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泾镇
上海市徐汇区辖镇
华泾镇,隶属于上海市徐汇区,地处徐汇区南部,东濒黄浦江,南至景联路,西邻老沪闵路、华泾港,北抵淀浦河,行政区域总面积8.04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4月,华泾镇户籍人口约3.8万人。
历史沿革
元代,属华亭县。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分属上海县高昌乡、长人乡和华亭县华亭乡。
民国元年(1912年),先后属江苏省上海县、华亭县、上海特别市、江苏省申江县、上海市二十六区和龙华区。
民国十七年(1928年),华泾、关港属上海县。
1949年11月,南部曹行乡分出华泾、关港两乡,属江苏省上海县和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出机构龙漕办事处。
1951年,属龙华乡地区隶属龙华区和上海县。
1958年,江苏省上海县划归上海市,属上海市上海县。
1959年9月,成立上海县龙华公社,辖原七一公社的第六、第七两个大队和划入的龙华镇。
1961年,划出龙华镇,列入县属镇。
1984年3月,建立上海县龙华乡。
1987年3月,撤销龙华公社。
1992年7月,上海县龙华乡整建制划入徐汇区。
1998年5月,撤销龙华乡建制,建立华泾镇人民政府。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61年,龙华公社辖大队18个、生产队92个。
1965年,龙华公社所辖18个大队调整为13个,92个生产队调整为105个。
1980年,龙华公社辖关港、华浦、建华、东湾、港口、石龙、南郊、新龙华、漕溪、龙华、北杨、张塘、天钥13个大队,生产队共92个。其中,关港生产队5个,华浦生产队5个,建华生产队5个,东湾生产队10个,港口生产队11个,石龙生产队6个,南郊生产队7个,新龙华生产队7个,漕溪生产队7个,龙华生产队5个,北杨生产队9个,张塘生产队13个,天钥生产队2个。
1983年5月,龙华公社辖大队12个、生产队87个、分公司1个,居民委员会8个。
1984年底,龙华乡辖漕溪、龙华、新龙华、张塘、石龙、南郊、港口、北杨、关港、华浦、建华、东湾12个行政村,共有村民小组87个。同年5月,新成立居委会1个。
1992年7月,龙华乡辖关港、华浦、建华、东湾、北杨、港口、南郊、石龙、张塘、新龙华、漕溪、龙华、天钥、和平、牌楼、桂林、星联、虹南、长春、虹三20个行政村,共有村民小组88个,居民委员会1个。
2006年末,华泾镇辖区内有11个居民委员会,5个行政村。
2019年,华泾镇有17个居委会。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10月,华泾镇有17个社区。镇人民政府驻龙吴路2443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华泾镇地处徐汇区南部,东濒黄浦江,南至景联路,西邻老沪闵路、华泾港,北抵淀浦河。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徐汇区人民政府11.1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8.0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华泾镇地处太湖碟形洼地东端,距上海成陆年代最早的冈身地带较近,是冈身与黄浦江之间的低平冲积平原。海拔3~4.5米。
气候
华泾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夏较长,春秋较短。常年平均温度15.7℃,降水量1114毫米,日照2047小时。
水文
2011年末,华泾镇辖区内有河道13条。其中,一级河道2条,黄浦江在境内长3.75千米,在东侧由南向北流入市区,关港、新春申港、华泾港、淀浦河、张家塘港、龙华港等河东流入浦。淀浦河在境内长2.4千米;二级河道5条,总长8.53千米。
人口
2000年,华泾镇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家庭户总数8182户,平均每户2.36人。
2010年,华泾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辖区总人口6.74万人,外来常住人口28821人。城镇化率100%。总人口中,男性36053人,占53.48%;女性31362人,占46.52%;14岁及以下5654人,占8.39%;15~64.岁5.60万人,占83.03%;65岁及以上5782人(其中百岁以上5人),占8.5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6.68万人,占99.10%;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等26个少数民族,共607人,占0.90%。超过40人的少数民族有回、土家、满、苗4个民族,其中回族199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2.78%;土家族128人,占21.09%;满族51人,占8.40%;苗族49人,占8.07%。
2011年末,华泾镇人口出生率7.74‰,人口死亡率8.40‰,人口自然增长率-0.66‰。
2019年,华泾镇有常住人口6.34万人,户籍人口3.84万人,外来人口2.56万人。
截至2021年4月,华泾镇常住居民约6.8万人,户籍人口约3.8万人,流动人口约2.6万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华泾镇财政总收入2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2020年,华泾镇收入支出总计80000万元。与2019年度相比,收入支出总计持平。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80000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100%。与2019年度相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财政拨款收、支总计持平。
