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开银元,又称半开银币、五角、半圆银币。即
清政府所批准的银铸币中的2号
银元,每两枚抵1号银元一枚使用,最初由湖北运入。到1907年11月,清政府批准设立的云南造币分厂(在今昆明市钱局街)建成投产,云南开始由本省机铸银币。云南造币分厂铸造的银元,以2号银元为主。
由此可知清政府在自铸银元之初,并没有规定主币的统一重量、成色、单位等,而且也没有废除银两制度,因此,当时所铸的各种银元在流通中都可当作主币使用。于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这几种银元在各地市场上便各自占有不尽相同的地位。
辛亥云南重九起义成功后,建立了云南军政府,蔡锷为军政府都督。为筹措军政费用,成立富滇银行发行
纸币,并将云南造币分厂改为云南造币厂,自行铸币。因铸料不足,乃专铸半开银元。1916年护国运动期间,云南造币厂开铸唐继尧侧面像“拥护共和纪念”银币,也是重“库平三钱六分”的半开银元,共铸200多万枚。经过清末民初10多年的不间断铸造,半开银元得以在云南广泛流通使用,实际上取得了流通中主币地位。早期铸造的半开银元,成色标准较高,为含银八成六。但护国军兴后,因军用浩繁,被迫以铸造减色半开为筹饷办法,致使半开银元成色由八成六降至七成、六成,乃至五成,甚至不足五成者。尽管半开银元成色不断降低,但比起大量充斥市场、毫无发行准备的富滇银行纸币,贵金属货币仍然具有吸引力,因此在金融日益混乱的市场上,人们“宁要半开,不要纸币”。于是,虽然低成色的半开越铸越多,但流通却愈来愈广,甚至越出省界,进入贵州、广西及四川的部分地区。
1927年龙云主政云南后,正式确定以半开银币为
本位货币,税收改征滇铸半开银元,纸币与滇铸半开银元的兑换率为5比1。1932年成立的富滇新银行,也以半开银币1600万元为准备金,发行可以兑现的新滇币,规定半开两枚(一圆)为新滇币的单位,纸币与半开银元同时在市面流通。为了保证富滇新银行的发行准备,维持纸币兑现信用,大量鼓铸半开银元。从1931年至1934年间,云南造币厂铸造半开银元达2500万元。1935年
南京国民政府推行“法币”政策,云南造币厂从1936年5月起,停铸半开银元。原流通于市面的半开银元由富滇新银行进行收兑而逐渐退出流通领域。但在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仍然继续流通使用半开银元。
1948年
国民政府币制崩溃,法币、金圆券和银元券相继狂贬,通货恶性膨胀,云南人民自发地开始使用半开银币作计价标准。云南省政府于1949年3月4日宣布准许滇铸半开银币在全省境内自由流通,库存半开也重新投放市场使用。4月1日,明确实行地方币制改革,规定半开银币为本省本位币,以滇铸二角、一角银币作为半开的辅币同时流通使用。半开银元再度成为云南地方的
本位货币,所有一切公私收支都以半开为主。
5月20日,成立了云南银币铸造所,鼓铸银币,以解决市面半开银币不足、银根吃紧的困难。截至1950年1月15日,计铸出半开银币元2113700枚。当时云南省银行还发行了以半开银元为本位的定额本票,与半开银元等价流通。云南重新确立起独立的以半开银币为本位的地方币制体系,对于抵制
恶性通货膨胀、稳定物价、安定人心、恢复和发展生产等都具有重大意义,也为云南的和平解放创造了条件。
云南和平解放后,半开银元仍继续流通使用了一段时间。鉴于边疆民族地区情况特殊,人民政府还利用当时库存白银,铸造了最后一批半开银元。1950年3月,
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成立,接管了云南银币铸造所和云南省银行,规定在1950年4月15日前按每半开本票一元兑换人民币六千元(指第一版人民币)的比率将前云南省银行所发行的半开银币本票全部收回,有步骤地以人民币统一了云南市场,从而结束了半开银元长达半个世纪的流通历史,揭开了云南金融史的新篇章。
半开银元之所以会成为近代云南流通银币中的主币,正是由于它是近代中国币制改革开端时推动银两制向银元制过渡的产物,即它是中国的银元制度在建立之初引入近代币制而又与旧体系混杂的结晶。当然,半开银元真正成为云南流通中的主币,并不在清末,而是在
辛亥革命后。但是,近代中国银元制进入初期阶段时的主币不相统一的状况,却为半开银元成为近代云南流通中的主币提供了可能。而根本的原因,则是由于它较适应于相对落后的云南社会经济的水平,所以云南自铸银元和流通市面的银币以半开银元为最多。半开银元便因此奠定了其在云南广泛使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