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明
中共党员,原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卓明(1912—2006)教育管理专家。辽宁北镇人。1937年毕业于南京中央政治学校行政系,同年去延安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曾任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纵队(即第四十一1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建国后,历任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十五、十三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政治部副主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黑龙江省顾问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对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的建设作出贡献。
人物生平
卓明,男,汉族,1912年10月生,辽宁省北镇人,早年就读于沈阳同泽中学。高中三年级刚刚开学,“九·一八”事变发生了,学校被迫停课,他便与几个同学来到了北平,然而偌大的北平没有流亡学生的存身之地,他投考了南京中央政治学校,补习一年高中后,便于1935年升入本科学习,学习普通行政学,毕业时已逢“七七事变”,卓明便与自己的妹妹和未婚妻等一共六个人辗转到了延安。1937年12月11日到达延安的当天,正值广州起义的纪念日,行李还未安顿好,便于当晚参加了文艺晚会,晚会对于这个从南京布满白色恐怖之地来的大学生,顿感新奇,处处感觉到了精神的解放。
卓明被分到了陕北公学,简单的行李,几乎无菜的伙食,带个小凳子去吃饭和听课,简朴的生活并没有影响青年知识分子们对知识的渴求。
1938年3月,学习结束后,成仿吾校长派卓明去山东。193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他一直在山东工作,先后任山东干部大队,山东总队政治部、苏皖纵队政治部、山东纵队政治部工作人员、科长、鲁中公学校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过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抗战胜利后,他于1946年进入了东北,先后任辽东第四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四野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长。1950年入朝鲜,此时,卓明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卓明1953年回国,任总政治部宣传部处长。1956年任政治学院编辑主任。1957年6月后一直在军事工程学院、哈尔滨船舶学院工作,先后任宣传部长、党委副书记;船院纪委副组长、党委书记、省顾问委员会委员。1986年11月离休。2006年10月16日2时20分,卓明因病逝世。
筹建学院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是以哈军工的海军工程系(三系)为基础建成的。哈军工主体南迁后,三系和留守处人员在风雨飘摇中抛荒搁置了一年。原政治部副主任卓明大校主动请缨,六机部和海军司令部委以重任,让他组织一个三系临时五人领导小组以筹建船舶工程学院。
卓明找留守处的老教授顾懋祥、何水清、邓三瑞、杨士莪等商量如何办学。大家认为当务之急是解决“基础薄弱”的问题。原三系只有教职工300多人,按要求,哈船院要办24个专业,4个教研室,卓明、顾懋祥他们盯上了眼前“聚宝盆”——被丢弃的一千多名教师和干部。五人领导小组采取和当年陈毅在南京打造“聚宝盆”一样的方法,使数百名教员、干部甩掉政治包袱,进入哈船院。他们又为“降级分配”的大学生落实政策。到1971年哈船院的教师、干部、职工队伍已发展到1400人。
人物评价
国防科工委唁电:卓明同志一生忠诚党的事业,参加革命几十年如一日,为我党、我军的思想政治工作、高等教育工作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讣告》:卓明同志无限热爱中国共产党,无限热爱社会主义,无限忠诚党的事业。他参加革命几十年如一日,对党忠心耿耿,对人民鞠躬尽瘁,是大家心目中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在革命战争年代,卓明同志在八路军、解放军、志愿军中长期从事政治宣传工作,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作用,使党的政治工作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卓有成效,为党为人民做出突出贡献。解放战争时期曾荣立大功一次。建国后,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抗美援朝时期,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勋章。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卓明同志长期担任高校领导,为学校发展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知人善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政工干部和教育教学管理人才,为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为人师表,堪称一代楷模。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关心职工,热爱学生,是大家的良师益友。卓明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领导、好党员、好朋友,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
《黑龙江当代名人》:卓明同志参加革命建设50多年,美好的青春和满腔热血都留给了那远远流逝了的艰难岁月,在和平建设的年代里,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他理论水平较高,政策水平较强,思想修养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较好地完成了各个时期的工作任务。尤其是在船舶建设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培养国防工业专业人才,呕心沥血,勤奋工作,无私地奉献。他善于团结同志,联系群众,保持和发扬了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艰苦奋斗,不计较个人得失,深得广大师生员工的拥护和赞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23 13:53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