工业
1991年,华泾乡有工业企业90家,其中乡办13家,村办77家,全年工业产值2.11亿,工业总利润2137万元。
2006年,华泾镇有工业企业99家,其中镇办企业18家,村办企业81家,工业总产值达到37.92亿元;总利润2.3亿元,其中镇办企业总产值14.88亿元,总利润达到5095万元,村办企业总产值23.11亿元,总利润1.74亿元。全镇工业企业中有外商投资企业33家,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9家,年总产值达9.85亿元,利润1.06亿元。
2011年,华泾镇工业总产值达到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家,职工6775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8.21%。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5家,职工3472人,实现工业增加值6.55亿元,比上年增长35.51%。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36家,其中10亿元以上4家。有产业园区10个,其中都市产业园5个,科技产业园3个。
2014年,华泾镇11家总部经济企业共缴税3.49亿元,占税收总额16%。全年共引进企业271家,其中内资企业253家,注册资金17.98亿元;外资企业18家,注册资金4499万美元。
商业
1992年,龙华乡以商业、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实现了纯商业营业额18255.51万元,纯商业利润422.06万元,实现饮食业收入282.77万元,利润25.2万元,旅馆业收入438.55万元,利润129.25万元。
2006年,华泾镇以商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企业有77户。其中,商贸服务业45户,完成经营额65.81亿元,比2005年增长27%,外资企业经营额完成40.06亿元,比2005年增长41.4%,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15亿元,比2005年增长34.8%。
2011年,华泾镇商业服务业销售总额达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现代服务业销售总额17.26亿元,比上年增长133.4%。仓储业已从房屋租赁的储存向发展商务、办公等现代服务业转变。仓储总收入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6.9%。有租赁户472家,租赁总面积126万平方米。
2014年,华泾镇商业服务业销售额达到178亿元。
金融业
2011年末,华泾镇辖区内有银行营业网点4家。
交通运输
华泾镇有S20穿境而过,外环线和龙吴路是地区内横纵联系的区域性干道,还有华展东路、望月路、关港路等道路,
社会事业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华泾镇辖区内有泰国上海正大综合电视制作有限公司、德国贝塔斯曼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台湾威盛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文艺单位3个,会员300个,创作完成的文化艺术作品有《雨夜》、舞蹈《江山》等。有剧院1座,座位150个,年演出30场次,观众4500余人次。电影放映单位1个,电影院3座。建筑面积736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1个;体育俱乐部1个;建筑面积510平方米的图书室1个,藏书3.5万册。有华泾书画社、舞蹈队、合唱队等7支群众业余文化团队,开展各种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
2011年末,华泾镇有徐汇体育馆、汇龙园体育场、徐汇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等体育场馆和单位。华泾公共运动场,面积2592平方米。华泾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08人。有社区健身苑1个,健身点23个,配有健身器材256件。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华泾镇有幼儿园(所)6所,在园幼儿1498人,专任教师105人;普通小学2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校生1055人,专任教师8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级中学2所,在校生(含一贯制学校)2196人,专任教师13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高级中学1所,在校生(含一贯制学校)1335人,专任教师144人。主要学校有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位育中学。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华泾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部以上)6个,其中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下设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病床10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74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55人,其中执业医师57人,执业助理医师6人,注册护士5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57人、执业(助理)医师1.04人、注册护士0.91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6.26万人次,出院病人1134人次。
