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字心经”,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出自《尚书·大禹谟》,相传是尧帝在传帝位给舜帝时告诫舜帝关于治世之道的心经。
“十六字心经”,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相传是尧帝在传帝位给舜帝时告诫舜帝关于治世之道的心经。它的意义是: “人心动荡不安,道心幽昧难明,只有精诚专一,实实在在地实行中正之道。”其主要含义是:允执厥中。“允执厥中”也就是得当地把握住它的中正之道,而所谓的中正之道也就是“执两用中”的思维方法,也就是孔子所云的“过犹不及”。治世只能在宽严相济中获得和谐,从此“允执厥中”也就成为“尊道”的不二法门。正因为执中才能在阴阳两端的相互激荡中得到整体的和谐。
曾仕强教授说:“真理不在两端,常在两者之间”。孔子说“过犹不及。”过火的一端和不及的一端都一样要坏事,同样不可取。《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程颐则一语道破:“中即道也。”老子说得很清楚:“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阴一阳才成其为道。偏执一端就远离道了。唯有执中才是成事的正道,称为“中道”。
“十六字心经”,已是中华文明的瑰宝。