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引·丽谯》是明末清初爱国诗人
夏允彝创作的一首词。该词在清旷中暗含凄凉,以对权贵的讥讽表示了对时局的忧愤,表现了作者一片忠贞爱国情怀。
作品原文
千秋岁引·丽谯⑴
泽国微茫⑵,海滨寥廓。万堞孤城逼天角⑶。云外龙车碧树悬⑷,霜前雁字当窗落⑸。苎城花,秦山月⑹,都萧索⑺。
刺史风流携琴鹤⑻,暇日高吟倚轩阁⑼。酾酒新亭几忘却⑽。三泖沙明绕郡楼⑾,九峰岚翠扶城郭⑿。铜壶响⒀,晓更催,宛如昨。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千秋岁引:词牌名,中调,八十二字,又名“千秋岁令”“千秋万岁”,以
王安石词《
千秋岁引·秋景》为正体;此外还有八十五字和八十七字两种变格。丽谯:壮美的高楼。《
汉书・
陈胜项籍传》:“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唐・
颜师古注曰:“楼一名谯,故谓美丽之楼为丽谯。”这里指松江府城鼓楼。
⑵泽国:此处指江南水乡。
⑶堞(dié):城上的矮墙,形如齿状,设有箭孔,可以射箭和窥视。《
说文》:“堞,城上女垣也。”天角:天空的一角。
⑷龙车:此指神仙所乘的车。唐・
任希古《和长秘监七夕》诗:“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也指帝王的乘车。
⑸雁字:群雁飞行时排成“人”或“”字形,称为雁字。
⑹苎(zhù)城:疑是浙江诸暨,苎萝山在诸暨东南。秦山:指西北地区的山岳。苎城、秦山,这里泛指东南和西北的山川城镇。
⑺萧索:指景象衰落凄凉。
⑻
刺史:官名,秦代始设,为监督州郡的地方官。宋以后废,只作为地方长官的代称。这里是作者自称。携琴鹤:形容兴趣高雅,清廉自守。《
宋史·赵扑传》:“帝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
⑼轩阁:设有长廊的楼阁。
⑽酾(shī)酒:斟酒,饮酒。新亭:即劳芳亭,故址在今江苏省江宁区西。
东晋时,过江人士每至春秋佳日,多在此地饮宴。
⑾三泖(mǎo):湖名。亦称泖湖或华亭泖。在今上海市松江区西。
⑿岚翠:山气蒸润而呈现的翠色。唐・
白居易《少室东岩》诗:“三十六峰晴,雪销岚翠生。”
⒀铜壶:即铜漏。古代的计时器。
戴叔伦《
早春曲》:“博山吹云龙脑香,铜壶滴愁更漏长。”
白话译文
水乡辽阔,海滨宽广,边远的孤立城墙上无数女垣直逼天空。远方西下的夕阳,就像悬挂在树梢上一样;楼外南飞的大雁,当窗而落投林栖止。东南和西北的山川城镇因战乱已经衰落凄凉。
我风度翩翩闲情高雅,空闲时候在阁楼中吟诗作对。劳芳亭中饮酒几乎忘却了(战乱)。三泖流水,倒映落日余晖,沙滩空明,如玉带绕着城楼。铜漏声响,天快亮了,(战乱之事)还仿佛是昨天。
创作背景
清
顺治二年(1645),
陈子龙起兵泖湖的时候,作者忧心国事登楼远眺,愁情满怀,故以填写了该词,抒以登览之怀,寓以兴亡之慨。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词一开始即切入题旨,略去登览经过,直接描绘登临所见阔大之景。“泽国”两句,互文见意,意境浑涵苍茫:海滨平铺,天海相接,以此为背景虽是“万堞”之城,也显得渺小危弱,而呈逼仄孤危之势。“逼天角”三字,化静为动,摹画出登高所见远城之状,给人压抑之感,折射出词人对国势倾危的忧怀。
“云外”两句,视角由俯视苍茫大地,变为平视高远之景。这两句写景,用远察树梢龙车、近观大雁沉落,衬出所登之楼的高出云表,而日薄西山、大雁霜林的暮景,又营造出萧条、落寞、衰飒、凄凉的气氛,与词开头所绘寥廓之景相互映衬,显现出词人内心的伤感。
歇拍处,以花、月的明艳,反衬黄昏的暗淡,进一步渲染出“萧索”的气氛。这里三个三字句连用,有点染之妙,且以短承长,笔势动荡摇曳,一字顿,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词人置身苍茫寥廓且又高危之处,忧怀难已,悲情不胜的内心情状。
过片三句,词笔宕开,转写“刺史”(词人自称)的风流俊赏,将沉郁词情振起。这三句用暇日高吟、酾酒轩阁的举动,描画出词人的高情逸态,同时,风流俊赏之时,犹难忘怀国事,又见其心存天下之志。
“三泖”两句,是楼外黄昏之景。与上片“云中龙车”之景相比,此时已是夕阳山外,外明内暗,楼中暮色之浓,可想而知。这两句写黄昏之景,实明虚暗,明暗对照,将上片所绘萧索之景,涂抹得更显凄凉。
结尾三句,写暮夜所闻。置身云外高楼之中的词人,沉浸于深深的思虑之中,全然不觉时间的推移,倏忽已至夜深,当铜壶滴漏之声将他惊醒时,已是天色将晓。这末三句,不写其景而绘其声,以有声衬无声,恰似于无声处的惊雷,潜蕴着词人的无限伤感。
词写登览所见所感,绘形、绘色、绘声,并将一腔忧怀融入其中,景为空旷阔远之景,色为冷艳凄楚之色,声为幽微断残之声,情则起伏多变,基调不离悲伤。形、色、声、情交相汇融,烘托出“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词人形象。那重重的暮色,也正是南明王朝日薄西山的象征。
名家点评
清代·顾璟芳、李葵生、胡应宸《兰皋明词汇选》(卷五):“人知感伤在‘都萧索’三字,吾以‘宛如昨’句更不堪也。存古(
夏完淳)每直写胸中眼中,考功(夏允彝)终是不说出口。要其血性所流,父子俱有不肯假人处。”
作者简介
夏允彝(1605—1645),字彝仲,号瑷公。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末抗清将领,爱国诗人。明
崇祯十年(1637)进士。授长乐知县。告归。南明弘光时授吏部主事,未赴,前往扬州投史可法。南都失陷,与陈子龙等继续抗清,兵败投水死。
南明隆武时谥文忠。清
乾隆时谥忠节。为江南名士,加入复社,又与
陈子龙、
徐孚远、
杜麟徵、
何刚、
章简结
几社,砥砺名节,指摘朝政,号“几社六子”工为文,擅论议之长。诗非专尚,所作乐府诗能合于古人。亦能词。今人辑有《夏允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