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枇杷(学名:Eriobotrya bengalensis (Roxb.) Hook. f.)是
蔷薇科·
苹果亚科→枇杷属的常绿乔木,树高可达10米。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树高可达10米以上。
叶片长圆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4~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深刻尖锐锯齿,上面光亮,两面皆无毛,侧脉约10对;叶柄长2~4厘米。
花呈展开的圆锥花序,长与宽8~12厘米,有绒毛;花梗长3~5毫米,萼筒长2~3毫米,外面有绒毛,萼片长1毫米,钝或稍锐;花瓣白色,倒卵形或近圆形,长4~5毫米,顶端圆形或微缺,无毛或内面基部有柔毛;雄蕊约20枚,花柱2~3枚,基部有毛,子房顶端具毛。
果实卵状,直径10~15毫米,有1~2粒较大的球状种子,花期11~2月。
生长环境
南亚枇杷喜光,稍耐阴,喜欢生长在土壤肥沃、湿润、排水良好,并且气候温暖的地方,稍耐寒,不耐严寒,生长缓慢,在年平均气温12~15℃以上,冬季不低于-5℃,花期、幼果期不低于0℃的地区都能生长良好。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生于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海拔1000~1900米,
昆明植物园也引种栽培了一些,但在我国还有待选育推广。
主要价值
枇杷的经济价值包括其食用价值、药用价值以及其他利用价值等。
枇杷果肉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止咳、润肺、利尿、健胃、清热的功效,对肝胆疾病也有一定疗效,枇杷的果实、花、叶、树皮、根皆可入药,是极佳的中药材。
枇杷用途广泛,果实除鲜食外,还可供制作糖水罐头、蜜饯、果脯、果汁、果胶、果露、果酱、果膏、果酒等产品;
枇杷种子能酿酒及提炼酒精,也可制作果仁;
枇杷木材坚韧、质地硬,能作为手杖、木梳、木槌、木棒用材;
枇杷花能制作花茶,枇杷叶能制作茶叶,也可入药加工成枇杷露、枇杷膏、枇杷叶冲剂;
枇杷树也常植于庭院、公园,在苏州、上海等城市被广泛用作绿化树种。
但针对南亚枇杷的相关研究开展得还很少。
植物文化
中国枇杷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分为4个阶段:
萌芽阶段(原始社会至西汉时期)——食用与美味品尝,初步进行人工栽培。
树与果实的观赏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初期的观赏与品尝,还开展了药用功能的研究利用等。
成熟阶段(唐宋时期)——无论是关于枇杷的书画与诗作,还是药用功能的开发利用都进入了空前鼎盛的时期。
继承与发展阶段(明清时期至现代)——搜集整理了与枇杷的传统文化相关历史资料诗词、书画、歌曲,主要体现于与树、叶、花、果实的外形,食用与药用价值,历史轶事趣闻等相关的诗词歌赋、书画描述记录。
主要变种
南亚枇杷窄叶变型
该种叶片披针形,长7~12厘米,宽2~3.5厘米,边缘有深齿痕;花朵密集,产自云南,生于山坡杂木林中,模式标本采自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旧称“
路南县”)。
南亚枇杷四柱变型
该种花柱常为4,产自云南,越南也有分布。
该变型为南亚枇杷(花柱2~3枚)与
齿叶枇杷(花柱3~4枚)的中间过渡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