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
毛茛科升麻属植物
升麻(Actaea cimicifuga L.)是毛茛科类叶升麻属多年生草本。高达2米,根茎粗壮,分枝被柔毛;二至三回三出羽状复叶,小叶菱形或卵形,有浅裂,具不规则锯齿;花序具分枝,密被灰色腺毛及柔毛,萼片白色,倒卵状圆形退化雄蕊宽椭圆形,顶端微凹或浅裂,雄蕊多数,密被灰色柔毛,具短柄;蓇葖果密被灰色柔毛;花期7-9月;果期8-10月。
形态特征
毛茛科类叶升麻属的多年生草本。高达2米,根状茎粗壮,坚实,表面黑色,有许多内陷的圆洞状老茎残迹。茎高1-2米,基部粗达1.4厘米,微具槽,分枝,被短柔毛。叶为二至三回三出状羽状复叶;茎下部叶的叶片三角形,宽达30厘米;顶生小叶具长柄,菱形或卵形,长7-10厘米,宽4-7厘米,有浅裂,具不规则锯齿,侧生小叶具短柄或无柄,斜卵形,比顶生小叶略小,表面无毛,背面沿脉疏被白色柔毛;叶柄长达15厘米。上部的茎生叶较小,具短柄或无柄。花序具分枝3-20条,长达45厘米,下部的分枝长达15厘米;轴密被灰色或锈色的腺毛及短毛;苞片钻形,比花梗短;花两性;萼片倒卵状圆形,白色或绿白色,长3-4毫米;退化雄蕊宽椭圆形,长约3毫米,顶端微凹或二浅裂,几膜质;雄蕊长4-7毫米,花药黄色或黄白色;心皮2-5,雄蕊多数,密被灰色毛,无柄或有极短的柄。蓇葖长圆形,长8-14毫米,宽2.5-5毫米,蓇葖果密被灰色柔毛,基部渐狭成长2-3毫米的柄,顶端有短喙;种子椭圆形,褐色,长2.5-3毫米,有横向的膜质鳞翅,四周有鳞翅。花期7-9月;果期8-10月。
近种区别
生长环境
升麻多分布于较为干旱、贫瘠的土壤环境中,多生长于阴坡或阳坡的树林边。
分布范围
升麻产于中国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甘肃、陕西、河南西部和山西等省地。生海拔1700-2300米间的山地林缘、林中或路旁草丛中。在蒙古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升麻对土要求不严,在各种土壤中均可生长,多喜较高的光照强度。其耐寒,当年幼苗耐-25℃低温下能安全越冬,幼苗期怕强光直射,开花结果期需要充足光照,怕涝,忌土壤干旱,喜微酸性或中性的腐殖质土,不适宜在碱性或重粘土壤中栽培。
繁殖方法
升麻一般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对温度要求严格。升麻的种植既可以在春季也可以在秋季进行。春季播种通常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进行,而秋季播种则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进行。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若遇到干旱状况必须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在苗期,应经常进行中耕除草,锄的深度要浅,以防损伤根茎。同时,要结合松土除草,于6-7月份根据幼苗生长的情况适量施用氮肥。对于2年生的升麻,结果数量较少,种子的质量也较差,可以在花蕾初期剪去花序,以促进根茎的生长。之后每年应进行1-2次中耕除草。在每年7~8月的多雨季节,应对根部进行适当的培土,以防积水,否则由于夏季高温多雨,植株可能会因根部腐烂而枯死。
采收
栽培升麻4年左右即可采收,当秋季升麻地上部分枯萎后将根茎挖出。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升麻的根茎晒干后可以入药,其味甘、辛,性凉。具有解表升阳、清热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麻疹透发不畅、寒热、口疮、喉痛、斑疹、疮疡、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病症。在著名方剂补中益气汤、升陷汤中都含有升麻。
经济价值
升麻生长量较大,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升麻提取物产品主要包含升麻总提物,它被广泛作为原料或添加剂应用于医药制剂和保健品等领域。
食用价值
升麻可鲜食,也可用幼茎经制作后食用,清香爽口,略带苦味。幼叶亦可作凉拌菜,炒菜或主食菜馅,且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22:2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