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渊源于“江苏医学院”1953年成立的儿科学教研组。同年开始招收儿科学五年制本科生。1959年12月成立儿科系。1962年起始招收三年制硕士研究生。1981年“儿科学”被国务院首批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86年又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1994年“儿科学”被江苏省政府评为省级重点学科。1999年又被国家教委授予“儿科学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7月,撤消儿科系,成立第二临床医学院。2007年1月,为优化整合临床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在原第二临床医学院的基础上,新组建第四临床医学院。
学院简介
南京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渊源于“江苏医学院”1953年成立的儿科学教研组,1959年成立儿科系,1999年学校撤消儿科系,成立第二临床医学院,儿科系、第二临床医学院是第四临床医学院的前身。当时本科及七年制开办专业有:临床医学(儿科方向)、临床医学(精神卫生方向)、临床医学(心理卫生方向)。有儿科学、神经病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应用心理学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953-2006年以来,颜守民、姜新猷、钱倩、陈荣华、陈士垣、陶国泰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薪火相传,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医学专业人才,毕业总人数为1350人。
2007年学校重组资源,成立第四临床医学院,由附属脑科医院、附属儿童医院、附属妇产医院、附属眼科医院、附属友谊整形外科医院、附属明基医院、附属肿瘤医院、儿科医学研究所及儿科学系“七院一所一系”组成。2018年3月,为加强和促进儿科专业发展,优化学科资源配置,学校成立儿科学院,儿科学专业及附属儿童医院、儿科医学研究所调整至儿科学院。
学院由附属脑科医院、附属妇产医院、附属眼科医院、附属友谊整形外科医院、附属明基医院、附属肿瘤医院、附属老年医院、精神医学系、眼视光学系、放射医学系“七院三系”组成。七所附院是三级甲等医院,拥有精神科、肿瘤科、胸外科、眼科、心胸外科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5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含协同医院)专业基地。2所附院享誉全国专科医院声誉排行榜,附属脑科医院精神病学排名全国专科第6,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学排名全国专科第9。“精神病学/心理学”学科位列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附属肿瘤医院入选“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名单。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妇产科学、眼科学、整形外科学、肿瘤学、胸外科学、护理学、麻醉学等在2021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暨中国医院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排行榜上有名。
学院现有2个院士工作站(黎介寿、陆道培院士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基地(钟南山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可视化智慧医疗示范基地),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南京医科大学医学视光学教学实验室,2个省级医学创新中心——肿瘤医学创新中心、精神疾病医学创新中心,4个省级研究中心——江苏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研究中心、江苏省癌症中心、江苏省眼科学和视觉科学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抗肿瘤新药临床实验及上市后再评价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恶性肿瘤分子生物学及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5个校级重点实验室——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红十字眼库、肺癌转化医学研究所、脑功能影像研究所、认知行为治疗研究所,5个校级研究中心——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孤独症研究中心、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队列研究基地、南京医科大学肺部结节诊疗研究中心、南京医科大学护理研究中心肿瘤护理研究分中心、南京医科大学外科感染与免疫临床转化研究中心,2个校级研究院——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学研究院、临床肿瘤学院。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妇产科学、肿瘤学、眼视光学等4个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优选学科)。“十三五”以来,学院的科研水平不断跃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断实现新突破,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及论文影响因子迅猛增长。“十三五”期间,我院国自然项目共计立项221项,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1366篇,获市厅级以上高质量科研成果109项。2022年,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491篇,获市厅级以上各类高质量科研成果24项。2023年,获得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学院现有49个教研室,截止2023年9月统计,共有在岗教学职称临床教师581人,其中教授50人,副教授119人,讲师412人。共有在岗研究生导师26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3人。承担眼科学、精神病学、神经病学、医学心理学、妇产科学等专业课教学,年承担本科理论教学任务约7300学时。其中医学心理学、眼视光学理论和方法、放射物理学为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妇产科学、验光学、外科学(整形)为校级优秀网络课程,“青光眼诊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为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学院招生专业层次齐全,培养四年制、五年制、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各层次学生。本科生培养专业有五年制精神医学、五年制放射医学、五年制眼视光医学、四年制眼视光学,年招生约150人。研究生培养专业有应用心理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眼科学、妇产科学、肿瘤学、外科学等学科门类,年招生约190人。除了是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学位点以外,2011年获批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19年获批医学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眼视光学专业、精神医学专业先后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软科发布的“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眼视光学专业连续两年(2021、2022)获评A+等级,居全国第一位,精神医学专业连续两年(2021、2022)获评A等级,居全国第三位。
