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源于1953年始建的华中工学院化学教研室。1981年原华中工学院化学教研室与物理教研室合并成立理化系;1983年成立华中工学院化学系,设立应用化学本科专业;199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精细化工本科专业(1999年变更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06年11月成立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系;2008年5月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发展历史
1953年,华中工学院化学教研室创建。
1981年,原华中工学院化学教研室与物理教研室合并成立理化系。
1983年,成立华中工学院化学系,设立应用化学本科专业。
199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精细化工本科专业(1999年变更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2006年11月,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系。
2008年5月,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止2021年9月,学院设有3个系,分别是化学系、应用化学系、化学工程系;设有化学、应用化学2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止2021年9月,学院现有在岗教职员工138人,其中专任教师104人,教授(研究员)6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33人。教师队伍中有双聘院士1人,外籍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9人,湖北省级各类人才46人。
英国皇家学会院士:Andrew Cooper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解孝林、朱锦涛
国家级青年人才:甘泉、吉晓帆、李忠安、彭海炎、王得丽、王靖宇、王帅、王艳、吴雪松、吴钰周、夏宝玉、薛志刚、张恒、张连斌、赵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吴康兵、廖永贵、顾彦龙、谭必恩、王帅、王得丽、解孝林、高中洪、朱锦涛
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高中洪、甘泉、李忠安、李涛、刘红梅、谭必恩、吴康兵、解孝林、薛志刚、朱锦涛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8月,学院拥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1个,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1个;湖北省重点学科1个。
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化学(理学)
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材料物理与化学(工学)
湖北省重点学科:化学
2008年,学院化学学科进入ESI排名(Top1%)。
2020年5月,学院化学学科ESI排名前进到TOP0.95‰(123/1299),成为学校第五个进入前1‰的学科。
2020年软科排名中,学院化学学科位于世界第54位 (国内第14位)。
2020年自然指数年度榜单中,学院化学学科位于世界第43位。
教学建设
2015年开始招收化学拔尖实验班,列入学校启明学院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实行“三制三化”教育。2017年开始分别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共建“吴学周精英班”和“化学菁英班”。2020年开始招收本硕博衔接培养的化学强基计划实验班。
截至2022年8月,学院1个专业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化学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化学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8月,学院建有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无机化学与药物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材料化学与服役失效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生物医用与防护材料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参与共建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和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8月,学院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科学前沿和关键领域开展研究。2008年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高水平奖励十余项。2016年以来,学院先后发表SCI论文1500余篇,其中在Science,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一流期刊上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获授权专利290余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十余项;获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湖北省创新群体项目2项,一些研究成果已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促进了学科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文化传统
“砥德砺行,格物致新”
现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