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张袄
临清的传统产品
千张袄(qiān zhang ǎo),是临清的传统名牌产品,远近驰名。其独特工艺源于明代,兴盛于清代,流传,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千纳裘衣由上千块(条)碎滩羊皮结纳缝制而成,故名“千张袄”,由于缝制精细,配纳精巧,无论从毛穗上,还是从色泽光度上,都与整张滩羊皮袄相差无几,挑选货品时,如不翻转相看,实难甄别它为千针万线缝连之裘,再加上价格便宜,因此深受劳动人民喜爱。临清民谣:“临清州,三宗宝,瓜干、枣脯、千张袄。”脍炙人口。
名称来源
明清时代临清皮毛业发达,许多作坊年终将裁制皮袄的下
脚料分给工人,工人将这些料子分门别类拼成整料,用这种料子制成的皮衣,名为
“千张袄”。其中有大毛、单毛、小毛等分别。
历史传承
早在明代隆庆、万历年间,临清御河以北就已有皮业作坊数十家,并形成了专事裘皮鞣制的“皮巷”和专事裘衣制作的“毛袄巷”两条以专业产品命名的街巷。清康熙年间,临清“发进寒羊毛三千斤入武备院”。清雍正年间,巡抚塞楞额将临清裘皮中的“大西皮”(西口滩羊皮)、“二西皮”(二毛羔皮)、和“珍珠隽毛皮”选为贡品,“晋京奉上,岁以为常”(见《临清州志》),足见当时临清皮毛行业之发达兴盛。
千张袄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当初作坊所需滩羊皮,购至千里之遥的甘肃、宁夏。工匠在缝制毛袄衣料时,可惜将裁剪下的边角余料扔掉,便捡起来缝连成小片毛皮,做些皮帽、衣领、衣袖、毛坎肩,自己穿戴,不作为商品出售。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兴起,临清裘皮行业中少数作坊主凭借技术、资金的优势,在竞争中逐渐蚕食并吞并了势单力薄的小作坊,至清乾隆年间,近百家小作坊剩下不到50家,其中雇用几十名工人的大作坊有十余家。大作坊主年终时将裁制衣袄的下角碎皮分给工人,美其名曰“年终馈赠”。雇工们为养家?口,将下脚碎皮一条条、一溜溜千针万线缝缀成方子块,拿到下渡口碎皮方子市卖。后来人们又将方子搭配相连,剪裁成袄。年复一年,久而久之,千张袄作为临清特有的民间工艺品,便在市场上出现了。此后作坊主见千张袄有利可图,便雇工,扩建作坊,派专人从顺德(今河北邢台)直至宁夏、甘肃专门收买碎皮。至清咸丰年间,专事生产千张袄的作坊已达30余家,直至本世纪初,千张袄一直是畅销不衰的名牌裘衣。30年代,战火频仍,作坊倒闭,工人失业,至1936年,临清仅存三家维持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千张袄生产才获新生。60年代,临清已有皮毛厂、福利皮毛厂、回民皮毛厂、毛毡厂四个生产厂家。1966年,千张袄产品达1.8万余件,经销北京、上海、天津、湖南、湖北等9省市。1978年和1979年,临清千张袄两次荣获“山东省第二轻工业局名牌产品”称号。
工艺特色
千张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是:碎皮除尘,选料分类,缝缀方子,选方配袄,缝制成裘,平整皮板,浸湿挺拔,刷毛梳洗等。
千张袄的花色品种和规格样式比较丰富。色泽上分为白色、黑色、花色三类;毛绒上分为大毛、二毛、小毛、腿皮四类;式样上有大衣、男袄、女袄、皮坎肩四种。
千张袄和整张缝制的羊皮袄相比,除具有同等轻暖御寒功能外,从正面看同样毛花通顺,色泽一致,无缝无隙,浑然一体,难以分出整皮碎皮。但价格低廉(只有整张皮袄的一半以下),而且没有整张皮袄皮板厚薄不均匀,久穿落毛,上纵下垂和容易粘结成毡的弊病。几百年来,千张袄以其轻暖、美观、价廉、耐用饮誉全国,倍受人们青睐。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18 21:34
目录
概述
名称来源
历史传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