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公办高校
南京工业大学(Nanjing Tech University),简称“南工”或“南工大”,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由江苏省主管,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在清政府为“兴学育才”试行“新政”《人才为政事之本》的背景下,1902年,署理两江总督刘坤一、张之洞和魏光焘正式创办三江师范学堂。1905年因省界纠纷问题受到当地士绅反弹,最终于1906年更名两江优级师范学堂。
民国建立后,1915年校长江谦重新修葺学校,正式变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7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全部归并进国立东南大学。 1927年3月中旬,由于政局动荡国立东南大学被迫停课,同年6月,教育行政委员会将国立东南大学等9所公立学校合并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设有化工系。1928年2月,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改名为国立江苏大学;因师生强烈异议,同年5月,学校再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经历8年的抗日战争后,1945年学校开展复员东还工作,并对教学重新设置,其中工学院下设置化工等7个系。1949年8月,国立中央大学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50年10月经政务院核定,学校去除“国立”二字改成“南京大学”。
1952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机械、土木、建筑、化工等5个系,以及农学院的农业工程系为基础,与金陵大学电机、化工两系合并,成立南京工学院。(金陵大学是1910年由美国各差会联合创办的教会大学,于1921年设化学系和工业化学科)
1958年8月,南京工学院化工系从学校分出,单独创建南京化工学院。1995年4月,南京化工学院更名为南京化工大学。
1915年下半年,在贝伦子倡议,江苏省当局支持下,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同济大学的前身)增设机师科。1922年,教育部批准学校改称“同济医工大学“,机师科随之改为附设中等机师科。1926年更名为附设机师学校。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再更名为国立同济大学附设机师学校。
1933年,合并国立劳动大学后,学校改为国立同济大学附设高级职业学校,设土木、机械二科。1935年,改为国立同济大学附设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50年11月,改由华东工业部领导后,学校更名为华东工业部同济高级工业学校。1951年秋,学校从上海迁址南京市。1953年,原同济高级工业学校土木科扩建为南京建筑工程学校。1980年,升格为南京建筑工程学院。
合并发展
2001年2月,教育部同意南京化工大学更名为南京工业大学;同年5月,原南京工业大学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新南京工业大学。
2010年6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同年10月,入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11月12日,正式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苏)基地;2012年,学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2012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南京工业大学,支持其土木工程、建筑等学科建设。2013年1月,学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同年5月,入选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
2016年6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南京工业大学;同年,2016年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计划”)。2017年1月,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同年3月,学校成为江苏省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11所高校之一;12月,学校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和教育部首批“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同年,学校获批“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资质,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019年10月,学校发起成立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大学科技园联盟;同月,通过首批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以及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2020年11月,学校入选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名单。2021年12月,2011膜产业学院入选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公示名单。2023年11月30日,2023中国安全应急产业大会在佛山南海千灯湖畔举行,全国石化化工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南京工业大学成为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组织单位。同年12月,入选全国首批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之一,是江苏高校唯一入选的课程。
2024年4月,获得2项2023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5月,学校首次获江苏省艺术基金立项。12月,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设立11个学部,28个学院,开设101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跨工、理、管、经、文、法、医、艺、教9个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19个。
截至2024年5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得A等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获得B+等级。学校ESI综合排名进入全球前1‰,全球综合排名499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2位;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物理学、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3300余人,高级职称人员16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0人、第八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级人才182人次,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团队15个,省部级重点高层次人才384人次,省部级重点高层次团队43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2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学校28个工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住建部专业评估,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学校注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设书院制“2011学院”,与中科院相关院所共建“英才班”。