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丰岭是徐闻县人类最早的聚居地,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千至四千以前。因为在当地山岗出土和采集了大量属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
文物,因此确认华丰岭山岗为徐闻古人类生活
遗址。
华丰岭距县城15公里,在徐闻县城北乡华丰村,西左邻候神岭附近,前屹清代双炮台,东望三墩,清晰可见。据明清《雷州府志》、《徐闻县志》等地方史志和舆地图所载名为磨丰岭、华封岭,当地俗称“摩风岭”,民国时期改为华丰岭。此岭南北长约3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最高海拔59.8米,山岗呈低丘状。地表为玄武岩发育的粗骨砖红壤土,岭东部为耕地,西部多为瘦脊砂砾坡。建国前华丰岭因各种灌木和乔木茂盛,老虎特多而著称,当时徐闻当地人把这里称之为“死亡谷地”,意为一进华丰岭地必为老虎所伤。1949年建国后全部开垦为耕地和坡地,后因各种原因荒。
华丰岭是一座古老而神奇的红土岭。倚岭而居的徐闻人世世代代在附近耕耘,除了收获到自己的劳动果实,也常常拾到一些离奇古怪的东西。有砖、石器、陶器、铁器、铜器等,是谁把这些东西遗留在这里?人们不得而知!上世纪的60年代初期,省、市、县考古部门开始把探铲伸向华丰岭。在这里发现一大片汉墓群。70年代初,继续进行清理。但是这里究竟有多少汉墓?谁也说不清!不过,汉代文物仍时有出土。1983年1月县文物普查队在此采集到双肩石斧、石锛石凿、敲砸器、穿孔石器等共80多件(属
新石器晚期文物),同时采集到灰褐色或灰色素面夹沙陶釜(残)多件,经省文物专家鉴定此处为大型的新石器时期生活遗址。1983年3月华丰岭被
徐闻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列为湛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为了保护,徐闻县人民政府一直没有开发此地,华丰岭仍为一座孤岭。地表多长荆棘,西边和北面有大量的汉墓群。
1984年冬,徐闻县文物普查办公室人员在华丰岭,破天荒地发现和采集一批雷公斧。这是在粤西地区第一次发现新石器生活遗址。那时,华丰岭是座光秃秃的岭头,荆棘丛生,
水土流失严重,这些石器都散落在红壤土层,垂手可得。石器可分石奔、石凿、石刮、石切、石环、敲砸器、石斧,石斧有柄,或单肩,或双肩,均有刃,同时还有夹沙陶片,是当时居民的生产生活用具。石器的石质分别是板岩,沙页岩、玄武岩、玉石,除玄武岩外,其余均为舶来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的一个侧面,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一个物证。
最近,华丰岭又出土了一批汉墓文物,陶器二件,银戒指一件,铜冼(残)一件,五铢钱(残)两件。还有一柄铁剑,剑身锈杀蚀严重,已断为数段,经凑仍成形,通长108.1厘米,剑叶(身)宽3.2厘米,两侧有锷(刃),中有脊。剑茎(把)长23厘米,宽2.3厘米,茎上无箍。以剑器随葬,在徐闻实属罕见。 周礼《考工记》有“郑之刀,宋之斤(斧),鲁之削,吴粤(越)之剑”之说。剑,不仅是进攻与防卫的重要武器,而且也是上层人物标志身份的重要信物。古时出访使臣,必须佩剑,同时也可把剑用作各国相互馈赠的重要礼品。华丰岭汉剑的出土,体现了墓主的地位,侧面反映了
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