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疏
北宋书法家黄庭坚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
《华严疏》是北宋书法家黄庭坚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书法内容
此卷书于花绫,四周有破损。行书十九行,字大约径五公分,后七行字略小。
正文内容:☐门抽顾颂,衲僧眼皮重。眼皮七八量,雷车打不动。打不动,抽顾颂,时念弥陀三五声,追荐东村李胡子生天,西山裏孟八郎强健,福田院裏贫儿叫唤,乞我一文大光钱。
卷后自跋:巽上人为华严作佛事,又持此轴来乞作小疏,予以为鹭鸶股上不胜下刀,可持此字去,有能以百千助缘事者与之。鲁直题。
卷后有款,但无书写年月,钤有“迟云珍赏”、 “古心堂”、 “雷氏裕之”、 “钱唐汪日丞迟云氏图书记”等鉴藏印,后有迟云居士跋。
创作背景
《华严疏》卷是黄庭坚在泗州向德平的途中,经京师华严寺时应巽上人之请而书写。创作时间为元丰七年(1084)春夏之间。其时作者40岁。
艺术鉴赏
结体
此卷前部疏文结体近楷,取行书笔势,可称之为行楷。其字取法颜鲁公大字笔意,径二寸,宽博雄放,兼有苏书的韵味。结字章法以颜书为宗,欹侧处与东坡暗合。字中主笔任意挥洒,得峭健潇洒之意境。
笔画
此卷下笔厚重酣畅,凝炼舒展,处处擒纵,骨硬肉丰,笔力沉雄,举重若轻,笔势飞动间有篆籀气。整卷书法运笔浑厚凝重,笔力道劲,刚健质朴。卷中有明显的颜鲁公的痕迹。这与黄庭坚这一时期钻研鲁公笔法有关,用笔坚实、有力,结体开阔疏朗,如“时”、“院”等,颜体的形貌特别重,横画已经较夸张,“量”、“五”、“一”的横都极其舒阔,捺脚也稳健厚实,但也有极明显的个人特色。跋语的笔致已很流畅,“与”的横笔具一波三折之妙。应该说,这件作品已不是初学期的作品,与略后的《水头镬铭》较为接近。
名家点评
明·张丑:用花绫书之,虽破碎而神采焕然,终不失为名迹也。(《真迹日录》)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总体结构揖让有序,不故为抖擞,而是动作内敛、露锋之笔险劲而锐,特别是一些字行如“西山里”三字,完全是小楷严谨急促;洞达稳健的姿态与一些长线条交叉在一起,显得松紧、粗细、横斜有序极富于节奏感。作为山谷的行书作品,它与楷书《景道君帖》及草书《花气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即在行书作品中,它也是近于《诗送四十九侄》一路,而不同于《松风阁》和《经伏波神祠卷》。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用笔方劲斩截有力,结构不一味铺张,而是宽紧有序,比较内敛;锐锋不常用,每出现处必是点睛之笔。在某种程度上,我以为它们甚至与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也是同一胎息。在山谷众多放纵之作的对比之下,这些较为含蓄的作品犹为可贵。
历史传承
此卷曾经明韩世能藏,钤有“世能”朱文印;清初韩逢佑藏,钤有“逢佑”白文印;汪日丞藏,钤有“钱塘汪日丞迟云氏图书记”、“迟云珍赏”朱文印;益阳周氏藏。嘉庆七年李廷敬刻入《平远山房法帖》。见于明张丑南阳法书表》、张丑《真迹日录》、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裴景福壮陶阁书画录》等著录。
1962年,文化部文物管理局拨交上海博物馆。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年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与张耒陈师道晁补之同列“苏门四学士”。工书法,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散文、辞赋为时人所重。诗歌与苏轼并称,师法杜甫、韩愈,力避滑熟,擅长用典,刻意章法,喜用拗律险韵,语言奇警。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7 20:12
目录
概述
书法内容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