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丝竹
禾本科苦竹属植物
华丝竹(Pleioblastus intermedius S. Y. Chen)是禾本科、苦竹属植物体木质化竹类植物。竿高可达4米,直立,髓为许多圆形薄片所组成,幼竿绿色,老竿暗绿色至黄绿色,竿环稍隆起,高于箨环;箨鞘革质,箨舌截形或拱形,箨片狭短三角形,开展或外翻,叶鞘宿存,叶耳镰形,叶舌尖凸状,叶片披针形,叶缘有细锯齿。5月中下旬笋期。
形态特征
植物体木质化。竿高3-4米,粗1-2厘米,直立,竿壁厚约6毫米,髓为许多圆形薄片所组成,幼竿绿色,被厚白粉,节间还被有脱落性小糙毛,老竿暗绿色至黄绿色,被有粘附性灰黑色粉质;中部节间通常长21-22厘米,圆筒形,唯在分枝一侧的基部微凹;竿环稍隆起,高于箨环;箨环上有箨鞘基部的残留物;竿每节分3-5枝,枝与主竿成45°的夹角。箨鞘革质,迟落,与节间等长或略超过节间,绿色,边缘焦枯色,背部具紫色稀疏纤毛;有点状的箨耳和耳缘繸毛,或无箨耳而仅有几条直立易脱落的繸毛;箨舌截形或拱形,高约2毫米,被白粉,边缘具短纤毛,但易脱落而变为无毛;箨片狭短三角形,开展或外翻,先端渐尖,基部略向内收窄,生长在箨鞘顶端中部之下陷处。末级小枝具3-4 (8)叶;叶鞘宿存,背部具较密的小刺毛,后易脱落而变为无毛;叶耳镰形,易脱落,耳缘有放射状伸展长达3毫米的紫色繸毛;叶舌尖凸状,高达5毫米,纸质,先端薄纸质;叶片披针形,长10-23厘米,宽(1)2.5-3.3厘米,上表面淡绿色,光滑无毛,下表面黄绿色,有白色短绒毛,基部楔形且不对称,次脉7或8对,叶缘有细锯齿。花枝未见。 笋期5月中下旬。
产地生境
华丝竹是中国特有竹种,仅分布于浙江省景宁县的东坑、景南、雁溪等乡镇。其分布范围狭小,属稀少珍贵小径竹种。
华丝竹主要分布于E119°3323”-119°45′02″,N27°44′04″-27°49′01″之间,即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坑、景南、雁溪等乡镇内,海拔500-1000米的山谷两边,山岗少见,分布面积263.53公顷。
华丝竹生长在年平均气温16.8℃,年平均降雨量1967.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5%,中亚热带气候,海拔500-1000米山谷两边。山地红壤或黄壤,土层厚度30-120厘米,表土层10厘米左右,腐殖质含量丰富,有机质含量高,pH5-5.5,硝态氮3.0×10-6,速效磷2.8×10-6,速效钾3.0×10-6,石砾含量10-20%,主要混生植物上层有马尾松杉木甜槠苦槠厚朴等,下层主要有柃木杜鹃石栎铁芒萁乌饭等。
生长习性
幼竹生长:华丝竹幼竹高生长与一般小径竹基本一致,均呈现慢一快一较慢的规律。野生华丝竹一般5月初开始出笋,出土后头10-12天生长慢,每天长高3-8厘米,平均日生长4.0-5.1 厘米,然后进入高生长期,每天长高10-40厘米,尤以第15-20天最快,其生长量占全高的51%,高生长结束前3-5天,生长速度相对放慢,每天长5-20厘米,整个高生长过程30-36天。高生长停止后,笋壳开始脱落,笋壳边脱落边展枝、叶,到长成幼竹即全部展叶约需要60天时间。另对人工栽培的出笋观测发现,集约经营能提早出笋,人工栽培的比野生的出笋约早1星期。
竹鞭生长:华丝竹是在当年竹笋停止高生长,笋壳开始脱落时,竹鞭才开始萌发生长。华丝竹鞭6月中下旬开始萌发生长,6月15日到7月底一个半月生长快,从8月开始生长量快速下降,9月停止生长,7月份生长最快,可能是6月新竹已发新叶,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根部输送养料,而地表比较湿润。8-10月生长速度变化,与生长的地位置不同而地表干燥不同所致。
育植技术
栽种:华丝竹除了出笋期,夏季高温伏旱、冬季严寒天气外,其余季节均可栽种,但以每年的冬初11月和早春2-3月中旬栽种最为适宜。种植密度应以母竹来源、基地条件、希望成森时间等因素来确定,一般亩种植密度为70-100株,栽种时先按行株距开挖长宽各为80厘米,深40厘米的种植穴,将心土、表土分别堆放于洞穴两侧,在种植穴的底部覆垫表层肥土10-20厘米,与有机肥4-5千克或复合肥1-1.5千克混均耙平。在解去种竹宿土球包扎物后,将种竹放入种植穴的中心位置,顺应竹蔸形状使鞭根自然舒展,鞭根处在土中20厘米左右位置,先回填表土,然后回填心土,分层轻轻压实,使鞭根与土壤紧密接触,填土至与地面持平时浇足定根水,再覆土高出地面10-12厘米的馒头形,其上覆以稻草等覆盖物,以减少水分蒸发,如遇干旱无雨天气,在栽后7d左右再浇水一次,以便种竹成活。
园地管理:栽后园地管理是确保种竹成活,加速成林,为竹林创建健壮生长生境条件,提高产出效益的重要保障,一般应注意落实如下技术环节。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华丝竹中国的特有竹类物种之一,据资料报导仅分布于浙江省境内,分布区域较为狭窄,属稀有珍贵小径竹种之列,景宁县是该竹种的主要集中分布区域,常见生长于海拔400-1000m溪沟路旁、疏林地带、林缘,上层有马尾松、杉木、甜槠、苦槠和厚朴,下层有柃木、杜鹃、石栎、铁芒萁、乌饭树和芸草等地处。由于其鲜笋不含涩味、味美可口、人皆喜食,且出笋期处在毛竹笋、石竹笋之后的鲜笋淡季,长期以来受到掠夺式采笋;因砍竹利用和其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以致华丝竹生长生态环境变劣,开花、枯死现象趋重,生长分布区域、资源存量趋减,根据景宁县林业部门调查,其主要集中分布于该县的东坑镇、景南、雁溪等乡镇的小区域范围,分布面积仅为263.53公顷,通过访问当地老农不管是分布区域、分布面积,还是资源存量都较以往趋减。
主要价值
竹材较硬,可作伞柄。笋味尚属可口。华丝竹笋味鲜美香甜,具特色的是此笋每节离地下端比上端鲜嫩,是景宁县东坑镇群众腌制小竹笋主要原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8 09:0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