学院在读学生共1425人,其中研究生789人(含在职研究生181人,留学生11人),本科生636人。设立恩华精神医学、晓园精神医学、目立康眼视光、明德眼视光、医科达放射医学等奖学金。自2007年建院以来共有3000余名毕业生获得学位(包括非全日制研究生),获得学位的毕业生比例为99.8%,近三年就业率100%。
学院重视与境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单位的交流和合作,已与美国维恩州立大学医学院、美国南加州Allele Biotech、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瑞典Umea大学护理学院、香港理工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等院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学院发展目标是:以本院所辖七家附属医院医教研资源优势,落实校院合作的“加强沟通、主动服务、整合资源、协同发展”十六字方针,打造品牌特色专业与重点学科,做好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提升临床医学院对学校临床提升战略的贡献度。
历史沿革
儿科学教研组(1953-1958年)
江苏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前身)1953年成立儿科学教研组,开展儿科学教学。当时在江苏医学院附属医院(镇江)有儿科床位20余张。1956年,中央卫生部发文,江苏医学院迁南京后改名南京医学院,学制五年,设医疗、儿科、卫生三个专业。1953、1958年招收两届儿科学五年制本科生,共入学111人。1956年儿科学教研组颜守民教授招收1名副博士研究生姜新猷。1958年颜守民兼任儿科学教研组主任,钱倩为副主任。儿科副主任瞿承亮奉中央卫生部指示,支援新疆医学院建设。
儿科系(1959-1999年)
1959年儿科系成立。1962年1月,儿科系成立小儿内科、小儿外科、小儿传染病和儿科基础四个教研组,同年12月招收三年制硕士研究生。1965年 成立儿科研究室。之后经历儿科系撤销等变故,十年动乱结束后,1978年恢复儿科学研究室。1979年联合北京医学院召开首次全国儿肾科研协作组会议,统一了小儿肾炎、肾病的临床分类、诊断、有关实验室检查治疗及疗效观察标准等。1981年“儿科学”被国务院首批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82年恢复儿科学系,并恢复五年制本科的招生。1986年在二附院建成省内面积最大的儿保中心大楼。1988年儿科学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1994年“儿科学”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1997年,接受儿科学博士后进站工作,1999年授予“儿科学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儿科学被评为省级重点课程。
期间,儿科系领导更迭如下:
1960年 颜守民兼任儿科系主任;吴中任儿科系党总支书记。
1962年 周欣吾任儿科系副主任。
1983年 陈士垣任儿科系主任,王洁民、陈荣华任副主任。陆启珍任儿科系党总支副书记。
1985年 戴玉厚兼儿科系党总支书记,陆启珍任副书记。
1988年 戴玉厚任儿科系党总支书记,林晖任副书记。
1992年 陈荣华兼任儿科系主任,卜家俊兼副主任,曹家和任副主任;伏延新兼儿科系党总支书记,刘霞任党总支副书记。
1999年 林晖任儿科系总支书记兼系副主任。
◎ 第二临床医学院(1999-2006年)
1999年7月,学校撤消儿科系,成立第二临床医学院。林晖为党总支书记、院长,尤晓平为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周鸣、张颖冬、葛传生为副院长。
第二临床医学院下设四部和一个儿科医学研究所,以第二附属医院、附属脑科医院、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为临床教学和实习基地,共有16个教研室。儿童保健、肾脏、新生儿、呼吸和感染、消化、心脏、血液、内分泌和神经等专业是江苏省儿科学的临床教学、科研和医疗中心,其中儿童保健和小儿肾脏病学专业处于国内领先,小儿感染处于省内领先水平,新生儿及消化均具有显著的特色。脑科医院是卫生部精神医学、儿童精神医学培训中心,神经内科、脑电图、脑立体定向与功能神经外科是江苏省的临床教学、科研和医疗中心。精神科是省级重点学科,司法精神科、医学心理科、立体定向与功能神经外科是南京市属重点专科。1991年和1993年国家教委先后确定该院为神经病学和精神卫生学硕士研究生学位点。2003年,神经病学被国家教委授予博士点,应用心理学被授予硕士点。
截止2006年,在编教师共35人,其中25人为教师。三个附院还有人数众多的非在编师资队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全部参加授课,主要课程理论授课学时数达65%。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35人。
学院培养专业有临床医学(儿科方向)七年制、临床医学(儿科方向)五年制、临床医学(心理卫生方向)五年制。同时承担全校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及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任务和口腔、卫生管理、妇幼等专业医学临床课的教学任务,承担成人继续教育学院、民办康达学院的部分医学临床课的教学任务。第二临床医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勇于探索教学改革实践,首次在全校开展学分制改革,首次在全校尝试PBL教学改革。
从1953年至2006年,学院培养一大批儿科医学、心理卫生、神经病学、应用心理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等各类医学人才。入学总人数为1646人,毕业总人数为1350人,其中博士毕业生19人,硕士毕业生129人,本科毕业生1202人。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研室18个,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47人,教授27人,副教授63人,研究生101人,七年制学生202人,本科生394人,毕业生总数1541人,整体就业率达96.7%。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陆 铭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潘国华
副院长(兼): 赵太宏 沈 嵘 蒋 沁 吴国平 于振坤 顾寿永
精神医学系主任: 张 宁
放射医学系主任: 何 侠
眼视光学系主任: 蒋 沁
脑科学研究院院长: 刘宏毅
历任领导
党委书记、院长:
王锦帆(2007.1-2014.11) 邵海亚(2014.12-2021.1)
院长:
吕 凌(2020.5-2024.1)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孙厚纯(2007.4-2008.11) 祖 勤(2008.12-2013.3) 盛彤彤(2013.5-2017.11)
沈继英(2018.5-2024.1)
副院长(兼):
张颖冬(附属脑科医院) 方如平(附属南京儿童医院) 彭宇竹(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
王继琛(附属明基医院) 唐金海(附属肿瘤医院) 黄松明(附属儿童医院)
何绮月(附属明基医院) 许家仁(附属老年医院) 刘宏毅(附属脑科医院)
调研员:
林 晖(原第二临床医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 尤晓平(原第二临床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
儿科医学研究所所长:
郭锡熔 张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