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寺位于
南京市玄武区
中山门内
海军指挥学院东北角,始建于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原名“报宁禅寺”。现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王安石(1019-1086)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曾三度在
江宁府(今南京)任职。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后,退居江宁半山园,封舒国公,改荆国公。去世后谥号“文”,故人称为“荆公”、“文公”。王安石虽然不是南京人,但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他17岁就随当时任职江宁通判的父亲来到
南京,两年后父亲去世,葬在城南
牛首山。此后,他守制三年勤奋读书。22岁的王安石进京应试,以第4名中进士,登仕途,曾三度任职江宁府。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变法运动失败后,他便“力请解几务”,辞去宰相职务,作为府判而退居江宁,第二年又辞去府判而“居钟山南”。当年,王安石选择了城外一处叫白塘的地方,这里是一片无人居住的荒僻之地,且地势低洼,积水很多。王安石请人开渠泄水,培土造屋,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辞官隐居南京的王安石在66岁的时候身患重病,宋神宗得知后即“遣国医诊视”。病愈后,王安石上书要求舍宅为寺,以祈“永远祝延圣寿”,并请宋神宗赐寺名。宋神宗同意了王安石的要求,命寺名为“报宁禅寺”并亲书匾额。因寺地处
建康(今
南京)城的白下门外七里,距钟山也是七里,正好在
白下门到钟山的半道上,故又称“半山寺”或“
半山园”。
北宋元佑占元年(1086年),王安石病逝,相传就埋葬在半山园内。在宋代,半山寺曾得到多次维修。明初,太祖朱元璋修筑
南京城墙时,将半山寺包入城内,因其地接近皇城而成为禁区,寺遂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