社会保障
2011年,华泾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48户、人数1764人,支出874.75万元,比上年增长7.75%;月人均413.24元,比上年增长7.57%;城市医疗救助192人次,支出66.29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6人,安置义务兵、士官等13人,安置无军籍职工6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5.67万元,比上年增长6%。敬老院4所,床位395张。社区服务设施37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其他社区服务设施21个;社区日间照料床位15张。经常性社区救助工作站、点和慈善超市16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10.8万元,接收捐赠衣被0.45万件,使万余人(次)困难群众受益。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华泾镇辖区内有邮政所2个。
风景名胜
黄道婆纪念馆由墓园和纪念馆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纪念馆入口匾额题写“先棉”两字。正厅门前立黄道婆塑像;正门柱子上镌刻对联一幅,上联“纬地经天棉植见慈恩一方衣被”,下联“梯山航海机声垂放泽千载馨香”。馆房一正两厢房的砖木结构,正屋三开间歇山式建筑,厅内阵列纺织工具、棉纺织等展品300余件。左厢房内陈列清朝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观承绘制的晋献给乾隆皇帝的棉花图1组8幅(棉花图共有16幅,馆取其8幅),并把原木刻改成石板刻画,供后人欣赏和了解从棉到布的制作全过程。右厢房陈列着另棉花图4幅,以及部分从清朝到民国的各类纺织成品。2004年,黄道婆纪念馆被列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2006年,黄道婆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道婆墓始建于元代乌泥泾古镇(今华泾镇东湾村平桥)。墓碑正面题“元代纺织家黄道婆之墓”,背后为墓志,墓坐北朝南,墓台以青砖铺地,中为楠圆石圈土墓,墓前设供桌、石凳,墓地面积1000平方米,围以花窗滴瓦围墙,前为绿化地,左立碑亭,右立碑标,四周植松柏、黄杨、盘槐、岁汉松等树木。1984年黄道婆墓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为徐汇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道婆祠也称黄婆祠或先棉祠,俗称黄婆庙,位于华泾镇南郊村黄婆庙自然村。1963年被列为上海县文物保护单位。饲坐北朝南,占地6.75亩,建筑面积570平方米,正门面东,入门前行,南为青砖照壁,北为黄母祠山门,门额题“元代科学家黄道婆纪念堂”,赵朴初书。山门内为黄母祠(又称纪念堂),为六架梁五开间歇山建筑(原样原址重建),建筑面积84平方米。祠内展示图片、文字资料,介绍黄道婆生平事迹等,祠中央供黄道婆塑像,前有启功所书抱对一副:“纬地经天棉植见慈恩一方衣被,梯山海机声垂放泽千载馨香”;上方悬“黄母祠”匾。祠后是接待、管理室。祠西为朱红长廊,廊两端各建亭1座,与长廊浑然一体;南亭额题“仰黄亭”,启功书;北亭额题“先棉圃”,谢稚柳书。长廊东侧有水井一眼。北是广场和陈列馆。陈列馆内陈列古代织物、综线、蜡染和土布等,以及中国棉纺织生产发展史图片资料。馆东辟竹林园,翠林丛中坐黄道婆纺织的石雕像。长廊西建有莲花池,池内有石舫、石汀步和石灯,石舫称“上智舫”,语出释慧能”下下人有上上智”;池西建名为“衣被天下”的青砖浮雕像,长10米。纪念堂内遍植桑竹。
邹容墓位于华泾路1000弄西侧,紧靠位育路。1963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批准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起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邹容纪念馆位于华泾黄叶楼内,原是邹容生前好友刘三(字季平)的寓所,与邹容墓地相邻。纪念馆由“少年立志”、“留学日本”、“撰写《革命军》”、“狱中纪实”、“名垂千古”、“义士刘三”六大主题板块组成。通过大量历史图片和文物资料,向参观者展示了邹容烈士生平,以及刘三先生的义举。
参考资料
第二节邹容墓邹容纪念馆.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第一节纪念黄道婆.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第一节人口变动.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3 17:1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