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论
人地关系观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有了重大革新,一种新型的人地关系观点——协调论脱颖而出。谋求人地协调的思想虽然由来已久,但是作为一种理论提出来却还只有短暂的历史。60年代以来,人们目睹了地球面临的种种危机,开始日益重视与自己生存环境之间的协调,人地关系研究中的协调论也就逐步被公认。协调论是在过去种种人地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不断完善的,它一方面使人类活动更能顺应地理环境的发展规律,更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另一方面,要对已经破坏了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调整。协调论的提出是当代人文地理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一大创新。在人地关系上,协调论的形成奠定了现代地理学的统一性与综合性特点的基础。协调论思想产生后,很快受到各国学者的赞同。协调论主张分析人与环境关系,以谋求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和谐为目的,可以说,是在人们看到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形势下,对人地关系认识的一个新的提高。
基本信息
人地协调和因地制宜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即有萌芽。管仲(前685—前645)是代表人物之一。《管子·地员》篇中提出:“地者政之本也,辨于土而民可富。”墨子认为“顺天意而得赏”,承认人应该按自然规律办事。《国语·鲁语》记载,鲁宣公在泗水上张网捕鱼,里革将渔网割断扔进水里,劝鲁宜公渔猎要及时,要让动植物得到繁衍,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夫山不槎蘖,泽不伐夭,鱼禁鲲,兽长,鸟翼彀卵,虫舍蟓,蘩庶物也,古之训也。”
出处
在《孟子·梁惠王》篇中,也有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人地协调观点:“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树木不可胜用也。”如果用细网捕鱼,会把鱼苗也一网打尽,春夏入山砍伐森林,便要无林可伐。商鞅曾提出“为国任地”的观点,《商君书·算地》篇:“民过地,则国功寡而兵力少。地过民,则山泽财物不为用。”主张人口与耕地比例要保持平衡。认为要“垦田足以食其民,都邑道路足以处其民,山林、薮泽、溪谷,足以供其利,薮泽、堤防足以蓄。故兵出粮给而财有余,兵休民作而畜长足。”已具有人地协调的思想。
吕不韦集门客于秦王政八年(前239)编写的《吕氏春秋》也包含了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内容,“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根据不同地形,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11 11:18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