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遗址
中国台湾地区的史前时代遗址
卑南遗址是中国台湾地区的史前时代遗址,距台东市西北方约6公里,从台东新站后方延伸到卑南山的山麓,总面积至少有20万平方米,是一个面积非常广大的遗址,年代约跨于台湾新石器时代中期到晚期的时间(距今约4000余年前到2000年前左右)。
遗址概况
1930年发现,1980~1982年发掘 。发现多根排列有序的高大板岩石柱,有可能是房屋的支柱。主要遗迹是千余座用石板拼筑成的石板棺,多成群分布,可能是家族墓地。棺中一般只有一人,也有二人或多人一棺的。当时流行拔除侧门齿或犬齿的习俗。有些死者头部扣盖一件打破的大型陶罐。随葬品有石器、玉器和陶器等。
与卑南遗址同类的遗存集中分布在台东平原及台东纵谷一带 ,命名为卑南文化,年代约距今3000~1000年。
发现抢救
为卑南遗址留下最早纪录的是日本占领初期来台考察的人类学者鸟居龙藏。鸟居四度来台进行人类学调查期间,曾为卑南遗址的地表石柱拍摄两幅照片,时间可能是1896年。鹿野忠雄是第一位将卑南遗址当作考古遗址加以研究的学者。他在1930年发表的文章中叙述,有数不清的板岩石柱竖立於地表上。鹿野采用邻近卑南人的传说,推测这里曾存在一个古代部落,石柱是居屋的残留。日据五十年期间,学者注意之焦点主要是地表的立石遗构。1945年金关丈夫、国分直一首次对最大立石之周围进行试掘,始初步发现地下的陶器及住屋遗迹。
二战以后,陆续前来卑南遗址调查的国内学者不在少数,但都未曾做过发掘。1975年,台东县政府将卑南遗址列为地方古迹,1979年再提升为台湾地区三级古迹,只是遗址保护工作并未就此落实。1980年南回铁路卑南新站 (今台东站)开工,将地下沉睡数千年的遗构、遗物大量揭露,并造成严重破坏,引起舆论及各方的高度关切。台东县政府遂委托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宋文薰、连照美两位教授,进行抢救考古。抢救考古工作共进行13梯次,前後长达9年,成果十分丰硕。无论是发掘面积、出土石棺及遗物数量均是台湾考古史的空前纪录。尤其是大量精美玉器重现于世,令人惊艳。卑南遗址为台湾最具代表的史前遗址之一,已无庸置疑。
远古聚落
碳十四定年法推算,卑南遗址存在的年代大约是距今5,300至2,300年前,其中又以距今3,500至2300年前最为兴盛。古卑南聚落的住屋毗连成列,略成南北轴向,遥指都兰山。每栋家屋坐西朝东,远望溪流与海洋。家屋主体为长方形平面,东西长11.5米,南北宽5.5米。以板岩石板、大漂石为墙基,木材为柱,屋墙、屋顶葺以竹架、茅草。屋前以石板铺成方形前庭,屋后有椭圆形砌石圈,用来储存食物及大陶罐。聚落中还有零星分布的高架谷仓,支柱上配有防鼠板。狩猎与农耕是卑南文化人的主要生业。他们在山林间猎野猪,在丘陵、平原捕梅花鹿。种植的谷物有旱稻、小米,以「山田烧垦」方式开辟田地。出土的农耕工具相当多,有垦地伐木的石锄、石斧,收割的石刀、石鎌,舂谷的石杵等。狩猎的主要工具则有石矛、石镞等。聚落虽然濒临卑南大溪,但村民并不擅长捕鱼,鱼类只是辅助的食物。
