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的二级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是国内外知名的经济学院之一,在已故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林少宫等带领下,发展迅速,具有完整的学科体系、较强的师资队伍、较高的学术水平、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谐的工作环境和一流的硬件设施,是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理想园地。
学院简介
1953年,原华中工学院建校,成立政治经济学教研室
1981年,原华中工学院成立经济研究所;
1983年,原华中工学院成立经济与管理工程系;
1985年,原华中工学院成立经济管理学院,下设经济学系、数量经济学系、管理工程系、社会学系;
1988年,原华中理工大学成立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1994年4月,分别组建原华中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由原经济学系、数量经济学系、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成;
2000年6月,原华中理工大学与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建学院组建新校,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2018年10月26日,被教育部遴选为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之一。
专业设置
学院现设有经济学系、金融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三个教学科研机构,拥有一批高水平研究平台,包括两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两个研究院(张培刚发展研究院、国开行—华科大发展研究院),以及十多个研究中心和研究所。 目前拥有完整的经济学学科体系。设有经济学(经济学-数学实验班)、金融学(含中英合作国际班)、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含全英文国际班)、国际商务、经济统计学6个本科专业,每年招收本科生近300人;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包含所有二级学科)以及金融和国际商务2个专业硕士点,每年招收硕士生200余人、博士生30余人。学院面向校内外开设双学士学位课程班,每年招收100余人,此外,在校各类国际留学生百余人。其中,西方经济学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理论经济学为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数量经济学为湖北省重点二级学科。还设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经济学院具有完整的学科体系,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包含所有二级学科)以及金融和国际商务2个专业硕士点。其中,西方经济学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理论经济学为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数量经济学为湖北省重点二级学科。还设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一批高水平研究平台,包括两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两个研究院(张培刚发展研究院、国开行—华科大发展研究院),以及十多个研究中心和研究所。学院以西方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为主攻方向,高起点开展经济学教育和科研,在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为国家和区域发展提供了大量具有重要的学术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经济学院师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0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22人,其中“华中学者”6人(含3名领军岗学者,2名晨星岗学者,1名特聘岗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绝大多数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和出国访问进修的经历。近几年引进了一批国际一流大学的博士。此外,学院还邀请了包括一批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为兼职教授。
学院以西方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为主攻方向,高起点开展经济学教育和科研,在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为国家和区域发展提供了大量具有重要的学术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学院教师在国内顶尖和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了一批重要论文。近几年全院教师承担和完成了一大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含三项重大招标课题)、国家部委等科研课题和项目。
学校环境
学院具有良好的办学环境。拥有1.5万平方米现代化办公大楼,实验教学中心和资料信息中心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此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和林少宫-麦克法登奖学金的建立,也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学优秀成果奖和中国经济发展论坛已成为我国社会科学界的重要学术品牌。学院历来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许多著名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实质性、有成效的合作关系。
办学宗旨
学院坚持育人为本,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现有在校学生近1700余人,其中研究生500余人,包括博士生100余名,学术型硕士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生400余名,国际留学生100余人。学院重视经济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的训练,注重学术型、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分类培养。历届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在学界、政界、商界成绩突出,涌现出一大批的杰出人才。其中活跃在国际国内的一批知名经济学家,被誉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家群现象”。近年来以两篇全国百优博士论文为代表的学术型人才辈出。
机构设置
学系:经济学系、金融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研究机构: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张培刚发展研究院、国家开发银行—华中科技大学发展研究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数量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下设数量经济研究所、金融工程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所、企业经济研究所、制度与产权经济研究所、国际商务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所、区域发展与循环经济研究所、国防经济与装备战略管理研究所。管理机构:院党总支办公室、院行政办公室、院教务办公室、院学生办公室、院继续教育办公室、院资料室、院实验室。
科研实力
学院已培养了一大批各方面能力出众的经济学人才。其中田国强艾春荣谭国富石寿永徐滇庆、宋敏等一批校友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经济学家。
学院一直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同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以及港澳台地区的许多同行保持密切的学术联系。学院每年都邀请许多海外学者前来讲学,曾经来访的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有阿罗(Kenneth Arrow)、西蒙(Herbert Simon)、克莱茵(Lawrence Klein)、赫克曼(James J.Heckman)、麦克法登(Daniel L.McFadden)、赫尔维兹(Lenid Hurwicz)、恩格尔(Robert. F.Engle)、莫里斯(James A.Mirrlees)、张五常、邹至庄、刘遵义、顾应昌、戈登(Myron J.Gordon)、阿德曼(Irma Adelman)、帕金斯(Dwight Perkins)、杜塔(Manoranjan Dutta)、拉丰(J.J.Laffont)、韩德瑞(David Hendry)、卡塞尔(Dieter Cassel)、肖政、杨小凯等。学院每年不断派出一些教师、研究生出国访问、进修和学习。
师资力量
学院先后聘请的荣誉和兼职教授主要有:赫克曼(2000年诺奖得主)、麦克法登(2000年诺奖得主)、赫尔维茨(2007年诺奖得主)、恩格尔(2003年诺奖得主)、莫里斯(1996年诺奖得主)、张五常、卡塞尔、谭崇台、厉以宁、郭益耀、俞肇雄、林毅夫、邹恒甫等,其中田国强、徐滇庆、艾春荣、谭国富、宋敏、石寿永、黄晓东、李东、张燕生、张军扩、巴曙松、李佐军等一批校友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经济学家。
研究方向
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主要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主要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10 17:30
目录
概述
学院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