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出家,
汉语成语,拼音:bàn lù chū jiā,意思是年岁大点才离家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后比喻中途改行从事某种非本行的工作
宋·佚名《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
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出家的一般。”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夫人与他讲些经典,说些因果,王氏
问一答十,说得夫人十分喜欢敬重。闲中问道:‘听小师父口谈,不是这里本处人。还是自幼出家的,还是有过丈夫、半路出家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六六回:小道原因家寒,毫无
养赡,实实半路出家,仗着算命弄几个钱吃饭。
清·
钱泳·《履园丛话·杂记·释道诗》:自幼披剃即读经忏,谁能以
经史子集贯于胸中哉!若读书人半路出家,自有
不得已之事,即有一、二诗篇亦必写其
牢骚抑郁,而终非释、道之诗也。
公今度《长短录》:他不理会内行的
嗤笑,写啊改啊,改啊写啊,终于写出了好作品,成了一个颇有希望的半路出家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