讲述了恐龙蛋的野外发现、室内修复、研究鉴定的科学过程和科学方式,从一块块恐龙蛋保存状态,展示了恐龙从下蛋、孵化到出壳及生长等一系列恐龙繁殖生长过程,并解读了恐龙蛋赋存在岩石里的许多有趣现象。报告打开了公众了解恐龙世界的一扇窗口,让大家对恐龙蛋有了耳目一新的认识。全场听众对报告产生强烈的共鸣,报告之后的互动环节十分踊跃。
会后,参加开展仪式的听众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恐龙蛋特展。这次展览展出了十四组恐龙蛋窝蛋化石,全部保存精美,类型多样:既有多层组成的恐龙蛋,也有形状和大小差异显著的窝蛋,更有一批恐龙壳内生长着各种结晶体的恐龙蛋。这些恐龙蛋化石蕴含大量的科学信息和许多栩栩如生的科普故事。特展还展出了介绍恐龙蛋知识的十五块大型展板,进一步丰富了公众参观特展的知识内容。
2021年1月8日开始,作为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展陈升级项目之一的科普互动项目——寒武纪虫虫秀也将正式发布并启用,科学性与趣味性并存,寓教于乐。
游戏背景是在地球46亿年演化长河中,最为壮观的“
寒武纪大爆发”。寒武纪大爆发拉开了古生代的序幕,一举奠定了整个显生宙生物门类发展的基础。寒武纪伊始,首次出现了带硬壳的动物,这是生物演化进程中一次明显的质的飞跃。随后出现的澄江动物群,显示了从简单的海绵动物到复杂的脊索动物,几乎所有的现生动物门都有了各自的代表。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生物学家上个世纪80年代在云南澄江帽天山寒武纪发现了时代距今大约5.18亿年特异埋葬的化石群—澄江动物群,展现了寒武纪多样化的海洋生物面貌,引起了世界极大的轰动,被世界赞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奇妙涂鸦(寒武纪虫虫秀)成像互动设备”,便是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在中国科学院修购专项“古生物学科普平台”支持下,最新开发的大型交互科普游戏产品。内容是由博物馆基于自主开发的澄江生物群内特色生物复原3D模型并自主整合的设备系统而形成,由3台高分辨率投影机通过3通道硬融合器投影至9.0m×2.1m屏幕。
通过人机互动,参与者可在图版上信手涂色,并通过立式扫描仪将自己创作并冠名的澄江生物,通过立式扫描仪输入主画面,生成自己在游戏中的3D角色,各角色均有该生物的介绍,参与者可通过饲育和躲避灾难(海底火山爆发)与动态3D澄江生物群生物角色及其他参与者创作的角色共同嬉戏于3D寒武纪海洋世界。游戏根据参与者热情与饲育,创作的角色会逐渐长大。当终极捕食者——大奇虾出现时,参与者可共同与之战斗,击退敌人,取得胜利,寒武纪澄江海洋复归宁静祥和。
此次,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展陈升级,博物馆在科学研究与常规展陈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多元化的方式对科学素材进行提炼与开发。以博物馆展陈知识与特色展品为基础,特别是有关恐龙与澄江生物群等方面内容,陆续推出了如知识类展厅触摸查询一体机,自主创作3D动画和科学讲解视频,“恐龙魔方”、“澄江多点触摸游戏”、“恐龙互动”等多个大型知识互动游戏,给参观者更为生动直观的科学体验。
获得荣誉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先后被授予“2014-2018年度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
2006-2010年度江苏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奖;
2007、2008年度玄武区科普活动优秀奖;
2009年度中国科学院博物馆评比中名列第二。
2022年1月30日,入选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拟认定公示名单。
2022年3月30日,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作用价值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是一个集展览、收藏、研究和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博物馆展览将兼有科学性、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吸引国内外同行和观众,成为一个科学旅游景点和广大青少年喜爱的科普教育基地。
参观信息
开放时间
具体地址
南京市玄武区北京东路39号(市政府、鸡鸣寺旁)。
交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