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拉山红山文化墓地,位于辽宁省
朝阳市龙城区北郊,南距朝阳市9公里,距
牛河梁遗址核心区约80公里。2014年至2016年,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
朝阳市龙城区博物馆对朝阳市半拉山红山文化墓地发掘取得了重大收获。通过三年发掘,共清理墓葬78座、祭坛1座、祭祀坑29座,出土遗物共计200余件,主要有陶器、玉器、石器等,其中玉器140余件。
历史沿革
半拉山红山文化墓地是一处性质单一的红山文化积石冢墓地,距今约5300年至5045年,属于红山文化晚期。
2009年,朝阳半拉山红山文化墓地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发现。首次发现时,该墓地已经被盗掘,遭到严重破坏。
2014年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
朝阳市龙城区博物馆联合开展半拉山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2014年9月至10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发掘队将墓地表土层清理完毕,初步确认了墓地的平面形状与结构特征。
2015年4月至10月,考古发掘队主要清理了墓地南部的墓葬和东北部的祭祀遗迹。
2016年5月至12月,考古发掘队主要清理了墓地南部的墓葬和北部的祭祀遗迹。
2016年12月,该墓地田野发掘工作全面结束。朝阳半拉山红山文化墓地发掘工作共历时三年。
墓地特点
在清理的78座墓葬中,大多数人骨保存较差,少数保存较好,一些人骨上撒有一层红褐色矿物质。墓室内只随葬玉器,器形以玉璧和玉环为组合。共发现早期墓葬15座,未发现明显分区。共发现晚期墓葬63座,主要位于墓地南部,在北部祭坛外围也有零散分布。
从地层堆积角度看,半拉山墓地文化内涵较为明了,未发现其他时期的文化堆积层,但墓地的冢体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叠压打破关系。从上至下可分为三层,根据墓地冢体地层堆积结构情况,反映出该墓地在营建和使用时间上经历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变化,据此,考古工作者将墓地分为早、晚两期。
冢体是由下部黄土堆积的土冢、上部石砌的界墙及外部积石堆积三部分组成。早期阶段只见黄土堆积的下层土冢,在晚期阶段的土冢之上,又出现了石砌的界墙和起封盖作用的积石堆积。土冢是由人工用黄土在地表之上堆积而成的一个土台,台面较平整,平面近圆角长方形,界墙石多经人工打制,形制较规整,外端宽大,内端窄小,近似楔形。积石堆积主要是由青灰色的安山岩、少量白色石灰岩、黄色砂岩石块组成,石块个体差异较大,无人工痕迹,堆积杂乱。积石堆积主要集中分布于上层土冢东侧和北侧的界墙处,堆积较厚,可分为上下两层,主要起封盖和保护土冢的作用。其余位置的积石堆积规模较小,堆积较薄,仅见一层,个别为墓葬的封石。
朝阳半拉山红山文化墓地考古成果主要体现于五方面:
这是一处性质单一的红山文化积石冢墓地,根据出土人骨的碳14测年数据,经树轮校正,距今约5300年至5045年,属于红山文化晚期。
该墓地层位关系明确,完整地揭示出红山文化晚期积石冢以及墓葬、祭祀遗迹等营建全过程。
清理墓葬78座,其中包括1座中心大墓、20座土坑墓、55座石棺墓、两座积石墓。这是红山文化一个单体冢内发现墓葬数量最多的一次。
首次在红山文化积石冢上发现建筑址,并有柱洞和础石,推测建筑址具有祭祀功能。
墓地出土的各类重要遗物。其中,出土玉器共140余件;发现了14件人像制品;首次发现带有三个凸起耳的环形玉璧。
结构布局
墓地兼具埋葬与祭祀功能。从墓地结构与布局来看,该墓地经过了精心的规划和营建,以石界墙为界,南部为墓葬区,北部为祭祀区。在冢体上进行的两项活动产生了两种遗迹现象,即墓葬和祭祀遗迹。
墓葬遗迹
根据墓葬形制和结构上的差异,半拉山红山文化墓地可分为土坑墓、石棺墓和积石墓三类。
土坑墓均为长方形竖穴墓,不见葬具,人骨保存情况较差,随葬品较少。其中一座土坑墓葬式为单人二次捡骨葬,人骨呈捆束状叠放在一起,保存较差,大部分已粉化,可辨有头骨、肋骨和肢骨等。墓主人为男性,下葬时年龄约45岁至50岁。在骨堆中近头骨处,出土1件白色玉环。
石棺墓为墓地的最主要墓葬形制,多为南北走向,成行排列,分布较密集,存在叠压关系。棺室四壁均为石板立砌,形制较规整,出土遗物较丰富。其中一个石棺墓的棺壁用黄色和青灰色石块立砌而成,东端单层立砌一块三角形石板,西端未立砌石板,南、北壁各单层立砌三块大石板,石棺长1.80米、宽0.60米、深0.38米。棺底为三块厚重大石板铺垫,缝隙用小石块封堵,较为平整。葬式为单人一次仰身直肢葬。人骨保存一般,整体形状完整,未见头骨,四肢骨和肋骨保存较好,盆骨已腐烂。人骨上覆盖一层红褐色矿物质。墓主人为男性,下葬时年龄约30岁以上。出土玉龙、玉璧、石钺及兽首形钺柄端饰四件遗物。
