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大学
中国江西省公办高校
东华理工大学(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东华理工”,学校法定注册地位江西省抚州市,主管部门为江西省教育厅,是中国核工业第一所高等学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自然资源部、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具有地学和核科学特色,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教、艺兼备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111计划”入选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是中国人民海军士官选拔培训基地、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人才培养基地。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1958年6月16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批准,第二机械部第三局教育处电话通知同意建立“太原地质专科学校”,校址从太谷县城迁到太原市二营盘;8月16日起启用新印章。
20世纪50年代中叶,党中央作出了发展原子能事业的决策。为了解决寻找铀矿的技术人员问题,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于1956年6月在山西太谷创立了太谷地质学校,这就是东华理工大学的前身;7月地质部第三局正式命名学校校名为“地质部太谷地质学校”并颁发了印鉴。学制定为三年,校长王涛;1957年6月,学校改名为“第三机械工业部三局太谷地质学校”;1958 年4月20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三局发文批准学校校名更名为“第二机械工业部三局太谷地质学校”。
1959年9月二机部(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决定,学校迁至邻近某特大型铀矿区的江西省抚州市,校名改为抚州地质专科学校(本科)。1969年至1973年受“文革”的影响,学校停办。1974年开始筹建复校,其间培养了三届中专生。1978年4月复办大学,校名为“抚州地质学院”。
1982 年1月更名为华东地质学院。学院是全国第一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和第四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9年4月军工院校管理体制改革后,学院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转属地省管理,实行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防科工委共建的管理体制,以江西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2001年,华东地质学院成为国防科工委(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前身)与江西省政府签署共建协议的第一所高校,在全国首创了部属高校管理体制调整后进行省部(委)实质性共建的新模式。
2002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学院更名为“东华理工学院”。2005年,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国防生后备军官选拔基地。2006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江西省政府双方签订了共建东华理工学院协议,东华理工学院国防科技学院同时挂牌成立。
东华理工大学
2007年1月,经专家组讨论通过,同意东华理工学院更名为“东华理工大学”;5月18日学校正式挂牌,成为东华理工大学。2010年10月19日,江西省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在北京签署了共建东华理工大学协议。2011年9月,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3年5月16日,国土资源部与江西省政府在南昌举行共建东华理工大学签字仪式。2014年12月19日,东华理工大学与抚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东华理工大学抚州师范学院”。2015年10月,原英文校名“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ECIT)更名为“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ECUT)。2017年8月,学校入选2017年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 计划”);12月,学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化学和电子科学与技术等3个学科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0月24日,批准立项建设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是我国核资源与环境领域目前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2019年7月,经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文,东华理工大学南昌校区扩建工程项目正式获批,估算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估算总投资4.2亿元;12月,东华理工大学27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东华理工大学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8月12日,东华理工大学举行“钱七虎班”揭牌仪式,钱七虎受聘为“钱七虎班”荣誉班主任。2023年6月12日,东华理工大学校史陈列馆开馆仪式举行;7月28日,东华理工大学与通慧科技集团联合成立的“数智监测产业研究院”在南昌校区地学楼正式揭牌。12月29日下午,东华理工大学核地学部成立。2024年5月22日上午,东华理工大学北斗学院揭牌仪式在南昌校区测绘楼一楼大厅举行。9月19日,东华理工大学电子信息现代产业学院揭牌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设有20余个教学单位,开设69个本科专业(其中61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拥有“十三五”国家国防特色学科5个,“十四五”江西省一流学科3个,化学学科、工程学科、地球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219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708人,高级职称人员714人(正高210人、副高504人),具有博士学位940余人,博士生导师128人,硕士生导师870余人,国家“杰青”、国家“优青”等国家级人才34人次,省级人才176人次。同时,聘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总统顾问等20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兼职教授。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20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本科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2个专业被遴选为江西省高校星级专业,8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新工科和新文科项目、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名师等高水平教学资源和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拥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获批硕士、本科层次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领域(专业)10个;拥有省级本科高水平教学团队20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
