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焯(1869-1925)字澜石,号持庵。江西省
崇仁县吴坊渡(今白路乡华家村)人。
华廷杰之子。近代诗人。
光绪二十年(1894)考取优贡第一名,二十四年(1898)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宦游大江南北。当时其兄华辉由翰林院编修改任御史。人们见他们兄弟相继成为翰林,认为是一件盛事,称他们为“平舆二龙”。
光绪三十一年(1905),华焯被派往日本留学。数年后归国,考试优等,授翰林院编修加侍讲衔,后充国史、实录二馆协修。宣统元年(1909)上书言事,议国家安危大计,主张革除内监,请掌院学士代奏,但未被采纳。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其间,他避居省城南昌,杜门谢客。辛亥革命后闲居故里,在临川养病,致力于写诗,与清末“同光体”诗派陈三立、魏元旷等交游甚厚,不时虚心请教,成为同光体赣派主要骨干。华焯有“经国济世”之志,但逢多事之秋,身世坎坷,心怀抑郁,其诗多论国事。如近体诗《一枝》叹道:“颇愧梁鸿赋五噫,肯从杨子叹多歧,冗官已不关名实,此意何当校早迟。忍耻群游依稷下,看人学语媚鲜卑。鲲鹏变化非吾事,随分鹪鹩寄一枝。”忧国之情溢于言表。他同情“变法”,但又恪守“王道”,拘于经义。在苦闷彷徨中,他常寄怀于山水花鸟,有避世之意。《送胡漱唐御史南归》一首中写道:“君归江海自兹远,世道艰难要力任。请剑尚方非异事,挂冠神武岂初心。肯令宰相轻言路,去国孤臣忧患深。”他以遗老自命。如《己未元日试笔》吟道:“皓雪弄窗光,瓶梅红窈窕。世随春梦换,心与高天晓。忧愤看山河,欢娱待花鸟。四十九年非,吾宁真了了。”《陶潜》道:“渊明圣者徒,真气弥天地。仕业靡匿情,醒醉归一致。羲农去已远,桃源斯足记。文章题甲子,有意亦天意。”
华焯早期的诗学习黄山谷,后期受陈三立影响较大,刻意求工,泥于用典,斟字酌句,言奥意浅。晚年之作较佳。与宜丰胡思敬创办“退庐图书馆”,收藏古籍、碑版,从事研究。晚年选定毕生诗作600首,辑为《持庵诗》4卷。魏元旷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