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智慧教育平台研究生在线开放课程3门、全国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1门、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1项、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拥有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2021年9月,被确定为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3月,学校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所海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是“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与勃艮第大学都柏林理工大学萨拉戈萨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学生交流项目,获批教育部首批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现有包括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在内的、来自10多个国家的近50名外籍专家和世界各国的学历海外留学生500余人。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设有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热管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8个,省部级研究中心3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8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十三五”以来,南京工业大学获得近43亿科研经费,覆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一万多项各类课题,取得科研项目和成果共400多项奖励。主要包括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以及7项中国专利奖,包括中国专利银奖。此外,学校还有2项成果被教育部评为“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截至2022年,学校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单位发布Nature、Science正刊论文13篇,出版著作成果20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23年6月,学校图书馆馆舍总面积27716平方米,馆藏中外文图书244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1428.7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6.5万种,中外文数据库123个。馆内有各类借阅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会议室及大型多功能报告厅,阅览座位2827席。
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工业大学主办的学术刊物。学报主要刊登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生物与制药工程、土木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学科为主的最新研究成果。学报属《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美国《CA》、美国《CSA》、波兰《IC》和俄罗斯《AJ》等数据库列为来源刊;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维普资讯网、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和台湾华艺思博网全文收录。
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工业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学报主要设有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法学研究、社会学研究、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高教研究、环境资源法、政治学研究、经济与管理、公共管理研究等栏目。学报是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SCD收录期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
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工业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该刊主要设有生物制造、生物医药、生物环境、生物资源、食品生物技术、生物能源、生物农业、生物材料、生物工程人才培养(教学教改类)等栏目。该刊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科学引文数据库》(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台湾华艺思博网等中文数据库、美国《生物学文摘(预评)》、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CA)、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等中国国内外数据库收录。
《Emergency Manag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由南京工业大学主办,Maximum Academic Press出版社出版的多学科交叉学术期刊。该刊研究范围涵盖应急管理科学与技术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新材料安全和应急技术、新能源安全和应急技术、工业过程安全、工业灾害预防、救援和重建、应急装备和技术、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应急标准和规范以及人员应急行为、风险评估和管理、应急科学和应急管理内容。
《Advanced Membranes》
由南京工业大学主办,科爱出版社为合作出版社。是中国膜领域创办的首个英文期刊,主要发表膜科学研究领域高水平的科学理论、先进技术、过程集成、应用探索等方面的创新成果,主要涵盖先进水处理膜、先进气体分离膜、先进特种分离膜、电池用膜、生物医用膜等研究方向。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精神文化
明德、厚学、沉毅、笃行
释义:明德:崇尚精神,彰明美德。学以人为本,人以德为尚;知识之道,重在人文,为人之道,重在人品。精神为人之根本,德行乃人之灵明。
厚学:学识广博,厚积薄发。学问之道,在于多思多问,在于扎扎实实,在于兼收并蓄,在于融会贯通。
沉毅:静穆刚毅,沉着勇敢。砥砺意志,坚忍不拔;直面挫折,百折不挠。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上善若水,大道无言。
笃行:笃学不倦,行成于思。注重实践,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言行表里如一;笃善行而终生不怠君子也。
诚朴自强
社团文化
截至2023年学校有9个校级社团,定期举办“百家社团联合招新”、“社巡文化节”、社联迎新晚会、“天极杯”航模竞赛、“领航者”航模展、“创业杯”创业知识竞赛、挑战主持人、配音大赛等多项活动。截至2020年,有113家学生社团,覆盖思想政治、学术科技、创新创业、文化体育、志愿服务、自律互助等六大类。
校区情况
南京工业大学目前分为丁家桥校区、虹桥校区和江浦校区共三个校区。
江浦校区(本部)
校区地址是南京市江北新区浦珠南路30号,位于浦口区珠江镇东,面朝长江,背靠老山森林公园,东邻珍珠泉,西接南京审计大学、南京海军指挥学院,东南与市区隔江相对。校区总面积3600亩,形状狭长,南北长2220米,东西宽920米,环境宜人,交通便捷。截至2018年校区内的逸夫图书馆占地面积约38000平方米,藏书量达到120万册。
丁家桥校区
校区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新模范马路5号。
虹桥校区
校区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200号。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天宝阁,又名水塔,是南京工业大学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学校最高处。塔内包括校史馆、变电站、临时展厅、观光平台、楼梯、观光层等区域。
逸夫图书馆,建立于2006年,由何镜堂先生设计,占地面积约38000平方米,截至2018年藏书量达到120万册。馆内有各类借阅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会议室及大型多功能报告厅。
孔雀园,位于学校东苑,建于2000年,截至2019年园子里有8只孔雀,4公4母。
音乐台,位于学校南苑,经常举办各种有趣的活动,例如音乐节、校园十佳歌手海选等。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1 09:3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