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喉切除术其目的在于既切除喉部癌肿,又能保留发声的功能。但其适当范围较窄,应严格掌握,切不可为了保留喉的生理功能,而遗留癌肿,造成不可挽救的复发。
简介
半喉切除术其目的在于既切除喉部癌肿,又能保留发声的功能。但其适当范围较窄,应严格掌握,切不可为了保留喉的生理功能,而遗留癌肿,造成不可挽救的复发。
从胚胎、解剖和临床病理学的研究,可以选择部分合适的病例作半喉切除术。声门上区起源于原始咽,室带、会厌及杓会厌皱襞来自第四鳃弓,声带及声门下区来自气管上端。且声查,可以作半喉切除术,并不违背癌肿的根治原则,而获得预期的效果。
会厌前间隙位于舌骨与声带的前连合之间,状如锥体,其底向上,两侧为舌骨会厌、舌骨甲状、甲状会厌膜和韧带,其尖部在声带的前连合上区、声门上区的癌肿常向该区发展,有时临床检查为局限于会厌根部的癌肿,而显微镜检查已有癌肿扩展至室带,且会厌癌易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因此,半喉切除术应包括全部会厌前间隙,必要时,还应作根治性
颈淋巴结切除术。若自舌骨下作咽部切开,仅切去会厌,癌肿极易复发。
半喉切除术方法甚多,如横位上半喉切除术、前侧位半喉切除术、斜角位半喉切除术等,其中以横位上半喉切除术较为实用,故本文对此术作重点叙述。
,而未侵及会厌根部,与声带的前连合区有安全边缘。
2.会厌癌侵及舌面,范围较局限,舌根部无癌肿。
3.会厌癌侵及杓会厌皱襞,惟杓状软骨未侵蚀,亦无水肿。
此外,声带应无癌肿,活动良好,室带、舌甲膜亦未受侵犯。
麻醉
局麻或全麻。
手术方法
取仰卧位,肩稍垫高,头两侧用沙袋固定。手术方法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切口 沿甲状软骨上缘作横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若同时作颈部根治性
淋巴结切除术,则按该术切口,先清除淋巴结,再进入喉部。
2.切断舌骨周围诸肌 在舌骨下面切断
胸骨舌骨肌、
甲状舌骨肌及胸骨甲状肌,将舌骨上肌自舌骨分离,于中线切断舌骨。
3.切断甲状软骨 将甲状软骨于切迹至下缘间的上1/3处作横位锯开,切除()。
4.切除肿瘤 将舌根与会厌分离,并切除杓会厌皱襞,直靠近杓状软骨(注意不要暴露杓状软骨),使室带自声带前连合区分离,一直至甲状软骨的横位切除区。将癌肿包括会厌前间隙、会厌、室带、杓会厌皱襞,全部切除(、4)。
5.固定一侧声带 为了避免术后饮食进入下呼吸道,可将一侧环杓关节脱臼,使声带固定于中线位,使声门裂缩小,于饮食时不致造成
吸入性肺炎。发声时因为声带固定在中线,不会造成太多影响()。
6.缝合咽部裂口 牵拉邻近残余颈部肌肉,修复咽壁裂口,逐层缝合。
注意事项
1.手术时如果发现癌肿已侵及室带、前连合区,或杓状软骨时,则局部性切除已不能达到治疗目的,应及时改变并扩大手术的范围,否则术后将引起复发。
2.若癌肿侵及会厌舌面,应将部分舌根区切除。
3.手术后喉部会产生水肿,影响呼吸,因此,术前宜行气管切开术,以免窒息。喉水肿一般在1周左右逐渐消退。
术后处理
1.术后饮食应采用鼻饲法,1周后如饮水时无呛咳,可以考虑拔除鼻饲管,改用口服。如仍有咳嗽,可能喉上神经有损伤,仍需继续鼻饲,直至无呛咳,才能拔管。
2.气管套管一般在2周后拔除。
3.术后1周可以发声,作一般性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