积石墓数量最少,出土遗物较少。墓圹平面近长方形,为杂乱积石构成,圹壁不规整,圹底不平。墓圹残长1.88米、宽0.75米。葬式为单人一次仰身直肢葬。圹内人骨保存较差。
祭祀遗迹
朝阳半拉山红山文化墓地除埋葬功能外,还兼具祭祀功能。祭祀遗迹主要由祭坛、坛上建筑址及祭祀坑组成。早期仅见祭祀坑,晚期出现了祭坛。祭坛位于冢体北部界墙内,是整个墓地的最高点。是在上层土冢上利用石块围砌而成的一座近长方形的黄土台,东西长13.8米、南北宽11.5米。墙石直接摆放在上层土冢上,仅垒砌一层石块,未开槽。西、北坛墙保存较好,东、南坛墙保存较差,南墙仅存一块石块。墙石多经人工加工,形制较规则,呈楔形。西墙的一块墙石上存有雕刻的符号。祭坛活动面经人工夯打,较坚硬,夯窝较大。活动面上发现有七个保存完好的柱洞,分三排排列,两两相对,在其中一对柱洞底部发现有大石块做的柱础石,七个柱洞平面排列呈长方形。活动面上发现有大面积的草拌泥红烧土块,推测应是建筑的倒塌堆积。
朝阳半拉山红山文化墓地被发掘的祭祀坑共29座。早期有15个,晚期有14个。有圆形、长方形、椭圆形三种,少数坑壁有火烧痕迹,晚期祭祀坑有打破早期祭祀坑的现象。29座坑祭遗迹平面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少数为长方形、不规则形。直壁或斜弧壁,少数坑壁经火烧,火烧痕迹明显。平底或基岩底,个别坑底有人工抹泥痕迹。出土遗物较少,种类有陶器、玉器、红烧土块和动物骨骼等。
文物遗存
出土的陶器器形以筒形器为主,有少量的器座和塔形器,有少量夹砂黑褐陶的筒形罐、钵等。石器以打制为主,少量采用磨制和压制,器形有斧、钺、锄、铲、镞、饰件等。玉器出土数量较多,保存较好,形制规整,制作精美,器形较丰富,有龙形坠、鸟形坠、斧、玉料、玉芯、环、镯、耳坠、珠、方璧、双联璧、三联璧、三耳璧、兽首形柄端饰等。
同时还出土了14件雕刻精美的陶质、石质人像,部分头像体量较大。其中一个雕刻精美的人像,其材质属于砂岩质,表面风化,有一层土沁。面部轮廓清晰,雕刻风格写实。头像顶部微凸,应为佩冠,头顶有拢冠带饰垂向脑后,耳部雕成半圆形,浮雕柳叶形眼,外眼角向上,颧骨突出,鼻凸起,呈三角形,浅雕两鼻孔,吻部微隆,闭口,嘴角及下颌雕刻数道胡须。通长24厘米、宽5厘米至9厘米、高33厘米。
一座祭坛出土的遗物以陶筒形器、塔形器、器座等陶祭器为主,保存较差,无完整器物。在西坛墙外侧发现三个保留在原位的筒形器,器底紧靠坛墙成排摆放。此外,在北坛墙外侧发现三件石雕件,在坛墙内的活动面上出土了少量玉器和人像等。
价值意义
墓地出土的各类重要遗物较为丰富,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出土玉器共140余件,这是在一个红山文化单体冢内出土玉器数量最多的一次,其中玉璧数量最多、形制最丰富。发现了14件人像制品,既有陶塑像,又有石雕像。这也是在一个红山文化单体冢内出土人像制品数量最多的一次。首次在墓葬中发现玉龙、玉璧与带有柄端饰的石钺为组合共出。首次发现玉斜口筒形器出土于祭祀坑内,为研究玉斜口筒形器的功能提供了新线索。首次发现带有三个凸起耳的环形玉璧。出土的经过加工的玉料,则为研究红山文化的玉器制作工艺和技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辽宁朝阳半拉山红山文化墓地的发掘,首次厘清了红山文化晚期积石冢的结构、营建过程、功能分区等问题。该积石冢层位关系明确,为研究积石冢的修建过程提供了完整的材料,对于红山文化埋葬习俗以及
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半拉山墓地无疑是研究辽河文明起源的重要对象,推翻了牛河梁只是祭祀圣地这一假说。这是红山文化近年来最重要的发现,也是文明起源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这是此前一直欠缺的材料,填补了空白。近乎完整地揭露了红山文化早晚两个时期的地层关系,解决了一直疑虑的墓葬文化的问题。为研究红山社会结构变化、文化内涵、区域文明进程以及经济社会、玉雕工艺、玉料来源、资源控制等提出新问题,入选2016年中国考古六大发现是实至名归。
文物保护
2017年1月10日,辽宁朝阳半拉山红山文化墓地入选2016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地理信息
该墓地位于朝阳市龙城区召都巴镇尹杖子村大杖子组东北约600米的半拉山顶部,山势较低矮、平缓,其平面近半圆形。半拉山周围是由大凌河支流十家子河冲积而成的平地,视野开阔,整个朝阳市区尽收眼底,十家子河在朝阳市城北汇入大凌河。该墓地南距朝阳市区约8000米,北距召都巴镇约1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