长期定居促使族人发展出各类工艺技术。除了农具、猎具等石器外,陶器是日常生活最普遍的用具之一,主要用来盛水、储物及烹煮。陶器通常是手制,偶而使用转盤整修技术,以露天方式烧成,火侯较低。外表以橙色素面为主,少有纹饰。主要器形有罐、钵、小口瓶等容器,以及陶纺轮、陶槌、陶勺、陶匙等工具,也有少许装饰品如陶珠、陶环,随葬品如陶偶等。精致的玉器最能显现族人审美观与工艺技术能力。包括玉与似玉材质制成的头饰、耳饰、颈饰、胸饰、腕饰、臂饰,以及一些非实用性的武器、工具,式样繁多,风格别具。造形上,以玦形耳饰最富於变化。其中人兽形玦造形可作为代表,已成为史前博物馆的馆徽。制作工艺上,以小玉玲的细致与长玉管的中空贯穿技术最令人称奇。这些玉器多为族人平常的装饰品,人过世后则当作随葬品长埋地底。族人相当重视身后之事,主要葬具是长方形的板岩石板棺石板棺长轴与地面住屋的轴向相同,略呈南北向,指向都兰山。死者仰身直躯下葬,脚也指向都兰山,似乎那里就是魂归之所。一具石板棺通常埋葬一位死者,也有重复埋葬情况。多数成年人及少数幼儿入葬时都有随葬品,包含玉、石质装饰品,武器、工具、陶纺轮、陶容器等。有些阶级地位较高者棺具较大,甚至垒石为椁,随葬品也质精而量多。死去的亲人通常埋葬在屋里或附近,与生人长相左右。出土的家屋与墓葬上下紧密交叠,为卑南遗址的一大特色。
遗址价值
综合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卑南遗址的特殊性可归纳如下:
(一)台湾考古史上发掘范围最大的遗址,发掘面积约1万平方米。
(二)台湾出土文物最多的遗址,总计出土石板棺近1,600馀具,陶器、石器等遗物两馀万件。
(三)台湾出土玉器式样及数量最多的遗址。
(四)台湾规模最大的史前遗址,重要部分面积约20-30公顷,广义的遗址面积约80-100公顷。
(五)台湾考古史上具有最完整聚落型态与资料的遗址。
(六)环太平洋及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石板棺墓葬群遗址。
阿里山森林铁路四者以具有显著及特殊价值等因素,列入第一类别,也就是最具潜力之点。无论就学术研究、遗产保存、本土教育或知性旅游观点,卑南遗址都具有无可替的价值。
遗址公园
基于卑南遗址的重要性,宋文薰教授于1982年即建议就地兴建野外博物馆。经过长期的反复讨论,1991年政策决定遗址现地规划为「卑南文化公园」,第一期计划面积18.4公顷。规划设计工作配合试掘成果,委请中冶环境造形顾问公司统筹办理,并自1994年起陆续发包施工。到1999年止,第一期计划的主要设施已大抵完成。遗憾的是施工期间遭逢邻近农民要求拓宽园区道路的抗争,经多年协调无功,以致游客中心完工后使用执照迟迟无法取得。后来经台湾当局行政管理机构观光发展推动小组积极介入,始获基本解决。2002年12月,卑南文化公园游客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台湾第一个遗址公园由此诞生。
整个公园的规划理念,是将遗址视作一个苍穹博物馆。为表现与遗址共存的理念,又期望发挥廿世纪末建筑科技水准,有关全区配置、建筑景观设计乃至材料之选择皆考虑再三。配合地下遗物分布之疏密,公园西侧缓坡地规划为设施利用区及原生植栽区,东侧则以大草坪方式呈现。游客服务中心顺应坡地地形设计成四阶的单层建筑,上覆以大跨距集成材桁架结构及铅灰色不锈钢瓦,构造俐落轻巧,空间流畅明快。入口广场呈圆弧形,以集成材与钢管组成悬梁、壳状构造,表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露天表演场利用自然地形设置圆弧形观众席,与周遭平缓起伏地形相呼应。整个公园的设施,都谦和的融入绿色的自然环境中。
所获荣誉
2021年10月,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2 09:33
目录
概述
遗址概况
发现抢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