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街彝族乡,隶属云南省玉溪市
易门县,地处易门县东南部,东接昆明市晋宁县夕阳乡的
浦贝彝族乡,南与峨山彝族自治县甸中镇和
大龙潭乡相邻,西与楚雄彝族自治州
双柏县和
绿汁镇接壤,北以
铜厂彝族乡为界,乡人民政府距易门县城36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161.0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十街彝族乡有户籍人口12376人。
建置沿革
明隆庆元年(1567年),十街彝族乡境域为南乡。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属保西乡。
清宣统三年(1911年),属南区。
民国二十年(1931年),属二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汇川乡。
1949年10月,建汇川区。
1950年10月,属二区。
1958年11月,称易都公社。
1960年,称十街公社。
1961年10月,设十街区
1963年2月,属二区。
1969年12月,属红旗公社。
1979年12月,属浦贝公社。
1984年1月,从浦贝公社分出,设十街区。
1987年12月,改为十街彝族乡。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十街彝族乡辖马头、张所、十街、贾姑、金田、老吾、大村、脚家店8个村民委员会;下设85个村民小组。有88个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十街彝族乡辖8个行政村:十街村、马头村、张所村、贾姑村、金田村、老吾村、大村、脚家店村;乡人民政府驻十街(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十街彝族乡地处易门县东南部,东接昆明市晋宁县夕阳乡的
浦贝彝族乡,南与峨山彝族自治县甸中镇和
大龙潭乡相邻,西与楚雄彝族自治州
双柏县和
绿汁镇接壤,北以
铜厂彝族乡为界,乡人民政府距易门县城36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161.0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十街彝族乡地势北高南低,形成周围高、中间低的凹地。主要山脉有南山、脊背山、大角山、黑白克山、得拉母山。境内最高峰马头山位于马头村,海拔2383米;最低点占马田位于大村村,海拔1075米。
气候
十街彝族乡多年平均气温18.7℃,1月平均气温12.1℃,极端最低气温-4.0℃(1974年1月5日);7月平均气温23.3℃,极端最高气温37.5℃(200年5月29日)。最低月均气温7.6℃(1975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5.4℃(2005年6月)。平均气温年较差4℃,最大日较差26.5℃(2007年3月19日)。生长期年平均30天,无霜期年平均350天,最长达361天,最短为33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160小时。0℃以上持续期350天(一般为1月18日—12月13日)。年平均降水量75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40.4天,最多达146.3天(1990年),最少为123天(1973年)。极端年最大雨量988毫米(1991年),极端年最少雨量494毫米(1980年)。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10月,8月最多。
水文
十街彝族乡境内河道属红河水系。主要河道有扒河及其支流十街小河、老吾河3条。河流总长度78.7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过境河扒河,长64.5千米。
自然资源
2011年,十街彝族乡有耕地面积2.12万亩,累计造林1.5万亩。
人口
截至2011年,十街彝族乡辖区总人口1326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77人,城镇化率12.6%,另有流动人口526人。总人口中,男性6758人,占50.6%;女性6503人,占49.04%;14岁以下1925人,占14.52%;15—64岁9850人,占74.28%;65岁以上186人,占11.21%。总人口中,以彝族为主,达7048人,占53.1%;有汉、哈尼、回、苗、白等5个民族,共6213人,占46.9%。
截至2017年末,十街彝族乡常住人口11593人。
截至2019年末,十街彝族乡有户籍人口1237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十街彝族乡财政总收入930万元,比上年增长38%。人均财政收入701元,比上年增长8%。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834元。
2019年,十街彝族乡有工业企业53个,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个。
农业
2011年,十街彝族乡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总产值1.57亿元,比上年增长18%,农业增加值0.83亿元,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33.5%一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和蚕豆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6541.60吨,其中水稻1965.70吨,玉米3199.50吨,小麦714吨,蚕豆282.10吨,洋芋93.9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蔬菜、油料作物等。2011年,烤烟种植面积1.30万亩,产量1389.30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0.69万亩,其中油菜种植面积0.67万亩,油菜籽产量837吨;产量857.40吨;蔬菜种植面积0.81万亩,产量19730吨,主要品种有洋葱、西红柿、西葫芦,其中洋葱8300吨,西红柿1120吨,西葫芦950吨。
2011年,十街彝族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3.95万头,年末存栏0.95万头;羊饲养量11281只,年末存栏6022只;牛饲养量3850头,年末存栏1882头;家禽饲养量20.49万羽,上市家禽16.06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314.70吨;畜牧业总产值0.63亿元。2011年末,,林木覆盖率62%。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2276.92亩,产量41.44吨,主要品种有柑橘、梨、柿子、桃子,其中柑橘3.92吨,梨1.5吨,柿子8.00吨,桃子2.40吨。
工业
2011年,十街彝族乡工业总产值达到3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工业增加值0.13亿元,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5.27%。
商贸
2011年末,十街彝族乡有商业网点252个,从业人员1382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金融
2011年末,十街彝族乡有农村信用合作联社1家金融机构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9737万元,比上年增长39.10%;人均储蓄7343元;各项贷款余额3780万元,比上年增长7.5%。
邮政电信业
2011年末,十街彝族乡业务收入1.8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45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十街彝族乡有小学8所,在校生1001人,专任教师8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0%;初中1所,在校生538人,专任教师4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教育经费达0.10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0.10亿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0.0亿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0.07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92%1%、0.49%、-5.34%。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51.61%,比上年提高了1.57个百分点。
科技事业
2011年末,十街彝族乡有各类科技人才122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07人,经营管理人才14人技能人才21人,农村实用人才984人。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十街彝族乡有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9个,藏书3万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4人,占全县社会从业人员的0.002%。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十街彝族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个,卫生院1所;病床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51张。专业卫生人员1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0.64万人次,住院手术791台次,出院病人0.23万人次。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1/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63%,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2128人,参合率95.6%;孕产妇死亡率为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均为0。
社会保障
2011年,十街彝族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户,人数11人,支出1.6万元,比上年增长10%;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1人次,支出0.02万元,比上年增长0.0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67户,人数1201人,支出121.60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7人,支出8.76万元,比上年增长1.%;农村五保分散供养95人,支出23.26万元,比上年增长3.8%;农村医疗救助33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306人次,共支出19.8万元,比上年增长18.1%;农村临时救济56人次,支出2.2万元,比上年增长10.7%。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十街彝族乡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6千米,投递点1个,乡村通邮率100%;电信服务网点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000门,固定电话用户827户,比上年增加44户,电话用户普及率52.70%,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6160户,比上年增加1078户,移动电话普及率51.33%,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宽带接入用户380户,比上年增加36户。
交通运输
2011年末,十街彝族乡已形成公路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客运总量7.1万人次,货运总量4.5万吨。213省道过境,境内长15千米,双向2车道,通往思茅、景洪。有县乡(镇)级公路9条,总长181千米,运输企业拥有货运汽车47辆,25吨位;客运汽车41辆、322座位;货运量4.5万吨,客运量7.1万人次。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十街彝族乡因乡人民政府驻十街(村)得名。十街在明清时称甸末市,以逢五、十赶集,又因两条街道纵横交错,呈“十”字状,故称十街。
民间艺术
十街彝族乡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巴旮筒舞、竹竿舞、彝鼓舞、花灯小戏、祭山神舞、镰刀舞、大三弦舞、龙头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