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河桥,位于湖北武汉市
黄陂区罗汉寺街河李湾的龙须河上,属保存较好的
明代建筑,1988年12月25日被
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该桥为五孔
石拱桥,桥面呈“之”字形,好像两座只修了半截的桥梁在河中搭接而成,故得名“半河桥”。桥长61米、宽4.5米,孔跨4.5米,条石结构,镶边纵联式砌筑券拱。由于注重利用河心旧有的礁
石为桥基,所以桥身分成东、中、西3段。桥共5个孔,拱形桥孔3个,均采用拱圈石镶边纵联砌置法砌筑,拱跨3米左右。长方形孔2个,是在两段桥身之上平铺厚大青石板而成,孔宽2米左右。桥身选用打磨规整的青石条为石料,以石灰为基本粘合料,平铺顺砌,错落相衔。两侧原建有青石桥栏,现俱已损毁。
该桥为何建成“Z”字形呢?传说古时候,由于半河桥河水流量很大,桥屡建屡垮。发水时,两岸的人只能望河兴叹。有一年的枯水季节,一个乞丐在河滩睡了一觉,他睡过的地方留下了一道反书的“Z”字形印。人们就得到启发,照着乞丐在河滩睡的这个形状建成了今天的半河桥,从此桥就再也没有被冲垮过。
据说,这座桥是清代由河李湾“李善人”募资兴建的。这坐曲折而牢固的“半河桥”的设计是有科学道理的。首先,桥呈反书的“Z”字形,能够减轻河水对桥的冲击,增强了桥的牢固性。其次座桥充分利用了河中的礁石的走势,增加了桥基的牢固性。
古桥保护
半河桥:只走行人不走车
半河桥位于罗汉寺街河李湾西南龙须河上,修建于明末清初,桥长16米,宽4米,桥身分成东、中、西3段,共有5个孔,均采用拱圈石镶边纵联砌置法砌筑,选用打磨规整的青石条为石料,平铺顺砌,错落相衔。
此桥兼有拱券式和石墩石面板式两种结构,而且桥身在河中部两度曲折反向,看上去桥面平面为S形,好像两座只修了半截的桥梁在河中搭接而成,故名“半河桥”。桥面呈S形,能够减轻河水对桥的冲击,增强了桥的牢固性,同时充分利用了河中的礁石走势,增强了桥基牢固性。
黎世炎说,半河桥于1998年被列为市级文物。如今对面的河李湾人烟繁盛,买车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没有“图简便”、拆了老桥盖新桥,而是在村子的另一边修了一条马路连接大路,这种做法值得称道。
二太桥:戴新帽穿旧衣
二太桥位于黄陂区长轩岭街道鸳鸡坡,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前后,相传由一权贵的二太太捐银修建而得名。桥长20米、宽3.3米、高5.5米,由3个结实的桥墩支撑,桥墩外观形态与长江大桥桥墩十分形似。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桥桥面已铺上水泥,而桥的主体“整旧如旧”,在合欢竹林中呈现出一种新老结合的朴素美。
黎世炎介绍,桥面为了行车进行的整修按说属于“破坏”,但是由于交通部门和施工者的小心翼翼,只动了“浅浅一层头皮”,嵌在这道河沟还算自然和谐。他告诉记者,这一带涧深水急,两岸路网、水田规制严密,要另起炉灶几乎不可能,因此,用这种“戴新帽穿旧衣”的方式确保民生方便和古桥保护,称得上态度谨严。
青石桥:整旧如旧很有“穿越感”
位于黄陂区木兰乡的青石桥始建于明朝,长约15米、宽5.2米、高6.5米,东距今木兰湖3公里。此桥与张都桥类似,也属于桃形拱桥,不同的是它经历最近的整修后,既能行车又能走人。
相传明崇祯末年,张献忠在武昌建立农民政权后,其部队曾与明军在青石桥一带发生激烈交战,张部炸垮了青石桥。桥被炸后,因复修银两一时难以筹措,人们只好用石板搭建了一座便桥,直到清康熙初才得以复建,道光末年又在原桥的基础上改建扩建。
2000年,黄陂区有关部门对此桥面进行了谨慎修缮,将一些裂开的砖块略用水泥黏合,基本保持了古桥风貌,今人行走其上,很有“穿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