截至2024年5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3项。2021年9月,东华理工大学获批“江西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先后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巴西、智利等20多个国家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际交流和学术联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 建设、“金砖国家”创新行动计划,承办了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孔子学院,与俄罗斯联邦卫生部建立了长期科技合作关系并成立了 “质谱科学与仪器俄罗斯研发中心”。积极开展科技援外项目,与柬埔寨农业部对接,促进科技成果境外转化。学校积极引进外国高端专家服务学校教学和科研,充分利用科研平台吸引港澳台青年学者前来工作,获批科技部“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国际杰青)计划、江西省首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先后有3位外国专家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
东华理工大学与国内各个高校和企业也有着众多交流,具体如下: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拥有“铀资源探采与核遥感”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首个“核资源与环境”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首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质谱科学与仪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以及“东华加速器中子源”科学装置、“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创新研究中心、“核技术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原子能机构参比实验室在内的30余个国家及省部级高水平科研平台;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西省科技创新团队6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5月,学校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年均科研经费达2.8亿元,总量位列全国170位以内,稳居全省前列。先后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际(地区)科技合作重点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与二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0余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拥有图书馆2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40354.36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4000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278.20万册,当年新增267001.0册,生均纸质图书83.87册;2022年图书流通量达到4.25万本册。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拥有电子期刊6.51万册,学位论文435.69万册,音视频28413.0小时,电子资源访问量705.42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797.15万篇次。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78年,是江西省教育厅主管、东华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具有鲜明的地学与核科学特色,主要刊载与之相关的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测绘科学技术、核科学技术、岩土工程、环境科学技术、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等学科的创新性成果及其国内外新动态、新成就的述评。该刊先后荣获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江西省重点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并被多种检索刊物或数据库收录。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江西省教育厅主管,由东华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3512,国内统一刊号:CN36—1299/C),1982年创刊。该刊的主要任务是反映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活跃学术气氛,促进学术交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开设的主要栏目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临川文化研究”“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研究”“文学与艺术研究”“政治与法律研究”“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等。该刊系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西省优秀期刊。“临川文化研究专栏”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江西省优秀期刊栏目。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学校徽志为盾形衬底,白底蓝字,标有学校中英文名称、创始年份和校训。盾形设计和原子轨迹图,突显学校核军工特色。学校徽章为题有以毛体字为基础的中文校名标准字形证章。
校旗为长方形旗帜,上方为蓝色背景,标有东华理工大学徽志,下方为白色背景,标有学校中文名称和英文译名。校旗长宽比为3:2,旗面尺寸为240cmx160cm,可根据需要按照比例缩放。
精神文化
敦本务实、崇义奉公
明德厚学、爱国荣校
社团文化
截至2023年6月,东华理工大学共有学生社团92个,分为6大类,分别为思想政治类、学术科技类、创新创业类、文化体育类、志愿公益类以及自律互助类。其中五星社团5个,四星社团11个,三星社团14个。
申报并且成立于2018年11月份,是全国大学生联盟公益组织“四季邮局”在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的一个分支,四季邮局是一个提倡公益、阅读和扶贫的大学生自发性公益性组织,通过传统书信为贫困地区送去祝福与希望,另外经常会向贫困山区捐赠图书衣物,进行支教。而四季有你书信协会作为其分支,旨在通过传统书信、书籍和社会公益活动的方式来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让世界充满爱。协会在和全国大学生共同参与公益活动的同时,也在号召东理学子加入到公益志愿活动事业中。
该协会成立于2017年6月,为广大演讲与口才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协会通过举办演讲培训、比赛等活动,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提高会员的口头表达能力、社交能力,使会员的能力在活动中不断提高,在参与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成长。
该协会成立于2002年,它隶属于东华理工大学抚州校区学院分团委和学生社团联合会,本社团是在协会会长的指导下,通过口才礼仪,社交礼仪以及社交技巧的培养,从非技能型专业知识方面提升东华理工大学生的软实力,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社交综合水平。
校区情况
东华理工大学有南昌、抚州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3800余亩。
南昌校区
该校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广兰大道418号。
抚州校区
该校区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学府路56号。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二叠湖
东华理工大学图书馆前的两片湖之所以被称为“二叠湖”,是因为东华理工大学地学优势明显,故以二叠纪“二叠”命名。每到夏季,二叠湖荷叶连天,美不胜收。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学校是花园式校园,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单位”“江西省园林化单位”“江西省文明校园”,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学校面向全国招生与就业,就业率一直保持在全省高校前列,多次被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参考资料
学校概况.东华理工大学.
历任领导.东华理工大学.
现任领导.东华理工大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22:5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